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7440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花生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且其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坚果,生物学价值高于大豆。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吃了可延年益寿,故花生又被称为“长生果”。
[0003]—直以来豉的制作原料都是黄豆或黑豆,而不用花生,因为花生发酵时易感染空气中的黄曲霉,导致变质,无法做出健康可食用的花生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花生豉相较于普通豆豉而言香味更浓,营养价值更高。
[0005]本发明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I)原料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的花生作为原料;
[0007]2)洗涤:洗去花生中混有的砂粒及不可溶性杂质;
[0008]3)浸泡:将洗净的花生置于40度水中浸泡;其浸泡时间需比黄豆和黑豆的浸泡时间短,优选为将其浸泡至花生中含水量为35%_45%,更有利于其后续发酵;
[0009]4)蒸煮:将花生捞出,加热灭菌;优选蒸煮条件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温度121度,压力0.12MPa,20分钟,或高压锅煮0.5小时,该过程不仅起到灭菌作用,同时使花生变得湿润、柔软,利于发酵;
[0010]5)冷却:冷却至常温;
[0011]6)接种:对接种仪器、工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或灭菌;在簸箕中对上述花生接种菌,接种量为0.5 % (每10g花生采用0.5g菌粉),搅拌均匀;所述的菌为米曲霉或沪酿3.042或TY — Π ;
[0012]7)制曲发酵:在温度28-32度范围内进行发酵,每隔12小时翻一次曲,发酵65_75小时,优选为72小时,在预计花生发酵完全之后、在菌丝温度下降之前进行后续切片及洗曲步骤;米曲霉的生长速度会随温度变化,菌丝生长时温度会升高,菌丝瘪时温度会逐渐下降,需要密切关注菌丝状态,在菌丝瘪掉温度降低之前进行后续切片洗曲;
[0013]8)取样切片:检验是否发酵完全,发酵完全则进行后续步骤;最好在菌丝尚茂盛时取样切片,如发酵完全,即花生心变黑、没有硬粒,即可进行下一步;如没发酵完全,可继续发酵3小时后再检验;该步骤非常关键,一定要在洗曲前进行切片检验,发酵完全才可进行后续步骤;
[0014]9)洗曲:将上述发酵后的花生放入水中,用手搓掉花生表面菌丝,洗完后吸干花生表面的水,晾干至无水流出;该晾干过程只需稍微晾干,时间不宜过长,晾至无水流出即花生表面无水附着的状态即可;
[0015]10)拌料:向花生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并且根据所需口感加入适量香辛料和白酒,拌匀;
[0016]11)浸闷:将上述拌好的料加入容器中,并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淹没花生,常温避光无氧浸焖15天;只采用高浓度的盐水进行浸焖,不加其他成分,使其处于无菌环境,无需像传统豆豉制备那样再发酵;
[0017]12)晒豉:将花生捞出晾晒,得到花生豉。可以晒至含水量为40 %左右,获得的花生鼓口感最佳。
[0018]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发明突破了人们无法利用花生制豉的难点,通过设计独特的工艺步骤获得健康且美味的花生豉,制备花生豉时不必像豆豉制作那样在制曲浸焖后进行再发酵,而是在制曲时直接发酵,在菌丝瘪掉温度降低之前进行洗曲,在洗曲之前进行切片检验发酵情况,洗曲后拌料直接用高浓度的盐水浸焖,晒豉即可。若采用常规的制曲浸焖后进行再发酵的方案,极易导致混入杂菌,尤其是黄曲霉的生长,最终得不到健康可食用的花生豉。本方法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经检验花生豉中微生物和黄曲霉含量极少,不含致病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外,采用本方法制得的花生豉在烘炒时会有花生果仁特殊的香气,味道比普通豆豉浓郁,且豉发酵完全、均匀,营养健康,可以称为“长生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花生豉:
[0021]I)原料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的花生作为原料;
[0022]2)洗涤:洗去花生中混有的砂粒及不可溶性杂质;
[0023]3)浸泡:将洗净的花生置于40度水中浸泡至花生中含水量为45%_50% ;
[0024]4)蒸煮:将花生捞出,置入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蒸煮条件为温度121度,压力
