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616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以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头痛为特点。头痛发作通常是在白天,也可于夜间在睡眠中醒后发生,头痛的部位为一侧或双侧,痛有定处,有少数病人的头痛部位是在枕部和头顶部。其临床症状:呈跳痛,胀痛或刺痛感,劳累、情绪刺激可诱发或使之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目前对偏头痛多采用西药止痛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都比较大。中医认为,偏头痛病因多系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血络不和所致。治疗宜从清热,活血,燥湿化痰入手,针对该病特点,发明人对用中药治疗偏头痛,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中药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配比为:茯神12-18(15)、葛根12-18
(15)、赤芍8-12( 10)、川芎8-12( 10)、独活8-12( 10)、羌活8-12(10)、蔓荆子8-12(10)、白术8-12( 10)、桔梗 8-12( 10)、黄芪 8-12( 10)、柴胡6-10(8)、天冬 6-10(8)、柏子仁 6-10(8)、牛膝6-10(8)、天麻 3-8(5)、薄荷 3-8(5)、石菖蒲 3-8(5)、肉桂 3-8(5)、甘草 3-8(5)、细辛 1-3(2)。
[0004]本发明中药最佳组方重量为括号内数字。
[0005]本发明各味药材的入经、功能、主治如下:茯神一入心、脾、肾经。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水肿,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咳嗽多痰。葛根一入脾、胃经。功能: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主治:外感发热无汗,项背强痛,麻疹初起,热病烦渴,高血压脑病。赤芍一入肝经。功能:凉血,祛瘀。主治:热在血分,斑疹及血热所致吐血、衄血,月经不调,闭经,痈肿疮疡,损伤瘀痛。川;一入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头痛,风湿痛。独活一入肝、肾、膀胱经。功能:祛风湿,通络,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风寒表证,湿邪。羌活一入膀胱、肾经。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蔓荆子一入膀胱、肝、胃经。功能:散风清热,清利头目。主治:头昏头痛,目赤肿痛,风湿痹痛。白术一入胃、脾经。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食少倦怠无力,水肿,自汗,胸腹胀满,胎动不安。桔梗一入肺经。功能:宣肺祛痰,排脓。主治:痰多,痰吐不爽,咽喉肿痛,肺痈,疮痈肿痛。黄芪一入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主治: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表虚自汗,痈疽不溃,溃久不敛等。柴胡一入肝、胆、三焦经。功能:散邪解表,舒肝清热,升阳举陷。主治:夕卜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天冬一入肺、肾经。功能:滋阴,清热,润燥。主治:虚劳喘咳,吐血,低热不退,热病口渴,津枯便秘。柏子仁一入心、肾、大肠经。功能:养心安神,润肠。主治:失眠健忘,惊悸,肠燥便秘。牛膝一入肝、肾经。功能: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酸软,筋骨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尿血,吐血,血衄,齿痛,口舌生疮,小便不利,头痛眩晕。天麻--入肝经。功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主治:头痛眩晕,中风抽搐,小儿惊风,手足麻木等。薄荷--入肝、肺经。功能:散风清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肿痛,目赤,风疹。石菖蒲--入胃、心经。功能:开窍,化湿。主治:痰湿壅闭,神志昏迷,惊痫,健忘,耳聋,风寒湿痹,胸腹胀满,湿滞气寒。肉桂--入心、脾、肾、肝经。功能:补火温阳,祛寒止痛,温通经脉。主治:肾阳虚衰,腰膝冷痛,肢冷,腹痛久泻,胃痛,痛经,阴疽。甘草一入心、肺、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祛痰。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咳嗽痰多,痈疮肿毒,胸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细辛一入肺、肾经。功能: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主治:头痛,牙痛,痹通,鼻塞多涕,痰饮咳喘,鼻渊。从上述各味药材的入经、功能、主治可以看出,这些药材对治疗偏头痛的针对性很强。纵观整体处方用药,按君、臣、佐、使相配伍,在各种药材的相互配合下使其发挥最大效率,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000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按处方重量精选原料药材,用砂锅煎2遍,两遍药液混合500毫升,为I剂。
