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69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0002]接线端子也称为连接器,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主要是用来连接电子零件与电子零件之间的金属导线(俗称电线),或者连接电子零件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线。在对两根导线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接线端子将两根导线连接起来,使两根导线可以随时的连接、断开,避免将导线焊接或缠绕在一起,方便快捷。
[0003]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设置为用于接线的接线端,另一端设置为用于插针插接的接插端,在接线端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导线皮线翼片和用于夹持导线芯线的芯线翼片,通过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的夹持作用来夹持住导线,使导线与接线端子稳定连接,保证电流的稳定性。但是这种夹线方式,夹持不够紧密,且芯线是金属材质,表面比较光滑,在对接线端子的拔插过程中,容易使导线上的芯线从芯线翼片上滑落出来,导致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确保导线的芯线与芯线翼片稳定压接,确保接线端子良好的导电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为供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另一端为供插针插接的插接端,接线端设置有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芯线翼片向内侧凹陷形成有压线棱,底板上设置有夹线棱,压线棱与夹线棱位置错开设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芯线翼片上设置压线棱,底板上设置夹线棱,且位置错开设置,在将芯线翼片向底板一侧下压,通过芯线翼片和底板夹持导线的芯线时,能使芯线在错开的夹线棱和压线棱作用下,沿着夹线棱和压线棱的凸起弯曲形变,形成弯曲的形状,在接线端子拔插的过程中,芯线能始终稳定的夹持在底板和芯线翼片之间,保证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稳定连接,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芯线翼片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弯折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线翼片上设置有压线棱,底板相对芯线翼片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线棱,在下压芯线翼片是,压线棱会对芯线翼片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使芯线翼片难以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弯折部的设置,使芯线翼片下压,来夹持导线的芯线时,弯折部能容易的发生形变,同时能保持压线棱和夹线棱的结构稳定性,使压线棱和夹线棱对芯线的夹持稳定,并且能加强底板与芯线翼片的结构强度,使整体的夹持更稳定。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线棱凸起的位置与夹线棱上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使压线棱与夹线棱将芯线压成波浪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芯线翼片下压后,芯线翼片上的压线棱位置与底板上夹线棱之间形成的凹槽位置相对应,使夹持在芯线翼片和底板之间的芯线呈波浪形的夹持住,在拔插过程中,受到拉力作用能通过波浪形的夹持力,使芯线稳定的夹持在芯线翼片和底板之间,不会发生滑落的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线棱和夹线棱截面均呈圆弧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的截面,在压线棱和夹线棱夹持时,能通过圆弧装的凸起,使芯线在受到夹持作用是,不会因局部夹持过紧,导致芯线断开的现象,使整体的夹持作用更平稳,在夹持稳定的同时,保证芯线结构的完整性。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皮线翼片、芯线翼片与底板一体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设置能使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在通过弯曲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来分别夹持导线的皮线和芯线时,能使夹持更稳定,且在夹持时结构强度高,不会发生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断开的现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芯线翼片上设置压线棱,底板相对芯线翼片的位置上设置夹线棱,在将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导线上的芯线通过夹线棱与压线棱的夹持,形成弯曲的波浪形,在保持导线机构不损坏的情况下,提高对导线芯线的夹持作用,使芯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正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视图;
[0019]图4为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左视图;
