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锁头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391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锁头扎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锁头扎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各行业中,各式扎带都在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汽车行业,一辆车的整个工装过程会用到几百根扎带。由于其使用位置、使用环境、使用直径的不同,扎带的型号尺寸也大小不一。目前行业内用的扎带为单头结构,用于捆绑较粗线径(且线径分支较多)时,扎带会出现脱出现象,扎带功能失效,线束没有定位,在车里乱窜,导致危险发生。
[0003]为了方便工装现场的规范统一,整车厂多会选用同一型号尺寸的扎带进行使用。扎带的保持力主要取决于材料机能、锁舌尺寸,因此,大尺寸的扎带以其突出的保持力被广泛使用,但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市场上的优良扎带主要材料为增韧PA66,其价格普遍较高,所以严重增加扎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设计合理、稳定牢靠的双锁头扎带。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双锁头扎带,括齿带、齿带锁,在齿带的任一端部制有齿带锁,在齿带上设置有锯齿,在每个齿带锁上设置有两个锁孔,每个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上设置有锁舌,在每个锁舌上均设置有与齿带上锯齿配合的齿排,两个锁舌分别针对大线径和小线径而设计,在每个锁舌基部与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之间留有一可使锁舌实现横向摆转的弧形槽。
[0007]而且,所述齿带锁与齿带为一体注塑而成。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扎带占用空间小,且能提供2倍的脱出力,故可以减少扎带使用数量,可以不必过多的考虑预留扎带的空间,使车身结构排布空间增大。且一次成型双头结构,成本低,使用效果事半功倍。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扎带在齿带受到脱出力时,锁舌发生翻转,对与锁舌交错的齿带位置造成挤压,这种挤压力的力值远大于齿带根部的拉断力,由于结构上的改变,使产品的受力方式发生改变,产品对材料的弯曲强度要求下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
[0013]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种双锁头扎带,括齿带5、齿带锁1,在齿带的任一端部制有齿带锁,齿带锁与齿带为一体注塑而成,在齿带上设置有锯齿4,在每个齿带锁上设置有两个锁孔2和3,每个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上设置有锁舌6和7,在每个锁舌上均设置有与齿带上锯齿配合的齿排,两个锁舌的齿排有所不同,分别针对大线径和小线径而设计,产品由小线径固定结构、大线径固定结构和齿带构成,一种产品实现了两种产品的脱出力效果。且可以保证在插入手感较好的情况下,实现脱出力大。若使用在较细的线径上,由于对脱出力要求不高,还可以同时捆绑2种线束,在每个锁舌基部与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之间留有一可使锁舌实现横向摆转的弧形槽8和9,当齿带受到脱出力时,首先锁舌发生翻转,对扎带头部两侧壁进行拉伸,对齿带造成挤压。这种挤压力的力值远大于齿带根部的拉断力,因此,增强了齿带的保持力。
[0016]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双锁头扎带,括齿带、齿带锁,在齿带的任一端部制有齿带锁,在齿带上设置有锯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齿带锁上设置有两个锁孔,每个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上设置有锁舌,在每个锁舌上均设置有与齿带上锯齿配合的齿排,两个锁舌分别针对大线径和小线径而设计,在每个锁舌基部与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之间留有一可使锁舌实现横向摆转的弧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头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带锁与齿带为一体注塑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锁头扎带,括齿带、齿带锁,在齿带的任一端部制有齿带锁,在齿带上设置有锯齿,在每个齿带锁上设置有两个锁孔,每个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上设置有锁舌,在每个锁舌上均设置有与齿带上锯齿配合的齿排,两个锁舌的齿排有所不同,分别针对大线径和小线径而设计,在每个锁舌基部与锁孔内的齿带锁内壁之间留有一可使锁舌实现横向摆转的弧形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扎带占用空间小,且能提供2倍的脱出力,故可以减少扎带使用数量,可以不必过多的考虑预留扎带的空间,使车身结构排布空间增大。且一次成型双头结构,成本低,使用效果事半功倍。
【IPC分类】B65D63-10
【公开号】CN204341662
【申请号】CN201420734995
【发明人】顾书瑞, 唐杰, 王占永, 张立业, 邢学超
【申请人】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