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体以及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

文档序号:987742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型腔体以及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腔体以及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铸件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进行时效处理,以防止铸件变形。常用时效处理方式有型内时效和窑内时效。对于一些轮廓尺寸偏大的铸件,在时效窑尺寸满足不了的情况下,会考虑进行型内时效。目前常用的型内时效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铸件浇注完3?7小时后,通过使用风管在特定区域抽出一个与铸件相连的通道,之后将热电偶插入此通道,以获取铸件特定部位的温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效率低;第二种方法是在造型时提前将热电偶埋在型砂里面,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在翻箱过程中热电偶很容易被砂箱压断,导致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型腔体以及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型腔体,其包括:砂型、瓷管、导热体和型腔,所述型腔位于所述砂型内部、是一种用于盛放浇注铸件的型腔,所述导热体位于所述砂型内部,所述导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原砂瓷管上接触面、铸件下接触面,所述导热体还包括侧接触面,所述原砂瓷管上接触面包括瓷管放置区域和环绕所述瓷管放置区域的原砂固定区域,所述导热体的瓷管放置区域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砂型外部相连通的圆柱形空心瓷管,所述导热体上对应于所述瓷管的空心部分的所述瓷管放置区域设有用于放置热电偶的定位窝,所述瓷管的外表面、所述导热体的所述原砂固定区域、以及所述导热体的所述侧接触面均与所述砂型紧密接触,所述铸件接触面与所述型腔边缘形状相一致,所述浇注腔中浇注有铸件后,所述导热体的所述铸件接触面与所述铸件紧密接触。
[000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型腔体中进行浇注操作;
浇注操作完成后,将热电偶插入所述型腔体中的瓷管,使所述热电偶的偶头接触到所述型腔体中与铸件直接接触的导热体;
将所述热电偶的传感器连接端连接到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铸件上与所述导热体相接触位置的温度值。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型腔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预埋热电偶在翻箱时易被砂箱压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有效解决了型内时效热电偶连接存在的问题,使现场操作简单化,生产成本最低。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附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型腔体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2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导热体的示意图。
[0010]附图3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导热体的剖面示意图。
[00? ? ]其中:1-热电偶;2_瓷管;3_砂型;4_导热体;5_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型腔体,其可包括:砂型3、瓷管2、导热体4和型腔5,型腔5位于砂型3内部,是一种用于盛放浇注铸件的型腔,导热体4位于砂型内部,导热体4包括相对设置的原砂瓷管上接触面、铸件下接触面,导热体4还包括侧接触面,原砂瓷管上接触面包括瓷管放置区域和环绕瓷管放置区域的原砂固定区域,导热体4的瓷管放置区域固定连接有与砂型3外部相连通的圆柱形空心瓷管2,导热体4上对应于瓷管2的空心部分的瓷管放置区域设有用于放置热电偶I的定位窝,瓷管2的外表面、导热体4的原砂固定区域、以及导热体4的侧接触面均与砂型紧密接触,铸件接触面与型腔边缘形状相一致,浇注腔中浇注有铸件后,导热体4的铸件接触面与铸件紧密接触。
[0014]本发明实施例中,原砂瓷管上接触面的表面积大于与铸件下接触面的表面积,这样的尺寸可以使砂型较好地固定导热体4,避免型腔5中没有铸件时导热体4掉入型腔5中。[00?5] 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窝的尺寸可以选用Φ 15mm*10mm。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热体4还可以不同于图1所示的形状,可以是一种圆锥台,圆锥台的锥角可选用60度。
[0017]本发明实施例中,瓷管2与导热体4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或胶带密封的方式密封连接,瓷管2与砂型3外相连通的一端可用胶带密封,防止砂型3的原砂进入瓷管2的空腔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热体4应是一种导热性极好、能够最大程度上准确反映铸件温度的材质,由于铸件完全凝固后在型内的实际冷却速度缓慢,可将导热体4的材料可以选用为铸铁,导热体4的厚度可选用25_。
[001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图1-图3所示型腔体进行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其可包括:
步骤SI,在型腔体中进行浇注操作;
步骤S2,浇注操作完成后,将热电偶插入型腔体中的瓷管2,使热电偶的偶头接触到型腔体中与铸件直接接触的导热体4;
步骤S3,将热电偶的传感器连接端连接到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铸件上与所述导热体4相接触位置的温度值。
[00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型腔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预埋热电偶在翻箱时易被砂箱压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有效解决了型内时效热电偶连接存在的问题,使现场操作简单化,生产成本最低。
[0020]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00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型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砂型、瓷管、导热体和型腔,所述型腔位于所述砂型内部、是一种用于盛放浇注铸件的型腔,所述导热体位于所述砂型内部,所述导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原砂瓷管上接触面、铸件下接触面,所述导热体还包括侧接触面,所述原砂瓷管上接触面包括瓷管放置区域和环绕所述瓷管放置区域的原砂固定区域,所述导热体的瓷管放置区域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砂型外部相连通的圆柱形空心瓷管,所述导热体上对应于所述瓷管的空心部分的所述瓷管放置区域设有用于放置热电偶的定位窝,所述瓷管的外表面、所述导热体的所述原砂固定区域、以及所述导热体的所述侧接触面均与所述砂型紧密接触,所述铸件接触面与所述型腔边缘形状相一致,所述浇注腔中浇注有铸件后,所述导热体的所述铸件接触面与所述铸件紧密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为铸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砂瓷管上接触面的表面积大于与所述铸件下接触面的表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是一种圆锥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的锥角为60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管与所述导热体之间密封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管为一种陶瓷瓷管。8.—种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型腔体中进行浇注操作; 浇注操作完成后,将热电偶插入所述型腔体中的瓷管,使所述热电偶的偶头接触到所述型腔体中与铸件直接接触的导热体; 将所述热电偶的传感器连接端连接到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铸件上与所述导热体相接触位置的温度值。
【专利摘要】一种型腔体,其可包括:砂型、瓷管、导热体和型腔,型腔位于砂型内部、是一种用于盛放浇注铸件的型腔,导热体位于砂型内部,导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原砂瓷管上接触面、铸件下接触面,导热体还包括侧接触面,原砂瓷管上接触面包括瓷管放置区域和环绕瓷管放置区域的原砂固定区域,导热体的瓷管放置区域固定连接有与砂型外部相连通的圆柱形空心瓷管,导热体上对应于瓷管的空心部分的瓷管放置区域设有用于放置热电偶的定位窝,瓷管的外表面、导热体的原砂固定区域、以及热导体的侧接触面均与砂型紧密接触,铸件接触面与型腔边缘形状相一致,浇注腔中浇注有铸件后,导热体的铸件接触面与铸件紧密接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型内时效的铸件测温方法。
【IPC分类】B22C9/00, C21D11/00, B22D2/00
【公开号】CN105642828
【申请号】
【发明人】马林, 张兆波
【申请人】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