[0007]本发明的服法用量及禁忌:
每日I剂,早、晚饭前温热各服250毫升。7剂I疗程,忌:烟,酒,辛辣食物。
[0008]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85%。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1、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下同)配比为:茯神12、葛根12、赤芍8、川芎8、独活8、羌活8、蔓荆子8、白术8、桔梗8、黄芪8、柴胡6、天冬6、柏子仁6、牛膝6、天麻3、薄荷3、石菖蒲3、肉桂3、甘草3、细辛I。
[0010]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处方重量精选原料药材,用砂锅煎2遍,两遍药液混合500晕升,为I剂。
[0011]3、本发明的服法用量及禁忌:每日I剂,早、晚饭前温热各服250毫升。7剂I疗程,忌:烟,酒,辛辣食物。
[0012]实施例2
1、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和重量配比为:茯神15、葛根15、赤芍10、川芎10、独活10、羌活10、蔓荆子10、白术10、桔梗10、黄芪10、柴胡8、天冬8、柏子仁8、牛膝8、天麻5、薄荷5、石菖蒲5、肉桂5、甘草5、细辛2。
[0013]2、制备方法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14]实施例3
1、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材和重量配比为:茯神18、葛根18、赤芍12、川芎12、独活12、羌活12、蔓荆子12、白术12、桔梗12、黄芪12、柴胡10、天冬10、柏子仁10、牛膝10、天麻8、薄荷8、石菖蒲8、肉桂8、甘草8、细辛3。
[0015]2、制备方法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16]偏头痛诊断、治疗标准及本发明中药疗效总结:
1、诊断标准:以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头痛为特点,呈跳痛,胀痛或刺痛感,劳累、情绪刺激可诱发或使之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
[0017]2、治疗标准:有效--病症减轻。治愈--病症消除。
[0018]3、2013年至2015年,有20名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治愈17人,症状减轻者3人。
[0019]4、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85%。
[0020]病例介绍:
1、张XX,女,43岁,2013年7月就诊,患者偏头痛I年多,偏头痛发作时左侧头部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服用本发明中药5疗程,痊愈。随访,未复发。
[0021 ] 2、林XX,女,52岁,2014年8月就诊,患者左侧头痛,伴有头晕,烦躁症状,服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且产生药物副作用反应。服用本发明中药4疗程,病症消除。随访,未复发。
[0022] 3、王XX,男,63岁,2015年6月就诊,患者右侧头痛反复发作I年多,病重时恶心、呕吐,失眠烦躁。服用本发明中药4疗程,病症消除。随访,未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配比为:茯神.12-18( 15)、葛根 12-18( 15)、赤芍 8-12( 10)、川芎 8-12( 10)、独活 8-12( 10)、羌活 8-12( 10)、蔓荆子8-12( 10)、白术8-12( 10)、桔梗8-12( 10)、黄芪8-12( 10)、柴胡6-10(8)、天冬6-10(8)、柏子仁 6-10(8)、牛膝 6-10(8)、天麻 3-8(5)、薄荷 3-8(5)、石菖蒲 3-8(5)、肉桂 3-8(5)、甘草 3-8(5)、细辛 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和重量(单位:克)配比为:茯神15、葛根15、赤芍10、川;10、独活10、羌活10、蔓荆子10、白术10、桔梗.10、黄芪10、柴胡8、天冬8、柏子仁8、牛膝8、天麻5、薄荷5、石菖蒲5、肉桂5、甘草5、细辛2。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单位:克)配比为:茯神12-18、葛根12-18、赤芍8-12、川芎8-12、独活8-12、羌活8-12、蔓荆子8-12、白术8-12、桔梗8-12、黄芪8-12、柴胡6-10、天冬6-10、柏子仁6-10、牛膝6-10、天麻3-8、薄荷3-8、石菖蒲3-8、肉桂3-8、甘草3-8、细辛1-3。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85%。
【IPC分类】A61K36/8988, A61P25/06
【公开号】CN105641475
【申请号】
【发明人】刘鹏
【申请人】刘鹏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