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3849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及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及广品。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证明,桑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桑叶的粗蛋白含量占总干物质的23%,桑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粗脂肪占6%,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占25%,粗纤维约为10%,还含有大量维生素C、B1、B2以及叶酸、胡萝卜素、钙、磷、铁、锰、钠等,还含有大量类黄酮类物质。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与油菜花粉极为相似,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4.9%。1993年国家卫生部确认:桑叶“药食同源”。桑叶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祛斑、养颜、抗衰老等功能。
[0003]传统医学认为,桑叶性味甘甜、对人体具有疏散风热、消肺润燥、明目、凉血等作用。据研究报道,桑叶具有抗应激、抗衰老、增強机体耐力、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调节肾上腺素功能等效果。
[0004]桑叶中黄酮类约3%、酚类2%、可溶性糖12%,其主要化学成份是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 )的生物碱,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这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其含量约0.3%,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扮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抑菌等多种作用。经常饮用有明目、减少人体脂质积滞和降低血脂、血糖等作用。人们将桑叶作成茶泡水饮用,一方面是吸收利用桑叶中的营养成份,更重要的是吸收桑叶中的具有特殊保健作用的野尻霉素、维生素等功能物质。
[0005]桑叶茶我们根据桑叶原料釆收季节不同、叶位与桑叶成熟程度差异、生长时间等不同,分别作成桑芽茶、春桑茶和霜桑茶。春桑茶一般是以春季偏嫩绿色桑叶或侧芽、芽尖制茶,纯以芽尖为主的称为桑芽茶;霜桑茶则是以在夏秋生长出来的,并经霜冻的成熟桑叶制作成茶;春桑茶叶生长时间短、叶嫩、叶面比较干净;霜桑茶叶生长期长而偏老,叶面沉积空气中的尘埃、虫粪便等污染物较春桑叶多。所以其加工方法应该有所不同。但是,现有的桑叶茶的制作方法不管是桑芽、还是桑叶,基本是参照普通茶叶的生产方法而进行,制茶的关键技术是杀青,它关系到茶的色、香、味,尤其是保徤功效、营养成份的保存。
[0006]杀青工序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变红;同时蒸发叶内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0007]传统杀青主要是干热、湿热方式。手工杀青(锅式杀青)和滚筒式杀青属干热式,温度在200 °C以上,有利于抑制氧化酶而保色,但是保徤功能物质容易损失;蒸汽式杀青(蒸青机)应用常压100°c蒸汽杀青,在半分钟内完成杀青工序,避免了传统绿茶制法所造成的烟焦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夏秋茶的苦涩。但是蒸汽杀青由于温度较干热低,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效果差些,茶叶中有青草气味。
[0008]CN201410256859.9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杀青方法,它是釆用开水进行杀青,将桑叶投放在开水中一边搅拌,一边杀青,时间为90 —180秒。它虽然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的新的杀青方法,但它仍存在着桑叶在开水中时间过长,桑叶会发生变色,且桑叶中含有的营养成份和保健功能物质会隨处理时间越长,溶于水中或被破坏越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保留桑叶中的营养成份和保健功能物质、能保持桑叶原有的颜色和清香的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
(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30 — 80秒;
(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
(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
(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
(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
(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
[0010]所说的超高温快速杀青,其温度为400 — 450°C,时间为20 — 30秒。
[0011]所说的冷风快速冷却,其温度为O— 5°C,时间为10 — 20秒。
[0012]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开水捞青釆用了较短时间进行第一次杀青,桑芽及嫩桑叶不会发生变色现象,且含有的有用物质不会被浸出(经我们釆用在沸水中10、30、90、150、200秒处理的对比试验测试,黄酮类溶失率分别为0.2、0.8、4.3、18.0、25.6%),从水中捞出的水桑叶,经沥水后送入超高温杀青机中,桑叶表面水膜受热迅速蒸发,使机内空气湿度大大提高形成高温高湿杀青环境,同时发挥高温杀青和蒸汽杀青优点,避免了二者的缺陷。由于桑叶进入高温杀青机后,表面有层水膜,水膜蒸发缓冲了高温对桑叶的直接作用,再辅以超高温快速二次杀青、快速冷却,确保了加工后的桑芽及嫩桑叶的高品质,完全达到了本发明可以有效地保留桑叶中的营养成份和保健功能物质、能保持桑叶原有的颜色和清香的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
(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30秒;
(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 (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
(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其温度为400°C,时间为30秒;
(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其温度为50C,时间为20秒;
(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
[0014]实施例2,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
(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80秒;
(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
(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
(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其温度为450°C,时间为20秒;
(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其温度为O°C,时间为10秒;
(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
[0015]实施例3,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
(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60秒;
(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
(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
(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其温度为420°C,时间为25秒;
(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其温度为3°C,时间为15秒;
(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
【主权项】
1.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 (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30 — 80秒; (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 (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 (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 (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 (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超高温快速杀青,其温度为400 -450 0C,时间为20 — 30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风快速冷却,其温度为O — 5 °C,时间为1 — 20秒。4.一种春桑茶产品,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所得到的产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桑茶的保质精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原料采集:选取三月初至清明节的桑芽及靠桑芽的前两片嫩叶;(b)开水捞青:将桑芽及嫩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进行第一次杀青,其时间为30-80秒;(c)冷水定色:将第一次杀青后的桑芽及嫩桑叶放入冷水中冷却定色;(d)沥水:从冷水中捞出的原料铺在网带传输机网带上,使其滴水漏去,原料表面附着均匀水膜;(e)二次杀青:将上述原料送入辊筒式热风烘干机将原料超高温快速杀青;(f)冷风快速冷却:将原料用冷却机快速冷却;(g)揉制、定形、提香、烘干得到产品。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5639011
【申请号】
【发明人】刘露民
【申请人】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