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847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大器电路技术,尤其涉及到能够降低关闭时电流的放大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放大器电路中,当需要关闭放大器输出时,通过控制输出管是否开启来达到目的,这时需要有控制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就影响整个放大器的功耗,通过减小关断电流就能降低放大器的功耗。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关断放大器输出时通过降低关断管子的电流达到降低功耗的放大器装置。
[0004]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 NPN管、第一NMOS管、第二 NPN管、第三NPN管、第四NPN管、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0005]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
[0006]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集电极;
[0007]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MOS管的漏极,集电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集电极;
[0008]所述第一 NMOS管的栅极接整个放大器的控制端C0N1,漏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源极接地;
[0009]所述第二 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集电极,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0010]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
[0011]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
[0012]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另一端接输入端IN。
[0013]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大小决定所述第一 NPN管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十倍以上时,所述第一 NPN管的工作状态进入饱和状态,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和集电极电压,使得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电流仅为发射极电流的放大倍数的倒数,也就是说仅需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得有很大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进而通过所述第二 NPN管和所述第三NPN管和所述第四NPN管组成的电流镜传到所述第四NPN管的集电极驱动所述第三电阻,可以通过设置电流镜的倍数来设置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第二 NPN管和所述第三NPN管和所述第四NPN管组成的电流镜是为了提高基极电流的匹配性。
[0014]当控制端CON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 NMOS管导通,导通电流的电流值仅为驱动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电流,这一电流为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电流的放大倍数的倒数,由于放大倍数一般都超过60,所以这一电流就很小,进而降低了放大器的功耗。同时由于采用了 NMOS管,栅极不需要电流,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一步说明。
[0017]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阻11、第二电阻12、第一 NPN管13、第一 NMOS管14、第二 NPN管15、第三NPN管16、第四NPN管17、第三电阻18和第一电容19:
[0018]所述第一电阻11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基极和所述第一NMOS管14的漏极;
[0019]所述第二电阻12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13的集电极;
[0020]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1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MOS管14的漏极,集电极接所述第二电阻12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基极和所述第三NPN管16的集电极;
[0021]所述第一 NMOS管14的栅极接整个放大器的控制端CONl,漏极接所述第一电阻1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基极,源极接地;
[0022]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基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16的集电极,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所述第三NPN管16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17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19的一端;
[0023]所述第三NPN管16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NPN管17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19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基极,发射极接地;
[0024]所述第四NPN管17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16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19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三电阻18和所述第一电容19 ;
[0025]所述第一电容19的一端接所述第二 NPN管1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16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17的基极,另一端接输入端IN。
[0026]所述第一电阻11和所述第二电阻12的电阻值大小决定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电阻11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12的电阻值十倍以上时,所述第一NPN管13的工作状态进入饱和状态,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和集电极电压,使得所述第一NPN管13的基极电流仅为发射极电流的放大倍数的倒数,也就是说仅需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得有很大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发射极,进而通过所述第二 NPN管15和所述第三NPN管16和所述第四NPN管17组成的电流镜传到所述第四NPN管17的集电极驱动所述第三电阻18,可以通过设置电流镜的倍数来设置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第二 NPN管15和所述第三NPN管16和所述第四NPN管17组成的电流镜是为了提高基极电流的匹配性。
[0027]当控制端CON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 NMOS管14导通,导通电流的电流值仅为驱动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基极电流,这一电流为所述第一 NPN管13的发射极电流的放大倍数的倒数,由于放大倍数一般都超过60,所以这一电流就很小,进而降低了放大器的功耗。同时由于采用了 NMOS管,栅极不需要电流,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主权项】
1.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NPN管、第一 NMOS管、第二 NPN管、第三NPN管、第四NPN管、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 N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MOS管的漏极,集电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 NMOS管的栅极接整个放大器的控制端C0N1,漏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 NPN管的基极,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 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集电极,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 NPN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第二 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另一端接输入端IN。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能够降低放大器关闭时电流的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NPN管、第一NMOS管、第二NPN管、第三NPN管、第四NPN管、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在关断放大器输出时通过降低关断管子的电流达到降低功耗。
【IPC分类】H03F1-02
【公开号】CN204376834
【申请号】CN201420778190
【发明人】王文建
【申请人】杭州宽福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