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609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采用传统医学中“扶正”的方法,通过扶助正气,达到减慢心率,转归正常的效果。
[0003]而目前现有的技术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采用西药,分型应对,副作用明显,效果不确切,针对顽固的心律失常往往效果不佳,有些副作用难以避免,且对于禁忌症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不佳、禁忌症多、副作用大的情况,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该中药采用传统医学手段,能够减少毒副作用,改善预后,并且针对有些分型困难的心律失常,可以不加分型应用。
[0005]—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枣仁石菖蒲桂圆肉当归党参黄芪茯苓麦冬炙甘草紫石英珍珠母。
[0006]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中药,其原料按照如下质量份进行配比:
[0007]枣仁15-20份石菖蒲15-20份桂圆肉30-35份当归15-20份党参30-35份黄芪15-20份茯苓10-15份麦冬10-15份炙甘草10-15份紫石英15-20份珍珠母30-35份。
[0008]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中药,其原料还包括麝香。
[0009]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中药,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所述麝香的添加量为:天然麝香1-1.5份或人工麝香2-2.5份。
[0010]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一百余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本方,效果良好。在临床应用中还发现,使用红酒送服该方剂,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2]实施例1:
[0013]枣仁15份石菖蒲20份桂圆肉30份当归20份党参35份黄芪15份茯苓12份麦冬10份炙甘草10份紫石英15份珍珠母32份。
[0014]实施例2:
[0015]枣仁18份石菖蒲18份桂圆肉32份当归18份党参32份黄芪20份茯苓15份麦冬12份炙甘草14份紫石英17份珍珠母30份。
[0016]实施例3:
[0017]枣仁19份石菖蒲17份桂圆肉35份当归17份党参31份黄芪18份茯苓13份麦冬13份炙甘草12份紫石英20份珍珠母32份。
[0018]实施例4:
[0019]枣仁20份石菖蒲15份桂圆肉32份当归15份党参30份黄芪16份茯苓10份麦冬15份炙甘草15份紫石英19份珍珠母35份人工麝香2份。
[0020]实施例5:
[0021]枣仁20份石菖蒲15份桂圆肉32份当归15份党参30份黄芪16份茯苓10份麦冬15份炙甘草15份紫石英19份珍珠母35份天然麝香I份。
[0022]本发明中药使用于2008年至2016年临床观察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症12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3]丨、一般资料
[0024]6120例患者,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其中男性病人80例,女性病人40例,平均年龄50岁。
[0025]2、诊断标准
[0026]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心悸怔忡,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心烦神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结代。
[0027]3、治疗方法
[0028]3.1
[0029]处方1:枣仁15-20份石菖蒲15-20份桂圆肉30-35份当归15-20份党参30-35份黄芪15-20份茯苓10-15份麦冬10-15份炙甘草10-15份紫石英15-20份珍珠母30-35份。
[0030]处方2:枣仁15-20份石菖蒲15-20份桂圆肉30-35份当归15-20份党参30-35份黄芪15-20份茯苓10-15份麦冬10-15份炙甘草10-15份紫石英15-20份珍珠母30-35份麝香(天然麝香1-1.5份或人工麝香2-2.5份。)
[0031]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口服每次I剂,每日2次,5天为I疗程。
[0032]4、治疗结果:
[0033]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0034]显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心律呈窦性,心率介于60?100次/min。
[0035]有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部分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显示心率较前改善〉5 次/min。
[0036]无效:治疗后症状及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无变化甚或加重。
[0037]总有效的计算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0038]4.2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80例(66.7%),有效38例(31.7%),无效2例(1.6%),总有效率为98.3%。
[0039]5、典型病例
[0040]5.1张某,女,53岁。自述心悸胸闷反复发作2年,服药无效。症状: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短,面色少华,心烦神萎,唇甲色淡,大便溏稀,舌淡、苔薄白,脉结。血压:18.3/11.8Kpa,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0-12次/分。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早搏,结成室性并行心律,呈二联律,左前束支传导阻滞,ΙΓ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服用本发明处方I的中药治疗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0041]5.2周某,男,58岁,心慌心悸,胸闷气短3月余,伴夜眠不安,面色少华,心烦神萎,唇甲色淡,苔薄白,脉细而数。血压:17.5/10.7kPa,心率133次/分。心电图:多发性室性早搏,伴阵发性房颤。诊断为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服用了本发明处方2治疗心血不足型心律失常,I个疗程,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苔薄白,脉有力。继续服用I个疗程,症状消失。坚持服用I个疗程,痊愈,测心率87次/分,随访半年未发作。
[0042]5.3王某,女,54岁,自述阵发心慌2年余,偶有心悸,易怒,胸胁胀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洪数,血压:18.5/12.8kPa,心率154次/分,心电图:持续性房颤,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心律失常,服用本发明处方I疗程后有效果,但不明显,嘱其用红酒送服,I疗程后心悸心慌明显改善,嘱其再服用3疗程,症状改善明显,测心率89次/分,随访半年未发作
[00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枣仁石菖蒲桂圆肉当归党参黄芪茯苓麦冬炙甘草紫石英珍珠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如下质量份进行配比: 枣仁15-20份石菖蒲15-20份桂圆肉30-35份当归15-20份党参30-35份黄芪15-20份茯苓10-15份麦冬10-15份炙甘草10-15份紫石英15-20份珍珠母30-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还包括麝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所述麝香的添加量为:天然麝香1-1.5份或人工麝香2-2.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枣仁、石菖蒲、桂圆肉、当归、党参、黄芪、茯苓、麦冬、炙甘草、紫石英、珍珠母。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一百余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本方,效果良好。在临床应用中还发现,使用红酒送服该方剂,效果更好。
【IPC分类】A61P9/06, A61K36/8968, A61K35/618, A61K33/14, A61K35/55
【公开号】CN105641405
【申请号】
【发明人】闫叶星, 聂陈超, 吴阳, 徐凯, 陈景亮, 吴优, 谢创, 陈森财
【申请人】闫叶星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