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6686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腹腔、胸腔积液引流用的引流管在引流时,会因患者翻身、体位变化等原因导致引流管移位,甚至还会出现引流不畅的情况,因此在引流管放置到位后,通常需要固定。中国专利201410523458.5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套组,包括引流管和刚性内套管,引流管的前端和前端往后一定距离的管壁上设置有相互吸附的吸附体,当刚性内套管插入引流管中时,弓丨流管撑开成直管;在引流管植入体内刚性内套管退出后,两吸附体吸附在一起,引流管的前端呈环状,实现了固定的功能。然而此种固定方式只能凭借医护人员的操作经验进行,且由于内套管为刚性结构,在内套管进植入体内后,引流管头端位置无法根据体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容易导致引流不畅通,并发腹腔感染等病症,合并吻合口瘘的患者,甚至还需要二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调整头端位置的引流管装置,使引流管进入体内后,能够根据具体引流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为顺畅引流提供可靠保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包括引流管和设置在引流管内的内芯,还包括设置在体外的磁性控制器,所述内芯为磁性内芯,磁性内芯在磁性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引流管头端在体内变换引流位置;所述磁性内芯位于体内的头端设置有气囊,位于体外的尾端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通过设置在磁性内芯中的导气管连通。
[0006]上述磁性腹腔弓I流管装置,所述磁性内芯为软链式结构。
[0007]上述磁性腹腔弓I流管装置,所述磁性内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0008]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09]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将引流内芯设置为软链式结构,并配合体外的磁性控制器,可在B超引导下实现引流管头端对应引流位置的准确放置,使得术后的引流作业能够顺畅完成,避免了因为引流不畅而导致二次手术情况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恢复效果O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引流管,2.磁性内芯,3.导气管,4.气囊,5.磁性控制器,6.抽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种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引流管1、内芯和磁性控制器5;内芯设置在引流管内,用于辅助引流管植入体内并在体内调整引流位置,本发明中内芯为磁性内芯2,磁性控制器5设置在体外;磁性内芯2在磁性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引流管头端在体内变换引流位置。
[0014]本发明中,磁性内芯2为软链式结构,便于引流管弯曲,一方面可以使引流管头部更加准确地调整到引流位置,另一方面还避免引流管伤害患者脏器。
[0015]为方便磁性内芯顺利地进入到引流管底端,本发明在磁性内芯2位于体内的头端设置了气囊4,在位于体外的尾端设置了抽气装置6,抽气装置通过导气管3连通,导气管3设置在磁性内芯中。
[0016]本发明中,磁性内芯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植入深度。
[0017]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在引流管通过刚性内芯植入体内后,将刚性内芯退出,并将磁性内芯塞入引流管内,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抽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抽气操作,为磁性内芯在引流管内腔中打开前进通道,方便了磁性内芯的推进操作;当磁性内芯的头端进入引流管底部时,在B超引导下,通过操作体外的磁性控制器来调整磁性内芯头端的具体位置,进一步实现调整引流管头端引流位置的目的。
【主权项】
1.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包括引流管(I)和设置在引流管内的内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体外的磁性控制器(5),所述内芯为磁性内芯(2),磁性内芯(2)在磁性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引流管头端在体内变换引流位置;所述磁性内芯(2)位于体内的头端设置有气囊(4),位于体外的尾端设置有抽气装置(6),所述抽气装置通过设置在磁性内芯中的导气管(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内芯(2)为软链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内芯(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腹腔引流管装置,包括引流管和设置在引流管内的内芯,还包括设置在体外的磁性控制器,所述内芯为磁性内芯,磁性内芯在磁性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引流管头端在体内变换引流位置;所述磁性内芯位于体内的头端设置有气囊,位于体外的尾端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通过设置在磁性内芯中的导气管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使引流管进入体内后,根据具体引流位置进行引流管头端的精确调节,为顺畅引流提供可靠保障。
【IPC分类】A61M1/00, A61M25/01, A61M25/092
【公开号】CN105641759
【申请号】
【发明人】陆培华, 高宏
【申请人】常州达尔文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