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272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玻璃器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防火玻璃是一种措施型的防火材料,其耐高温的特性使其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阻隔火势及隔烟的作用。其防火的效果以耐火性能进行评价。可明火加热的玻璃器皿与普通钢化玻璃器皿相比,制造工艺复杂,技术含量与成本较高;其制造难点是在应力分布方面,很多厂家无法掌控,导致可明火加热的玻璃器皿与钢化玻璃器皿应力分布差别不大,在搬运、安装及使用中容易产生爆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力聚集点均匀分散、不易爆片的防火玻璃器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防火玻璃器皿的制造方法是对玻璃器皿分别采用化学钢化处理和物理钢化处理;化学钢化处理过程是用铯和钾的高温盐溶液浸泡,实现玻璃的化学钢化;然后用钢化炉进行物理钢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0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用铯和钾的高温盐溶液浸泡成形的玻璃器皿;
(2)将经铯钾液浸泡后的玻璃器皿送入特殊钢化炉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室温度设定在680-720°C之间,加热时间按每毫米厚度加热40?60s,将玻璃器皿加热到软化点临界状态;
(3)将加热到软化点临界状态的玻璃器皿以每秒300?500/mm的速度送入风栅风冷成型,根据玻璃的厚度调整风栅高度,风栅的调整高度在30?70mm之间,风栅间的风压和空气压力根据不同厚度的玻璃器皿进行调整,调整范围和角度需做特殊调整,空压机在8X105Pa?IX 105Pa之间,风机风压调速在7700Pa?100Pa之间,对玻璃器皿边缘部进行弧度状跟踪风冷;
(4)物理钢化过程中,应力形成过程如下:
a.开始骤冷阶段(在开始吹风的前1.5-2秒):玻璃器皿由钢化炉进入风栅吹风,表面层温度下降低于中心温度,表面开始收缩,而中心层没有收缩,所以表面层的收缩受到中心层的抑制,使表面层受到暂时张应力,中心层形成压应力;
b.继续骤冷阶段:玻璃器皿内外层进一步骤冷,玻璃表面层已硬化(温度已降到500°C以下),停止收缩,这时内层也开始冷却、收缩,而硬化了的表面层抑制了内层的收缩,结果使表面层产生了压应力,而在内层形成了张应力;
c.继续骤冷(12秒内):玻璃器皿内外层温度都进一步降低,内层玻璃在此时降到500°C左右,收缩加速,在这个阶段外层的压应力,内层的张应力已基本形成,但是中心层还比较软,尚未完全脱离粘性流动状态,所以还不是最终的应力状态;
d.钢化完成(20秒内):这个阶段内外层玻璃都完全钢化,内外层温差缩小,钢化玻璃的最终应力形成,即外表面为压应力,内层为张应力。
【主权项】
1.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对成形的玻璃器皿分别采用化学钢化和物理钢化;化学钢化过程是用铯和钾的高温盐溶液浸泡,实现玻璃器皿的化学钢化;然后用钢化炉进行物理钢化; (1)用铯和钾的高温盐溶液浸泡成形的玻璃器皿; (2)将经铯钾液浸泡后的玻璃器皿送入特殊钢化炉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室温度设定在680-720°C之间,加热时间一般按每毫米厚度40?60s,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临界状态; (3)将加热到软化点临界状态的玻璃器皿以每秒300?500/mm的速度送入风栅风冷成型,根据玻璃器皿的厚度调整风栅高度,风栅的调整高度在30?70mm之间,风栅间的风压和空气压力根据不同厚度的玻璃进行调整,调整范围和角度需做特殊调整,空压机在8X105Pa?IX 105Pa之间,风机风压调速在7700Pa?100Pa之间,对玻璃边角部进行弧度状跟踪风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加热室温度设定在680-720°C之间,加热时间一般按每毫米厚度40?60s,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临界状态。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可明火加热的微晶化玻璃器皿,首先对成形的玻璃器皿分别采用化学钢化和物理钢化;化学钢化过程是用铯和钾的高温盐溶液浸泡,实现玻璃的化学钢化;然后用钢化炉进行急剧风冷成型。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厚度玻璃器皿的加热时间的精确控制,以及物理风冷过程中的上下风栅位置和风速、风压的调整,使钢化冷风匀致,并对玻璃器皿边缘部进行弧度状跟踪风冷,使玻璃器皿压应力可达到190~210MPa。
【IPC分类】C03B27/03, C03B27/04
【公开号】CN105669009
【申请号】
【发明人】朱素英
【申请人】朱素英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