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980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给排水和气体管道铺设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采用水平定向钻实施非开挖大口径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等大口径PE管道时,成孔完成后,在管道回拖时一般采用大口径硬质干圆木、套上钢丝绳做回拖管道的装置,将该装置塞入管道后用大型铁钉钉牢固定,由于该方式对管道的紧固力不够,在施工中经常出现回拖装置脱离管道,无法将管道拖拉到位;而且回拖过程中圆木受水浸泡膨胀,拖管完成后不能顺利取出,以及再次拖管时安装不进去,不能长期周转使用等缺点,施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非开挖的管道铺设作业提供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牵引头、锥形体、连接体组成,所述牵引头在连接钻机一端开有牵引孔,在连接体柱面纵向设置有4等分4列、每列2?6个的连接管道螺纹孔,牵引头、锥形体、连接体依次焊接成一体。
[0005]上述方案在连接管道时,由于是在连接体上直接攻丝设置螺纹孔,为了满足回拖较大紧固力的要求,需要增加连接体的厚度以增加螺纹孔的深度,但这样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增加了牵引钻机纵向负荷,不利于施工,因此对该装置做进一步优化设计。
[0006]优化方案一是在所述锥形体在锥面横向中心线等分处开有直径为10mm?150mm的通孔,所述连接体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更改为通孔。
[0007]进一步的是锥形体锥面的通孔中心线与连接体相对应柱面连接管道通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连接体底部端面还焊接了加固的底板。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底板中心位置还焊接有连接锥形体顶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也可以是将牵引头延伸,穿过锥形体与底板焊接,或者是穿过底板后攻丝,用螺母固定。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锥形体外侧配置能覆盖锥形体上通孔a的锥形壳体,所述的牵引头在连接锥形体一端带有螺纹,并用螺母与牵引头上的螺纹部分配合将锥形壳体固定于锥形体上。
[0011]优化方案二是在所述的连接体的底部焊接有底板,在该底板上开有4等分的4个10mm?150mm直径的通孔,所述连接体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更改为通孔。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的通孔中心线与连接体相对应柱面连接管道通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
[0013]进一步的是将优化方案一中心轴和螺母技术特征应用到优化方案二中。
[0014]本发明与现有采用大口径硬质干圆木、套上钢丝绳做回拖管道的装置,将该装置塞入管道后用大型铁钉钉牢固定的技术方案相比较,具有能反复使用,使用时安装、取放方便快捷,使用过程中不变形,提供足够大的紧固力,将使作业效率大幅提高,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基本结构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采用通孔结构,连接管道时使用螺栓、螺母的结构的主视图;
[0017]图3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采用通孔结构,连接管道时使用螺栓、螺母的结构的右视图;
[0018]图4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增加底板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的主视图;
[0019]图5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增加主轴进一步提高装置传递牵引力和稳定性的主视图;
[0020]图6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增加主轴进一步提高装置传递牵引力和稳定性的左视图;
[0021]图7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一增加覆盖工艺通孔的锥形壳体的主视图;
[0022]图8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二增加底板,并在底板上增开工艺通孔,将螺纹连接改为通孔结构的主视图;
[0023]图9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二增加底板,并在底板上增开工艺通孔,将螺纹连接改为通孔结构的右视图;
[0024]图10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二增加主轴的主视图;
[0025]图11是本发明优化方案二增加主轴的右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体;2、牵引头;3、锥形体;4、螺纹孔;5、牵引孔;6、通孔;7、通孔;8、底板;9、中心轴;10、螺母;11、锥形壳体;12、螺母;13、底板;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文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
[0028]为满足基本的需求,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由牵引头2、锥形体3、连接体I组成,将牵引头2、锥形体3、连接体I依次焊接成一体,所述牵引头2在连接钻机一端开有牵引孔5,在连接体I柱面纵向设置有4等分4列、每列2?6个的连接管道螺纹孔4,这样可以直接将管道用螺栓连接到回拖管道的装置上,实现回拖管道的作业功能。
[0029]上述方案的缺点是,当回拖管道的管道直径较大时,需要的回拖的回拖力会增加,相应的紧固力也要增加,当螺纹孔4的深度不够深时,其提供的紧固力不能满足要求,如果需要增加螺纹孔的深度,则连接体I的厚度相应增加,整个装置的重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增加钻机在纵向上的负荷,对钻机牵引轴产生较大的扭矩,进一步影响到钻机的工作性能。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现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