[0020]图5为芯线夹持时的剖面视图。
[0021]附图标记:1、底板;2、皮线翼片;3、芯线翼片;4、夹线棱;5、压线棱;6、弯折部;7、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包括底板1,底板I的一端为供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另一端为供插针插接的插接端,接线端设置有皮线翼片2和芯线翼片3,需要将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先将导线的一部分皮线剪开,使导线的芯线7露出来,然后在将导线放置在底板I的接线端上,且使导线的皮线位于皮线翼片2上,芯线7位于芯线翼片3上,然后将皮线翼片2和芯线翼片3向底板I下压,使皮线翼片2、芯线翼片3与底板I能分别对皮线与芯线7起到夹持作用,通过对皮线和芯线7的夹持,使导线稳定的连接在接线端子上。为了使夹持更加稳定,在芯线翼片3上设置压线棱5,底板I上设置夹线棱4,且位置错开设置,在将芯线翼片3向底板I 一侧下压,通过芯线翼片3和底板I夹持导线的芯线7时,能使芯线7在错开的夹线棱4和压线棱5作用下,沿着夹线棱4和压线棱5的凸起弯曲形变,形成弯曲的形状,在接线端子拔插的过程中,芯线7能始终稳定的夹持在底板I和芯线翼片3之间,保证接线端子与导线之间的稳定连接,保证电流的稳定性。
[0024]优选的,压线棱5和夹线棱4截面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的截面,在压线棱5和夹线棱4夹持时,能通过圆弧装的凸起,使芯线7在受到夹持作用是,不会因局部夹持过紧,导致芯线7断开的现象,使整体的夹持作用更平稳,在夹持稳定的同时,保证芯线7结构的完整性。
[0025]如图5所示,为接线端子在夹持芯线7时的剖面视图。芯线翼片3上的压线棱5凸起的位置与夹线棱4上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使压线棱5与夹线棱4将芯线7压成波浪形,优选的,压线棱5设置有一个,且位于芯线翼片3的中部位置,夹线棱4设置有两个,位于底板I上,且两个夹线棱4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压线棱5的凸起位置相对应。将芯线翼片3下压后,芯线翼片3上的压线棱5位置与底板I上夹线棱4之间形成的凹槽位置相对应,使夹持在芯线翼片3和底板I之间的芯线7呈波浪形的夹持住,在拔插过程中,受到拉力作用能通过波浪形的夹持力,使芯线7稳定的夹持在芯线翼片3和底板I之间,不会发生滑落的现象。
[0026]同时,芯线翼片3与底板I之间设置有弯折部6。由于芯线翼片3上设置有压线棱5,底板I相对芯线翼片3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线棱4,在下压芯线翼片3是,压线棱5会对芯线翼片3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使芯线翼片3难以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弯折部6的设置,使芯线翼片3下压,来夹持导线的芯线7时,弯折部6能容易的发生形变,同时能保持压线棱5和夹线棱4的结构稳定性,使压线棱5和夹线棱4对芯线7的夹持稳定,并且能加强底板I与芯线翼片3的结构强度,使整体的夹持更稳定。
[0027]进一步的,为了使接线端子的结构强度更高,皮线翼片2、芯线翼片3与底板I 一体设置。一体设置能使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在通过弯曲皮线翼片2和芯线翼片3来分别夹持导线的皮线和芯线7时,能使夹持更稳定,且在夹持时结构强度高,不会发生皮线翼片2和芯线翼片3断开的现象。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为供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另一端为供插针插接的插接端,所述接线端设置有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翼片向内侧凹陷形成有压线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夹线棱,所述压线棱与所述夹线棱位置错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翼片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棱凸起的位置与夹线棱上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使压线棱与夹线棱将芯线压成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棱和所述夹线棱截面均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线翼片、芯线翼片与所述底板一体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稳定的接线端子,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为供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另一端为供插针插接的插接端,接线端设置有皮线翼片和芯线翼片,芯线翼片向内侧凹陷形成有压线棱,底板上设置有夹线棱,压线棱与夹线棱位置错开设置。通过在芯线翼片上设置压线棱,底板相对芯线翼片的位置上设置夹线棱,在将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导线上的芯线通过夹线棱与压线棱的夹持,形成弯曲的波浪形,在保持导线机构不损坏的情况下,提高对导线芯线的夹持作用,使芯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IPC分类】H01R13-02, H01R13-46, H01R4-28
【公开号】CN204348975
【申请号】CN201520092391
【发明人】高振华
【申请人】杭州神弓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