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75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建筑幕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建筑幕墙按照结构形式和安装方法分为两大类:单元式幕墙系统和框架式幕墙系统。
[0003]单元式幕墙系统将龙骨和面材集成到单元板块上,实现板块化的加工和安装,包括隐框单元式幕墙、明框单元式幕墙、半隐框单元式幕墙等。单元板块采用工厂化生产,加工精度高,生产速度快,现场安装简便效率高,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上的应用很广。但单元式幕墙有突出的缺点,即单元板块大,成本高,安装精度要求高,对复杂多变的结构适应性不强,水密性和气密性不好,隔热断桥不合理,容易造成隔热性能差。
[0004]框架式幕墙系统主要由分散的龙骨和面材组成,主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框架式幕墙灵活简单,适应性强,但是工序复杂,安装周期长,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质量和精度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简易、安装方便的隔热组角玻璃附框。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包括玻璃附框和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玻璃附框包括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所述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的两端均设有45度倒角,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通过45度倒角组合成封闭的矩形,
[0007]所述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框和连接框,所述安装框呈矩形,在安装框内设置有隔热条,所述连接框呈U形,安装框的一端与连接框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安装框与连接框呈90度角设置,所述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分别固定在玻璃板的左、右、上、下侧边上,所述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的连接框均位于玻璃板的后侧。
[0008]可选的,所述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通过组角胶组合成封闭的矩形。
[0009]可选的,本装置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装饰盖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挂钩,所述安装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挂钩,所述第一连接挂钩和第二连接挂钩咬合连接,使所述装饰盖固定安装在玻璃附框上,所述装饰盖位于玻璃附框的前侧。
[0010]可选的,所述玻璃附框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玻璃板的左、右、上、下侧边上。
[0011]可选的,所述玻璃板为双层玻璃,所述两层玻璃之间填充有氩气,所述两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
[0012]可选的,所述装饰盖和玻璃板之间填充有泡沫棒,并且通过密封胶密封。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通过45度倒角组合成封闭的矩形的玻璃附框,玻璃附框固定在玻璃板上,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明框玻璃幕墙板块,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定距拉栓将玻璃附框与幕墙龙骨固定,因此本装置安装方便。同时由于本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将玻璃附框固定在玻璃板上,因此结构简单、生产简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0015]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安装在幕墙龙骨上的结构示意图(竖剖);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安装在幕墙龙骨上的结构示意图(横剖);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的安装框和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示意为:1_玻璃附框;11_左附框;12_右附框;13_上附框;14_下附框;16-第二连接挂钩;17_隔热条;18_安装框;19_连接框;2_装饰盖;21_第一连接挂钩;3-玻璃板;31_泡沫棒;32_密封胶;4_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包括玻璃附框I和玻璃板3。玻璃板3的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玻璃板3为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之间填充有氩气,两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内层钢化玻璃的厚度为6毫米,外层钢化玻璃的厚度为8毫米。
[0024]玻璃附框I包括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的两端均设有45度倒角,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通过45度倒角组合成封闭的矩形。本实施例中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通过组角胶组合成封闭的矩形。
[0025]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结构相同,参考图6所示,均包括安装框18和连接框19,安装框18呈矩形,在安装框18内设置有隔热条17,连接框19呈U形,安装框18的一端与连接框19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安装框18与连接框19呈90度角设置,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分别固定在玻璃板3的左、右、上、下侧边上,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的连接框19均位于玻璃板3的后侧。本实施例中玻璃附框I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玻璃板3的左、右、上、下侧边上。
[0026]本实施例隔热组角玻璃附框还包括装饰盖2,装饰盖2的形状为矩形,装饰盖2也通过45度组角形成封闭的矩形。装饰盖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挂钩21,安装框1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挂钩16,第一连接挂钩21和第二连接挂钩16咬合连接,使装饰盖2固定安装在玻璃附框I上,装饰盖2位于玻璃附框I的前侧。在装饰盖2的四个边和玻璃板3之间填充有泡沫棒31,并且通过密封胶32密封。
[002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幕墙立柱和横梁龙骨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安装隔热组角玻璃附框,隔热组角玻璃附框通过定距拉栓与幕墙龙骨固定。隔热组角玻璃附框之间的缝隙采用泡沫棒31和密封胶32进行密封,然后塞入密封胶条4,参考图4、图5所示。
[0028]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框18内设置有注胶隔热条17,断绝了通过铝型材可能形成的“冷桥”。另外,安装框18内的隔热条17,与中空玻璃空气层,板块间密封胶条4和密封胶32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隔热线,而且更靠近室外侧,保温隔热性能更好,优于在幕墙立柱和横梁上设置隔热条,位置靠后的常规做法。
[0029]由于外侧装饰盖已经集成到了隔热组角玻璃附框上,隔热组角玻璃附框之间相互独立,具有单元式幕墙模块化的建筑外观效果,这是常规的框架幕墙共用骑缝扣盖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安装一次到位,效率更高。
[0030]本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在使用时,幕墙龙骨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体现了框架式幕墙灵活简单,对结构适应性强的优势。而隔热组角玻璃附框集成隔热附框和装饰盖,采用工厂化生产,具有单元式幕墙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单元式幕墙和框架式幕墙之上的创新型设计。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附框(I)和玻璃板(3),所述玻璃板(3)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玻璃附框⑴包括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所述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的两端均设有45度倒角,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通过45度倒角组合成封闭的矩形, 所述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框(18)和连接框(19),所述安装框(18)呈矩形,在安装框(18)内设置有隔热条(17),所述连接框(19)呈U形,安装框(18)的一端与连接框(19)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安装框(18)与连接框(19)呈90度角设置,所述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分别固定在玻璃板⑶的左、右、上、下侧边上,所述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的连接框(19)均位于玻璃板(3)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附框(11)、右附框(12)、上附框(13)和下附框(14)通过组角胶组合成封闭的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盖(2),所述装饰盖(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装饰盖(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挂钩(21),所述安装框(1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挂钩(16),所述第一连接挂钩(21)和第二连接挂钩(16)咬合连接,使所述装饰盖(2)固定安装在玻璃附框(I)上,所述装饰盖(2)位于玻璃附框⑴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附框(I)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玻璃板(3)的左、右、上、下侧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3)为双层玻璃,所述两层玻璃之间填充有氩气,所述两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和玻璃板(3)之间填充有泡沫棒(31),并且通过密封胶(32)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组角玻璃附框,包括玻璃附框和玻璃板,玻璃板的形状为矩形,玻璃附框包括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通过45度倒角组合成封闭的矩形,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框和连接框,安装框呈矩形,在安装框内设置有隔热条,连接框呈U形,安装框的一端与连接框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安装框与连接框呈90度角设置,左附框、右附框、上附框和下附框分别固定在玻璃板的左、右、上、下侧边上。本装置通过玻璃附框和玻璃板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明框玻璃幕墙板块,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定距拉栓将玻璃附框与幕墙龙骨固定,本装置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生产简易。
【IPC分类】E04B2/88, E04B1/78
【公开号】CN204781478
【申请号】CN201520367514
【发明人】康大鹏
【申请人】北京力拓寰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