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257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使冷却水可以继续的循环使用,从经济效益上来说,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浪费。冷却塔的冷却方法,是热水喷撒至散热材表面与通过的动空气相接触。此时,热水与冷空气之间即产生热交换作用,同时部份的热水被蒸发,蒸发水汽中的蒸发潜热被排放至空气中,最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槽内,利用栗浦将其传送至热交器中,再吸收热量。目前,现有的冷水塔是通过顶部的电机作为动力系统,带动风叶进行抽风冷却。耗电量极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塔工作耗电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动力系统,冷水塔的进水管与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到布水管,所述螺旋桨轴心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近冷水塔顶部设置有风叶。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塔系统,采用螺旋桨动力系统,以自身冷却循环栗水流动力带动螺旋桨转达,用螺旋桨动力带动风叶转动抽风,将热量排出。极大的降低了耗电量,降低成本,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系统示意图。
[0008]图中:1.螺旋桨动力系统,2.传动轴,3.风叶,4.进水管,5.出水管,6.布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系统包括螺旋桨动力系统1,冷水塔的进水管4与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I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I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连接到布水管6,所述螺旋桨轴心设置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近冷水塔顶部设置有风叶3。
[0011]热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冷却塔,以自身冷却循环栗产生的水流动力带动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螺旋桨转动,螺旋桨转动并通过传动轴带动风叶转动,进而将热量排出冷却塔。
[0012]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系统克服了传统冷却塔系统以电机动力系统进行抽风冷却,极大的降低了耗电量,减少了成本,节省了能耗。
[0013]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动力系统,冷水塔的进水管与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到布水管,所述螺旋桨轴心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近冷水塔顶部设置有风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系统,包括螺旋桨动力系统,冷水塔的进水管与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螺旋桨动力系统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到布水管,所述螺旋桨轴心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近冷水塔顶部设置有风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塔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塔工作耗电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IPC分类】F28C1/00
【公开号】CN204787911
【申请号】CN201520413806
【发明人】吴敬忠
【申请人】湖北亮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