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81557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颜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酞菁绿G全氯代铜酞菁,平均每分子含14?15个氯原子,色光呈蓝光绿色。酞菁绿G像酞菁蓝颜料一样,具有很好的各种应用性能,例如,它的耐光性、耐热性、耐候性以及耐溶性等都相当优异。但是目前的酞菁绿G的制备流程一般都是反应釜反应后直接水洗,这样的生产特别容易污染环境,并且容易浪费产品,同时制得的产品质量效果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过程污染程度低,不容易浪费产品,制得的产品质量好。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0005]I)选料:以质量份计选取下列原料:三氯化铝18-20份、工业盐2-3份、铜酞菁4-5份、氯化亚铜0.3-0.4份、氯气9-11份、若干水;
[0006]2) 一步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5-lh,反应温度是220-250°C ;
[0007]3) 二步反应:在一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7-8h,反应温度为180-220°C ;
[0008]4)三步反应:在二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通入氯气,反应时间为ll_12h,反应温度为 160-180。。;
[0009]5)酸碱处理:在三步反应之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排出到收料槽中,然后降低温度至20-25°C,在收料槽中加入盐酸溶液,反应3-4h,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4h ;
[0010]6)清洗:将酸碱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滤机中进行过滤清洗处理,去除其中废水;
[0011]7)烘干:将清洗后的物料取出,然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0012]8)磨粉装袋:将烘干后的物料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处理,然后按规格袋装得到成品O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通入氯气的温度分为三阶段;起始阶段,温度为160-165°C,时间为3.5-4h,中间阶段,温度为170-180°C,时间为3.5_4h,最后阶段,温度165-170°C,时间为 4h。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通入氯气的环境为密封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盐酸质量浓度为15%。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酸碱处理,使得产品中的杂质少,物理性能稳定,并且也起到防止产品褪色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压滤机处理,使得环境污染小,并且使得产品都集中在压滤机中,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0021]I)选料:以质量份计选取下列原料:三氯化铝18份、工业盐2份、铜酞菁4份、氯化亚铜0.3份、氯气9份、若干水;
[0022]2) 一步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5h,反应温度是220°C ;
[0023]3) 二步反应:在一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7h,反应温度为180°C ;
[0024]4)三步反应:在二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通入氯气,保持整个通入环境为密封状态,氯气反应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温度为160°C,时间为3.5h,中间阶段,温度为170°C,时间为3.5h,最后阶段,温度165°C,时间为4h ;
[0025]5)酸碱处理:在三步反应之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排出到收料槽中,然后降低温度至20 °C,在收料槽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5 %的盐酸溶液,反应3h,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h ;
[0026]6)清洗:将酸碱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滤机中进行过滤清洗处理,去除其中废水;
[0027]7)烘干:将清洗后的物料取出,然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0028]8)磨粉装袋:将烘干后的物料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处理,然后按规格袋装得到成品O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0031]I)选料:以质量份计选取下列原料:三氯化铝19份、工业盐2.5份、铜酞菁4.5份、氯化亚铜0.35份、氯气10份、若干水;
[0032]2) 一步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75h,反应温度是235°C ;
[0033]3) 二步反应:在一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7.5h,反应温度为200 °C ;
[0034]4)三步反应:在二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通入氯气,保持整个通入环境为密封状态,氯气反应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温度为162°C,时间为3.7h,中间阶段,温度为175°C,时间为3.7h,最后阶段,温度167°C,时间为4h ;
[0035]5)酸碱处理:在三步反应之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排出到收料槽中,然后降低温度至22°C,在收料槽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反应3.5h,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5h ;
[0036]6)清洗:将酸碱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滤机中进行过滤清洗处理,去除其中废水;
[0037]7)烘干:将清洗后的物料取出,然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0038]8)磨粉装袋:将烘干后的物料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处理,然后按规格袋装得到成品O
[0039]实施例3
[0040]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0041]I)选料:以质量份计选取下列原料:三氯化铝20份、工业盐3份、铜酞菁5份、氯化亚铜0.4份、氯气11份、若干水;
[0042]2) 一步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时间lh,反应温度是250°C ;
[0043]3) 二步反应:在一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220 °C ;
[0044]4)三步反应:在二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通入氯气,保持整个通入环境为密封状态,氯气反应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温度为165°C,时间为4h,中间阶段,温度为180°C,时间为4h,最后阶段,温度170°C,时间为4h ;
[0045]5)酸碱处理:在三步反应之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排出到收料槽中,然后降低温度至25 °C,在收料槽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5 %的盐酸溶液,反应4h,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h ;
[0046]6)清洗:将酸碱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滤机中进行过滤清洗处理,去除其中废水;
[0047]7)烘干:将清洗后的物料取出,然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0048]8)磨粉装袋:将烘干后的物料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处理,然后按规格袋装得到成品O
[0049]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选料:以质量份计选取下列原料:三氯化铝18-20份、工业盐2-3份、铜酞菁4-5份、氯化亚铜0.3-0.4份、氯气9-11份、若干水; 2)—步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5-lh,反应温度是220-250°C ; 3)二步反应:在一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7-8h,反应温度为180-220°C ; 4)三步反应:在二步反应之后的物料中通入氯气,反应时间为ll_12h,反应温度为160-180。。; 5)酸碱处理:在三步反应之后,将反应釜中的物料排出到收料槽中,然后降低温度至20-250C,在收料槽中加入盐酸溶液,反应3-4h,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4h ; 6)清洗:将酸碱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压滤机中进行过滤清洗处理,去除其中废水; 7)烘干:将清洗后的物料取出,然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 8)磨粉装袋:将烘干后的物料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处理,然后按规格袋装得到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通入氯气的温度分为三阶段;起始阶段,温度为160-165Γ,时间为3.5-4h,中间阶段,温度为170-180 °C,时间为3.5-4h,最后阶段,温度165-170 °C,时间为4h。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入氯气的环境为密封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盐酸质量浓度为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菁绿G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将选料好的三氯化铝于送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再在反应釜中加入铜酞菁和氯化亚铜混合反应,接着在反应釜中通入氯气,然后进行酸碱清洗,最后通过压滤机清洗得到半成品,依次进行干燥、磨粉袋装得到成品。本发明采用酸碱处理,使得产品中的杂质少,物理性能稳定,并且也起到防止产品褪色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压滤机处理,使得环境污染小,并且使得产品都集中在压滤机中,减少了浪费。
【IPC分类】C09B67/20, C09B47/10
【公开号】CN105647225
【申请号】
【发明人】杨冰, 杨西安
【申请人】池州泰阳颜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