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9774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用于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2]技术背景
目前,人们痪有中风偏瘫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疗,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人们痪有中风偏瘫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石菖蒲5 —10份、丹参10 — 30份、吴茱萸10 — 20份、竹茹各5 —10份、泽泻5 —15份、乌药5 —10份、茯苓5—15份、牛膝5 —10份、地龙10 —15份、虻虫10 —15份、川牛膝5 —10份、陈皮10—15份、杏仁10 — 20份、双钩藤10 — 20份、蕲蛇15 — 20份、地龙10 — 20份。
[0005]治疗时,称取配方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针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口一剂,连服5剂,5剂为一疗程,连服3 — 4个疗程。
[0006]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制剂为纯中草药制成,对于中风偏瘫的疗效较高,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治愈后无反弹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石菖蒲8份、丹参20份、吴茱萸15份、竹茹各8份、泽泻10份、乌药8份、茯苓10份、牛膝8份、地龙18份、虻虫18份、川牛膝8份、陈皮13份、杏仁15份、双钩藤15份、蕲蛇18份、地龙15份。
[0008]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石菖蒲10份、丹参30份、吴茱萸20份、竹茹各10份、泽泻15份、乌药10份、茯苓15份、牛膝10份、地龙15份、虻虫15份、川牛膝10份、陈皮15份、杏仁20份、双钩藤20份、蕲蛇20份、地龙20份。
[0009]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石菖蒲5份、丹参10份、吴茱萸10份、竹茹各5份、泽泻5份、乌药5份、茯苓5份、牛膝5份、地龙10份、虻虫10份、川牛膝5份、陈皮10份、杏仁10份、双钩藤10份、蕲蛇15份、地龙10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石菖蒲5 —10份、丹参10 — 30份、吴茱萸10 — 20份、竹茹各5 —10份、泽泻5 —15份、乌药5—10份、茯苓5 —15份、牛膝5 —10份、地龙10 —15份、虻虫10 —15份、川牛膝5 —10份、陈皮10 —15份、杏仁10 — 20份、双钩藤10 — 20份、蕲蛇15 — 20份、地龙10 —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石菖蒲8份、丹参20份、吴茱萸15份、竹茹各8份、泽泻10份、乌药8份、茯苓10份、牛膝8份、地龙18份、虻虫18份、川牛膝8份、陈皮13份、杏仁15份、双钩藤15份、蕲蛇18份、地龙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石菖蒲10份、丹参30份、吴茱萸20份、竹茹各10份、泽泻15份、乌药10份、茯苓15份、牛膝10份、地龙15份、虻虫15份、川牛膝10份、陈皮15份、杏仁20份、双钩藤20份、蕲蛇20份、地龙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石菖蒲5份、丹参10份、吴茱萸10份、竹茹各5份、泽泻5份、乌药5份、茯苓5份、牛膝5份、地龙10份、蛇虫10份、川牛膝5份、陈皮10份、杏仁10份、双钩藤10份、蕲蛇15份、地龙10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石菖蒲8份、丹参20份、吴茱萸15份、竹茹各8份、泽泻10份、乌药8份、茯苓10份、牛膝8份、地龙18份、虻虫18份、川牛膝8份、陈皮13份、杏仁15份、双钩藤15份、蕲蛇18份、地龙15份。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制剂为纯中草药制成,对于中风偏瘫的疗效较高,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治愈后无反弹现象。
【IPC分类】A61K35/583, A61P9/10, A61K36/899, A61P25/00, A61K35/64, A61K35/62
【公开号】CN105663805
【申请号】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邵玲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