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728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檩条通常由铝或钢型材做成,其横截面一般为C型、Z型或者U型,现有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包括压块、螺栓和T型螺母,压块又分为边压块和中压块。边压块和中压块的中部均为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段,边压块一侧为用于压紧光伏组件边框的压合段,边压块另一侧是用于使边压块支撑在檩条上的支撑段。边压块整体呈台阶状,包括顶面、底面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面,及连接前述三个面的两个竖向的过渡面。
[0003]边压块的顶面作为其压合段压于光伏组件边框的上侧边缘处,底面作为支撑段抵在檩条上,螺栓穿过作为边压块安装段的中间面上的安装孔锁紧在安装于檩条内的T型螺母内。中压块整体呈带外翻边的U型结构,中压块两侧都为用于压紧光伏组件边框的压合段,中压块的两翻边作为其压合段分别压住两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的上侧边缘,螺栓穿过作为中压块安装段的底面上的安装孔锁紧在安装于檩条内的T型螺母内。
[0004]上述连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⑴压块用量大,连接压块和檩条的螺栓长度较长;⑵檩条内卷边通常须做齿牙,这样,增加了加工工序,延长了加工工期;⑶光伏组件和压块之间仅靠接触位置的摩擦力固定,在恒载重力和活载雪荷载作用下,光伏组件易从压块下滑脱;⑷施工过程中,拧紧压块上的螺栓时,T型螺母需要人为的固定在檩条的凹槽内,操作不便,且螺母易在檩条的凹槽内旋转,导致压块压不紧;(5)边压块灵活性不好,如果使用了多种厚度的光伏组件,就对应需要相同种类数量的边压块;(6)压块凸出于光伏组件边框,影响整个光伏发电站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连接稳固、工期短、美观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挑耳、固定件和开设在檩条上的连接孔,所述挑耳是具有安装孔的片状件,所述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所述连接孔位于檩条的连接面上,所述挑耳贴附在檩条的连接面上且安装孔与连接孔相对应,并由固定件穿过该两孔固定从而将光伏组件边框固定在檩条上。
[0007]本实用新型可使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连接稳固,阻止光伏组件边框的下滑,与现有的连接结构相比,由于不完全依靠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接触面的摩擦力来固定光伏组件,因此,光伏组件不易滑脱,从而节省了压块的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不会凸出于光伏组件边框,使得整个光伏发电站外观更为美观,光伏组件的厚度变化也不会影响螺栓的安装,安装灵活性强;另外,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因此连接挑耳和檩条的固定件的长度可大大缩短,降低成本。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挑耳与光伏组件边框一体制成。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为矩形,所述挑耳分设于光伏组件边框的两侧面上,即该侧面作为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面,位于每个侧面上的挑耳至少为2个,所述挑耳沿着该侧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檩条采用C型钢,所述檩条的其中一侧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檩条采用Z型钢,所述檩条的其中一侧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檩条采用U型钢,所述檩条的底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孔是沿着光伏组件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连接孔是沿着檩条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便于施工精准定位连接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采用不锈钢螺母和不锈钢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并由螺母套于螺栓上旋入而将光伏组件边框锁紧在檩条上,因此不用另外在檩条的内卷边上制作齿牙,可缩短施工和加工工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16]⑴本实用新型可使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连接稳固,阻止光伏组件边框的下滑,与现有的连接结构相比,由于不完全依靠压块与光伏组件边框接触面的摩擦力来固定光伏组件,因此,光伏组件不易滑脱,从而节省了压块的用量。
[0017]⑵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不会凸出于光伏组件边框,使得整个光伏发电站外观更为美观,光伏组件的厚度变化也不会影响螺栓的安装,安装灵活性强。
[0018]⑶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因此连接挑耳和檩条的固定件的长度可大大缩短,降低成本。
[0019]⑷安装孔和连接孔均为长形孔,便于施工精准定位连接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图1是设有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俯视图;
[0022]图2是沿图1中A-A线剖视图;
[0023]图3是沿图1中B-B线剖视图;
[0024]图4是设有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的局部侧视图;
[0025]图5是设有连接孔的Z型钢檩条横截面示意图;
[0026]图6是设有连接孔的C型钢檩条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7是设有连接孔的U型钢檩条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光伏组件边框I上的挑耳11、固定件和开设在檩条2上的连接孔21,光伏组件边框I上安装有组件玻璃3,挑耳11是具有安装孔12的片状件,挑耳11与光伏组件边框I 一体制成,挑耳11位于光伏组件边框I连接面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边框I为矩形,挑耳11分设于光伏组件边框I的两侧面上,即该侧面作为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面13,位于每个侧面上的挑耳为2个,挑耳11沿着该侧面的长度方向分布,安装孔12是沿着光伏组件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连接孔21位于檩条2的连接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檩条采用Z型钢,檩条2的其中一侧面为檩条2的连接面22,连接孔21沿着檩条2的连接面22的长度方向分布,连接孔21是沿着檩条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挑耳11贴附在檩条2的连接面22上且安装孔12与连接孔21相对应,并由固定件穿过该两孔固定从而将光伏组件边框固定在檩条上,具体是:固定件采用不锈钢螺母和不锈钢螺栓,螺栓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并由螺母旋入螺栓而将光伏组件边框锁紧在檩条上。
[002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将螺栓穿入安装孔和连接孔中,再将螺母套在螺栓上,操作扳手使螺母卡紧在檩条上,即完成安装。
[0030]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檩条2采用C型钢,檩条2的其中一侧面为檩条的连接面22,连接孔21沿着檩条2连接面22的长度方向分布。如图7所示,檩条2采用U型钢,檩条2的底面为檩条2的连接面22,连接孔21沿着檩条2连接面22的长度方向分布。
[00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实用新型檩条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可根据檩条的具体结构选择其连接面并开设连接孔;固定件除了采用螺栓和螺母之外,也可采用其它形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挑耳、固定件和开设在檩条上的连接孔,所述挑耳是具有安装孔的片状件,所述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所述连接孔位于檩条的连接面上,所述挑耳贴附在檩条的连接面上且安装孔与连接孔相对应,并由固定件穿过该两孔固定从而将光伏组件边框固定在檩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耳与光伏组件边框一体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为矩形,所述挑耳分设于光伏组件边框的两侧面上,即该侧面作为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面,位于每个侧面上的挑耳至少为2个,所述挑耳沿着该侧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采用C型钢,所述檩条的其中一侧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采用Z型钢,所述檩条的其中一侧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采用U型钢,所述檩条的底面作为所述檩条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孔沿着檩条连接面的长度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是沿着光伏组件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连接孔是沿着檩条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采用不锈钢螺母和不锈钢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并由螺母套于螺栓上旋入而将光伏组件边框锁紧在檩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挑耳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挑耳、固定件和开设在檩条上的连接孔,挑耳是具有安装孔的片状件,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连接孔位于檩条的连接面上,挑耳贴附在檩条的连接面上且安装孔与连接孔相对应,由固定件穿过该两孔固定从而将光伏组件边框固定在檩条上。本实用新型可使光伏组件边框和檩条连接稳固,阻止光伏组件边框的下滑,节省了压块的用量,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不会凸出于光伏组件边框,使得整个光伏发电站外观更为美观,光伏组件厚度变化也不会影响螺栓安装,安装灵活性强;挑耳位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面的底部,连接挑耳和檩条的固定件长度可大大缩短,降低成本。
【IPC分类】H02S20-23
【公开号】CN204304883
【申请号】CN201420708969
【发明人】吴月强, 杨小亮, 姜奕军, 何永芬
【申请人】晶澳(扬州)太阳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