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油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199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油储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油储罐,主要用于油脂行业。
【背景技术】
[0002]在油脂行业,毛油主要贮存在储罐中,为了维持毛油的品质,需要对毛油罐进行降温。现实生产中,主要通过在油罐顶端这有喷水管或者将油罐设在地下。喷水时存在水资源的浪费、降温面积小的问题,将油罐设在地下存在油罐维护困难、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在毛油储存过程中还存在机械杂质过滤不够彻底、油质不好观察、油位监测难且不准、取样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油脂行业现有的储罐降温面积小、水资源的浪费、油罐维护困难、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毛油储存罐。
[0004]为了实现本使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毛油储罐,由油罐、冷却水循环系统、毛油过滤系统构成。其中油罐外形桶状,上下底面为圆锥形;冷却水循环系统由上冷却水箱、下循环水箱、水栗和上下水连接管构成,上冷却水箱嵌套在油罐侧壁上;毛油过滤系统由毛油过滤器和毛油过滤栗构成,位于油罐下底面圆锥形的顶部,并通过输油管与油罐连接。
[0006]所述的油罐,圆锥形上底面顶部设有弧形通气管和油位测量器,油位测量器的一端为浮球且位于油罐的毛油液面上,连接浮球的计量刻度线穿过弧形通气管并延伸到罐体外。
[0007]所述的油罐,顶端设有观察取样口。
[0008]所述的油罐,顶端设有进油口。
[0009]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中,上水连接管一端与水栗连通,另一端与油罐下底面联通,下水连接管一端与上冷却水箱高位连通,水栗通过联通管将下循环水箱的水栗入上冷却水箱中。
[0010]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毛油储罐,结构简单,储罐降温面积小,可有效节约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油罐维护容易;毛油储存过程中机械杂质过滤彻底、油质好观察、油位监测准确、取样等使用方便,便于油脂行业的现实生产以及日常品质监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中,I是弧形通气管,2是计量刻度线,3是上冷却水箱,4是浮球,5是油罐,6是毛油过滤栗,7是毛油过滤器,8是上水连接管,9是水栗,10是下循环水箱,11是下水连接管,12是观察取样口,13是进油口。
[0014]按照如上所述的结构,进油时,毛油通过进油口 13入油罐5,出油时,打开出油开关,毛油通过毛油过滤器6和毛油过滤栗7排出。
[0015]在出油或进油过程中,随着毛油液面高度的变化,浮在毛油液面的浮球4也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通过计量刻度2计算出线计算油罐5中的油量。
[0016]需要毛油品质检测时,打开观察取样口 13,即可通过取样杯取出毛油。
[0017]当外界温度较高时,打开循环系统中的水栗9,将冷却水持续地从下循环水箱栗入上冷却水箱3,最后冷却水从下水连接管回流到下循环水箱10中,进而达到降低油罐5的温度,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毛油储罐,其特征是:毛油储罐由油罐、冷却水循环系统、毛油过滤系统构成,其中油罐外形桶状,上下底面为圆锥形;冷却水循环系统由上冷却水箱、下循环水箱、水栗和上下水连接管构成,上冷却水箱嵌套在油罐侧壁上;毛油过滤系统由毛油过滤器和毛油过滤栗构成,位于油罐下底面圆锥形的顶部,并通过输油管与油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油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罐圆锥形上底面顶部设有弧形通气管和油位测量器,油位测量器的一端为浮球且位于油罐的毛油液面上,连接浮球的计量刻度线穿过弧形通气管并延伸到罐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油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罐顶端设有观察取样口, 所述的油罐,顶端设有进油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油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中,上水连接管一端与水栗连通,另一端与油罐下底面联通,下水连接管一端与上冷却水箱高位连通,水栗通过联通管将下循环水箱的水栗入上冷却水箱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油储罐,毛油储罐由油罐、冷却水循环系统、毛油过滤系统构成。其中油罐外形桶状,上下底面为圆锥形;冷却水循环系统由上冷却水箱、下循环水箱、水泵和上下水连接管构成,上冷却水箱嵌套在油罐侧壁上;毛油过滤系统由毛油过滤器和毛油过滤泵构成,位于油罐下底面圆锥形的顶部,并通过输油管与油罐连接。油罐的上底面顶部设有通气管、油位测量器、观察取样口和进油口。冷却水循环系统中上水连接管一端与水泵连通,另一端与油罐下底面联通,下水连接管一端与上冷却水箱高位连通,水泵通过联通管将下循环水箱的水泵入上冷却水箱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毛油储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油脂行业的现实生产以及日常品质监控。
【IPC分类】B65D88/74, B65D90/48
【公开号】CN204776907
【申请号】CN201520399822
【发明人】郑珊瑜, 陈榕, 卢玉栋
【申请人】福建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