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120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甲硫醇钠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
【背景技术】
[0002]甲硫醇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化合物,可用于生产多种农药如灭多威、涕灭威等以及饲料添加剂蛋氨酸等产品。它的生产工艺多采用硫氢化钠和硫酸二甲酯(或氯甲烷)反应,生成甲硫醇气体,然后用液碱吸收成20%甲硫醇钠溶液,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硫的气体,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近年来,国内不少甲硫醇钠生产企业由于不注意以上污染物的治理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案,导致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最终停产或转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产品的市场供应。因此治理甲硫醇钠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是保证该产品能否正常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甲硫醇钠生产产生的废气不易处理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炉体主要由预混燃烧室、蓄热室和配风降温室组成,预混燃烧室与甲硫醇钠废气管相连,预混燃烧室设置若干引风口,蓄热室内设置由耐火砖形成的蓄热体,蓄热室前后两端分别与预混燃烧室和配风降温室相连,蓄热室与两个强制送风口相通,配风降温室出口设置烟道。
[0006]上述蓄热室的强制送风口处设置测温管,配风降温室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测温管。
[0007]上述蓄热室采用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采用西门子格子体错流排列。
[0008]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预混燃烧室内甲硫醇钠废气通过专用预混燃烧器自动配风燃烧并产生大量反应热,热量在蓄热室内积聚、温度升高可达1000°C左右。可燃废气充分燃烧转化为易于处理的二氧化硫气体。高温烟气进入配风降温室,由此配入冷风调节烟气温度至工艺要求,然后由烟道排出。在燃烧过程中,通过蓄热室设置的测温管、配风降温室进口设置测温管以及出口设置的测温管,可对燃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0009]本实用新型为甲硫醇钠废气处理利用提供了一个燃烧器,实现了燃烧值高的工艺废气的充分燃烧,不仅能够达到甲硫醇钠生产废气环保处理的目的,而且能够回收得到大量高温热源气体用于甲硫醇钠其他设备的用热需求,降低了甲硫醇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I预混燃烧室、2蓄热室、3配风降温室、4甲硫醇钠废气管、5引风口、6强制送风口、7烟道、8测温管、9测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所示,一种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炉体主要由预混燃烧室1、蓄热室2和配风降温室3组成,预混燃烧室I与甲硫醇钠废气管4相连,预混燃烧室I设置若干引风口5,蓄热室2内设置由耐火砖形成的蓄热体,蓄热室2采用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采用西门子格子体错流排列,蓄热室2前后两端分别与预混燃烧室I和配风降温室3相连,蓄热室2与两个强制送风口 6相通,配风降温室3出口设置烟道7,蓄热室2的强制送风口 6处设置测温管8,配风降温室3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测温管9。
[001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甲硫醇钠工艺废气在预混燃烧室中与新鲜空气混合燃烧,燃烧烟气进入蓄热室中,燃烧热量积聚在蓄热体中,在蓄热室空气带动下,高温烟气进入配风降温室,然后由烟道排出,在燃烧过程中,通过蓄热室设置的测温管、配风降温室进口设置测温管以及出口设置的测温管,可对燃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主权项】
1.一种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其特征是炉体主要由预混燃烧室、蓄热室和配风降温室组成,预混燃烧室与甲硫醇钠废气管相连,预混燃烧室设置若干引风口,蓄热室内设置由耐火砖形成的蓄热体,蓄热室前后两端分别与预混燃烧室和配风降温室相连,蓄热室与两个强制送风口相通,配风降温室出口设置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其特征是蓄热室的强制送风口处设置测温管,配风降温室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测温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其特征是蓄热室采用高铝耐火砖,高铝耐火砖采用西门子格子体错流排列。
【专利摘要】甲硫醇钠废气处理燃烧炉,炉体主要由预混燃烧室、蓄热室和配风降温室组成,预混燃烧室与甲硫醇钠废气管相连,预混燃烧室设置若干引风口,蓄热室内设置由耐火砖形成的蓄热体,蓄热室前后两端分别与预混燃烧室和配风降温室相连,蓄热室与两个强制送风口相通,配风降温室出口设置烟道。本实用新型为甲硫醇钠废气处理利用提供了一个燃烧器,实现了燃烧值高的工艺废气的充分燃烧,不仅能够达到甲硫醇钠生产废气环保处理的目的,而且能够回收得到大量高温热源气体用于甲硫醇钠其他设备的用热需求,降低了甲硫醇钠生产成本。
【IPC分类】F23G7/06, F23D14/66, F23D14/02
【公开号】CN204786456
【申请号】CN201520500995
【发明人】白国强, 杨金雁
【申请人】陵县鲁鑫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