0.12MPa,20分钟,该过程不仅起到灭菌作用,同时使花生变得湿润、柔软,利于发酵;
[0025]5)冷却:冷却至常温;
[0026]6)接种:对接种仪器、工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或灭菌;在簸箕中对上述花生接种菌,接种量为0.5 % (每10g花生采用0.5g菌粉),搅拌均匀;所述的菌为米曲霉或沪酿3.042或TY — Π ;
[0027]7)制曲发酵:在温度28-32度范围内进行发酵,每隔12小时翻一次曲,发酵65-75小时,在预计花生发酵完全之后、在菌丝温度下降之前进行后续切片及洗曲步骤;米曲霉的生长速度会随温度变化,菌丝生长时温度会升高,菌丝瘪时温度会逐渐下降,需要密切关注菌丝状态,在菌丝瘪掉温度降低之前进行后续切片洗曲;
[0028]8)取样切片:检验是否发酵完全,发酵完全则进行后续步骤;在菌丝尚茂盛时取样切片,如发酵完全,即花生心变黑、没有硬粒,即可进行下一步;如没发酵完全,可继续发酵3小时后再检验;
[0029]9)洗曲:将上述发酵后的花生放入水中,用手搓掉花生表面菌丝,洗完后吸干花生表面的水,晾干;
[0030]10)拌料:向花生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并且根据所需口感加入适量香辛料和白酒,拌匀;
[0031]11)浸闷:将上述拌好的料加入容器中,并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淹没花生,常温避光无氧浸焖15天;
[0032]12)晒豉:将花生捞出晒至含水量为40-50%,得到花生豉。
[0033]本例制得的花生豉色泽呈黑褐色,豆粒松软,松散成型,以咸香味为主,有鲜味,无苦味、酸味、霉味及其他异味。且具有花生特殊香气,口感胜于豆豉。
[003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花生豉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经检验花生豉中微生物和黄曲霉含量极少,不含致病菌,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主权项】
1.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的花生作为原料; 2)洗涤:洗去花生中混有的砂粒及不可溶性杂质; 3)浸泡:将洗净的花生置于40度水中浸泡; 4)蒸煮:将花生捞出,加热灭菌; 5)冷却:冷却至常温; 6)接种:对接种仪器、工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或灭菌;在簸箕中对上述花生接种菌,接种量为0.5%,搅拌均匀;所述的菌为米曲霉或沪酿3.042或TY— Π ; 7)制曲发酵:在温度28-32度范围内进行发酵,每隔12小时翻一次曲,发酵65-75小时,在预计花生发酵完全之后、在菌丝温度下降之前进行后续步骤; 8)取样切片:检验是否发酵完全,发酵完全则进行后续步骤;若未发酵完全,则继续发酵至完全; 9)洗曲:将上述发酵后的花生放入水中,用手搓掉花生表面菌丝,洗完后吸干花生表面的水,晾干至无水流出; 10)拌料:向花生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并且根据所需口感加入适量香辛料和白酒,拌匀; 11)浸闷:将上述拌好的料加入容器中,并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淹没花生,常温避光无氧浸焖15天; 12)晒豉:将花生捞出晾晒,得到花生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将花生浸泡至其含水量为 3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蒸煮条件为温度121度,压力0.12MPa,2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蒸煮条件为高压锅煮0.5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进行发酵72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原料筛选、洗涤、浸泡、蒸煮、接种、制曲发酵、切片、洗曲、浸焖、晒豉等步骤,本方法通过在制曲时直接发酵,在菌丝瘪掉温度降低之前进行洗曲,在洗曲之前进行切片检验发酵情况,洗曲后拌料直接用高浓度的盐水浸焖,晒豉获得健康可食用的花生豉。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全程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采用本方法制得的花生豉在烘炒时会有花生果仁特殊的香气,味道比普通豆豉浓郁,且豉发酵完全、均匀,营养健康,可以称为“长生豉”。
【IPC分类】A23L25/00
【公开号】CN105639574
【申请号】
【发明人】冯小燕
【申请人】冯小燕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