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38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利用负离子对水活化。
【背景技术】
[0002]“水乃万物之源,万物来自于水,终归于水”,“水停一日体生毒,人闲百日必生病”、“水是百药之王,水是营养之首”,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诞生、成长、生存、进化及健康繁衍都离不开水,对生物而言,水是最重要的。
[0003]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一个人全身有60兆个细胞,因为有水的溶媒作用,才能在体内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又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就需要水分作为载体,这种水量每天最低约需500ML,如果完全不摄入水分,人体也要排泄废物,所需的水分就会从体内各部分收集。细胞内的水分会越来越少,那么细胞的增生必须依赖DNA(脱氧核糖核酸)的代谢,水是维系DNA双螺旋结构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缺水达20%时,巨大的DNA双螺旋结构即可解体,生命就此中止。
[0004]健康水的七条标准是:
[0005]1:不含对人体有害、有毒及异味的物质;
[0006]2:水的硬度(以碳酸钙计)适中(30—200mg/L);
[0007]3:人体所需矿物质含量适中(其中钙含量3 8mg/L);
[0008]4:PH呈中性及弱碱性(7.0—8.0);
[0009]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溶解氧会6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
[0010]6:水分子团小(5 — 6个水分子,半幅宽兰100HZ);
[0011]7:水功能强(即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氧化还原性强)。
[0012]显然,液态和固态的水不以单独的H2O分子,而以大约10-24个H2O分子的团状态天然存在。显而易见,单分子水可以如下瞬时存在:
[0013]作为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和反应刚完成后立即产生的中间体存在于液体中;在近似真空中存在。然而,在所有大量的非气态水中,水形成这样的水团的趋势是相当大的。现有理论说明,这些团通过大量不断形成和断裂的氢键而聚合在一起。人们认为,水团大小的变化取决于大量影响氢键键合的因素。
[0014]据报道,在此定义为平均每团仅有5-6个水分子的小团(SC)水有许多有益的特点。其中,据说小水团提供了如下益处:改善食品味道;加速药物和食物经消化道的吸收;并且由于减少肠道内诱导突变物质的产生且降低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道组织细胞的活性,从而能预防癌症。参见Tsunoda等人的美国专利5824353 (1998年10月),该专利和本文提及的所有其它出版物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0015]已将电学、磁学、化学和声学的方法用于小分子团水的制备:
[0016]电磁法:通常涉及流水通过邻近间隔的电极。在Ibbott的两个美国专利5387324(1995年2月)和6165339 (2000年12月)中陈述了一些实例。通常,通过相对移动电极或磁铁来调节场强。参见例如Bogatin等人的US 5866010 (1999年2月)。在其它实例中,场强通过变换水的路径来调节。参见例如Strachwitz的美国专利5656171(1997年8月),其描述了用弯曲的管道输送通过磁场。Lorenzen的两个美国专利6033678 (2000年3月)和5711950(1998年I月)描述了通过使水流穿过磁场来制备分子团减小的水。
[0017]化学法通常涉及电解液和极性化合物的添加。Tsunoda等人的专利说明书包含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或晶格中。参见Johnson等人的US 5997590 (1999年12月授权)。
[0018]声学法通常涉及使水经受超声波处理。参见Johnson等人的US 5997590 (1999年12月授权)。
[0019]—家日本公司目前销售一种纯化水系统,据说该系统能制备水团大小为5-6个分子的水。该系统以MicrowaterTM名称销售,它是将自来水通过电极。较靠近正极流过的水易于变为酸性。据该公司的文献报道,该酸性的水(被称为氧化的水或过氧化的水)可用作氧化剂来消毒案板和治疗小伤口。推荐的其它用途是:治疗足癣、小烧伤、昆虫咬伤、擦伤、褥疮和术后伤口。该公司的文献还报道,已将该酸性的水用于农业,以杀灭真菌和其它植物虫害。较靠近负极流过的水易于变为碱性。据说,该碱性的水(被称为还原的水)被引入体内时是有益的。据说,这种水能通过间接还原代谢物,如硫化氢、氨、组胺、吲哚、酚和甲基吲哚来抑制消化道内的过度发酵。
[0020]Deguchi等人的美国专利5624544(1997年4月)描述了这样一种系统。Deguchi等人声称,可以连续地将水流氧化至PH值降到4.5,也可以连续地将水流还原至pH值升到9.5,但是不能长期连续制备pH值为2.5-3.2或pH值为11.5-12.5的水。
[0021]以上各种制备小分子团水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小分子团水的稳定性不强,并且这些方法及其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22]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活化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002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水栗、控制开关、电源和桶体,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水栗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端连接,水栗的入口通过进水管伸入到桶体内的下部,在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输出端连接一电极,该电极设在该桶体内的下部;所述的桶体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和水栗设在该桶盖内。
[0024]所述的控制开关为手动开关或具有设定开关时间的自动开关。
[0025]所述的桶体为缩口的桶装水用水桶。
[00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以负高压对水中放射负离子,使水中正氧离子游离成氧分子,此时水成OH基之碱性水,水分子由一百多集合体生成5 - 6个一群的小分子水,结构简单,活化效果好。可以与现有桶装水的水桶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器1、水栗2、控制开关3、电源4和桶体5,电源4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3供给水栗2和负离子发生器I的电源,水栗2的入口通过进水管7伸入到桶体5内的下部,在负离子发生器I的负高压输出端连接一电极6,该电极6设在该桶体5内的下部。负离子发生器I产生负高压,该负高压通过设在桶体5内的电极6向桶体内的水放射负离子。
[0029]所述的桶体5的上端设有桶盖9,所述的离子发生器I和水栗2设在该桶盖9内,水栗2的出口 8穿出桶盖9。所述的桶体5可以为缩口的桶装水用水桶。
[0030]所述的控制开关3为手动开关或具有设定开关时间的自动开关。控制开关3同时或分别控制负离子发生器I和水栗2的开关。
[003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I和自动开关均为常规技术。
[00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3启动负离子发生器1,其产生的负高压(一般为几万伏)通过电极6向水中放射负离子,使水中正氧离子游离成氧分子,此时水成OH基之碱性水,水分子由一百多集合体生成5 — 6个一群的小分子水;需要使用水时,开启水栗2将桶体5中活化的抽出。
【主权项】
1.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水栗、控制开关、电源和桶体,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水栗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端连接,水栗的入口通过进水管伸入到桶体内的下部,在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输出端连接一电极,该电极设在该桶体内的下部;所述的桶体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和水栗设在该桶盖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为手动开关或具有设定开关时间的自动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为缩口的桶装水用水桶。
【专利摘要】一种水桶式负离子活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水泵、控制开关、电源和桶体,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水泵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端连接,水泵的入口通过进水管伸入到桶体内的下部,在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输出端连接一电极,该电极设在该桶体内的下部;所述的桶体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和水泵设在该桶盖内。所述的桶体为缩口的桶装水用水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以负高压对水中放射负离子,使水中正氧离子游离成氧分子,此时水成OH基之碱性水,水分子由一百多集合体生成5-6个一群的小分子水,结构简单,活化效果好。可以与现有桶装水的水桶配套使用。
【IPC分类】C02F1/46
【公开号】CN204778966
【申请号】CN201520475593
【发明人】何志鸿
【申请人】太和昇(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