[0030]优化方案一如附图3所示,在所述锥形体3在锥面横向中心线4等分处开有直径为10mm?150mm的通孔6,所述连接体I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4更改为通孔7,如附图2所示。这样可以从锥形体的工艺通孔6伸手进连接体内,采用螺栓和螺母将需要回拖的管道固定在装置的连接体的通孔上,实现回拖管道的作业功能;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紧固管道的作业,在焊接锥形体3和连接体I时,应使锥形体3锥面的通孔6中心线与连接体I相对应柱面连接管道通孔7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由于是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其提供紧固力在不增加连接体厚度的情况下将得到大幅提高,实现对较大管道的回拖作业。
[0031 ] 进一步的,如附图4所示,在连接体I底部端面焊接加固的底板8,这样将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减小设备使用过程造成的变形概率,提高设备的整体受力强度,同时可以相应地减小设备使用材料的厚度,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降低装置对钻机产生的扭矩,提高作业效率。
[0032]进一步的,如附图5所示,在底板8中心位置焊接连接锥形体3顶部的中心轴9,该中心轴9也可以是将牵引头2延伸,穿过锥形体3与底板8焊接,或者是穿过底板8后攻丝,用螺母10固定于底板8上,如附图6所示。这样将更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牵引能力,可以更进一步减小设备使用材料的厚度,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降低装置对钻机产生的扭矩,提高作业效率。
[0033]进一步的,如附图7所示,在锥形体3外侧配置能覆盖锥形体3上通孔6的锥形壳体11,所述的牵引头2在连接锥形体3 —端带有螺纹,并用螺母12与牵引头2上的螺纹部分配合将锥形壳体11固定于锥形体3上。这样将有效避免在回拖的过程中通道中的泥土、砂石等物体从安装工艺通孔6掉进管道内。
[0034]优化方案二如附图9所示,在连接体I的底部焊接有底板13,在该底板13上开有4等分的4个10mm?150mm直径的通孔14,所述连接体I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4更改为通孔7,如附图8所示。安装时需要将连接管道剪接一段过渡段,将过渡段通过底板13上的通孔14安装到连接体I上,在将过渡段与其它管道相连接。为了更好地安装,在焊接底板13和连接体I时,应将底板13的通孔14中心线与连接体I相对应柱面连接管道通孔7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可以在保证装置稳定性的同时,不需要增加锥形壳体,固定螺母12等零件,减少在牵引头上攻丝等工序。
[0035]进一步的,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还可以将优化方案一的中心轴9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应用到优化方案二中,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牵引能力,可以更进一步减小设备使用材料的厚度,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降低装置对钻机产生的扭矩,提高作业效率。
【主权项】
1.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牵引头(2)、锥形体(3)、连接体(I)组成,所述牵引头(2)在连接钻机一端开有牵引孔(5),在连接体(I)柱面纵向设置有4等分4列、每列2?6个的连接管道螺纹孔⑷,牵引头⑵、锥形体⑶、连接体⑴依次焊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3)在锥面横向中心线4等分处开有直径为10mm?150mm的通孔(6),所述连接体(I)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4)更改为通孔(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3)锥面的通孔(6)中心线与连接体(I)相对应柱面连接管道通孔(7)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体(I)底部端面焊接了加固的底板(8)。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板(8)中心位置焊接有连接锥形体(3)顶部的中心轴(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9)也可以是将牵引头⑵延伸,穿过锥形体⑶与底板⑶焊接,或者是穿过底板⑶后攻丝,用螺母(10)固定于底板⑶上。7.如权利要求2、3、4、5、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壳体(11),螺母(12),牵引头(2)在连接锥形体(3) —端带有螺纹,所述的锥形壳体(11)能覆盖锥形体(3)上通孔¢),并用螺母(12)与牵引头(2)上的螺纹部分配合将锥形壳体(11)固定于锥形体(3)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I)的底部焊接有底板(13),在该底板(13)上开有4等分的4个10mm?150mm直径的通孔(14),所述连接体(I)柱面连接管道螺纹孔(4)更改为通孔(7)。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的通孔(14)中心线与连接体(I)相对应连柱面连接管道通孔(7)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采用中心轴(9)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给排水和燃气管道铺设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拖管道的装置,其是由牵引头、锥形体、连接体依次焊接成一体,所述牵引头在连接钻机一端开有连接孔,在连接体柱面径向设置有连接管道螺纹孔,同时提供了优化的技术方案;本装置主要适用于非开挖的给排水和燃气管道地下铺设作业,能反复使用,使用时安装、取放方便快捷,使用过程中不变形,不发生装置与管道脱离现象,使用本装置将较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IPC分类】F16L1/06, F16L1/028
【公开号】CN204785048
【申请号】CN201520102504
【发明人】李毅, 丁凤保, 陈国清, 李文亮, 马川, 程运亨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