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2369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装置涉及一种道路工程材料性能研究装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里程与日剧增,我国偏僻地区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近几年,公路逐渐向山区、丘陵、湖泊区域延伸,工程难度逐渐增加,大跨度桥梁慢慢出现。桥梁作为公路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耐久性及桥面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桥面铺装体系,不仅能提供行驶性能良好而耐久的桥面,而且能作为桥面的有效防护体系,防止水分的渗入,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随着桥面铺装的相关技术项目逐渐开展,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和钢桥面铺装技术与铺装材料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学者对桥面铺装的认识逐渐清晰,桥面铺装还存在着剥落、车辙等于普通路面同样的技术问题。
[0003]许多学者在现有桥面铺装研究研究成果和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认为不管是钢桥面还是水泥混凝土结构桥面,其桥面铺装的受力、结构形变特性都不同于普通道路的情况。在逐步完善桥面铺装材料和结构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桥面铺装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沥青混合料铺装材料的动态变形特性进行研究,而现有桥面铺装材料的变形研究装置都是借助普通道路材料的研究手段进行的,而针对桥面铺装材料的动态研究的相关设备及装置都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0004]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桥面铺装材料的动态变形性能的研究设备进行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桥面铺装材料研究采用普通路面材料研究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模拟桥面铺装材料在荷载动态作用下受力和变形规律的装置,弥补了桥面承重层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并可以精确的测试桥面铺装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可有效的评价桥面铺装材料的抗车辙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器、协调应变传感器、矩形装置外壳以及分别铺设在矩形装置外壳底层以及中间层的下层底板以及中间底板;待测试件铺设在中间底板上;所述应变传感器埋设在待测试件内部并与矩形装置外壳相连;所述协调应变传感器置于中间底板与下层底板之间并分别与中间底板和下层底板相接触。
[000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间底板与协调应变传感器之间的形变连接块。
[0009]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应变传感器设置在待测试件的中心部位。
[0010]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应变传感器与作用于待测试件的荷载作用方向垂直。
[001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应变传感器是一组或多组;所述应变传感器是多组时,多组应变传感器并行设置在待测试件的中心部位。
[0012]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协调应变传感器与应变传感器的数量向对应,且与应变传感器的竖直方向上对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的装置,包括矩形装置外壳、应变传感器、形变连接块以及协调应变传感器;待测试件成型于矩形装置外壳上侧内部,应变传感器埋设于待测试件内部,并固定于矩形装置外壳的上侧中部;协调应变传感器通过形变连接块与矩形装置外壳中间底层连接,并固定在矩形装置外壳的下侧底部。当荷载以一定速度作用于桥面铺装试件时,沥青混合料沿应变传感器方向被挤压,同时通过矩形装置外壳的底层板发生一定的形变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桥面承载结构的变形,通过应变传感器与协调应变传感器形变量的差值评价桥面铺装在荷载作用下的材料动态应变性能,更加真实的模拟了桥面铺装材料的受力与结构变形特性,对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8]1-应变传感器;2_协调应变传感器;3_形变连接块;4_矩形装置外壳;5_中间底板;6-下层底板;7-待测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0]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该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器1、协调应变传感器2、矩形装置外壳4以及分别铺设在矩形装置外壳4底层以及中间层的下层底板6以及中间底板5 ;待测试件7铺设在中间底板5上;应变传感器I埋设在待测试件7内部并与矩形装置外壳4相连;协调应变传感器2置于中间底板5与下层底板6之间并分别与中间底板5和下层底板6相接触。应变传感器I以及协调应变传感器2均可以采用市售的各种应变传感器。
[0021]应变协调传感器布置在矩形模具外壳中间底板5下面,以竖向的方式测试中间底板5的应变,旨在消除中间底板5应变对材料应变测试结果的影响,这样更加接近的桥面变形对材料性能影响。
[0022]为了使协调应变传感器2的测试效果更为精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间底板5与协调应变传感器2之间的形变连接块3。
[0023]应变传感器I设置在待测试件7的中心部位且与作用于待测试件7的荷载作用方向垂直。
[0024]应变传感器I是一组或多组;应变传感器I是多组时,多组应变传感器I并行设置在待测试件7的中心部位。
[0025]协调应变传感器2与应变传感器I的数量向对应,且与应变传感器I的竖直方向上对齐。
[0026]待测试件7成型于矩形装置外壳4上侧内部,应变传感器I埋设于待测试件内部,并固定于矩形装置外壳4的上侧中部;协调应变传感器2通过形变连接块3与矩形装置外壳4的中间底层,并固定在矩形装置外壳4的下侧底部。
[0027]其中,矩形装置外壳4的尺寸根据桥面铺装的宽度与厚度比例进行调整;应变传感器I的埋设深度根据待测试件的厚度确定,设置在试件厚度中间位置;应变传感器I和协调应变传感器2应在竖向保持对齐;协调应变传感器2通过形变连接块3与矩形装置外壳4紧密连接,保持形变的协调性;协调应变传感器I的布设方向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
[0028]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荷载作用下,桥面集中发生弯曲形变,其中桥面中间处的形变最大。而连接块就安置在应变协调传感器和中间底板5的中间位置,相当于桥面变形压连接块,连接块压应变协调传感器,而装置整体是放置在稳定台上的,因此下层底板6是没有变形的,最后通过应变协调传感器反应桥面的变形。当荷载以一定速度作用于桥面铺装试件时,沥青混合料沿应变传感器方向被挤压,同时通过矩形装置外壳的中间底板5发生一定的形变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桥面承载结构的变形,沥青混合料的横向变形和竖向变形具有直接相关性,其竖向变形可通过横向变形得到,因此,采用沥青混合料的应变传感器与协调应变传感器形变量的差值评价桥面铺装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变形水平。
[0029]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器(I)、协调应变传感器(2)、矩形装置外壳(4)以及分别铺设在矩形装置外壳(4)底层以及中间层的下层底板(6)以及中间底板(5);待测试件(7)铺设在中间底板(5)上;所述应变传感器(I)埋设在待测试件(7)内部并与矩形装置外壳(4)相连;所述协调应变传感器(2)置于中间底板(5)与下层底板(6)之间并分别与中间底板(5)和下层底板(6)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中间底板(5)与协调应变传感器(2)之间的形变连接块(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I)设置在待测试件(7)的中心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I)与作用于待测试件(7)的荷载作用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I)是一组或多组;所述应变传感器(I)是多组时,多组应变传感器(I)并行设置在待测试件(7)的中心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应变传感器(2)与应变传感器(I)的数量向对应,且与应变传感器(I)的竖直方向上对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面铺装材料动态应变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器、协调应变传感器、矩形装置外壳以及分别铺设在矩形装置外壳底层以及中间层的下层底板以及中间底板;待测试件铺设在中间底板上;应变传感器埋设在待测试件内部并与矩形装置外壳相连;协调应变传感器置于中间底板与下层底板之间并分别与中间底板和下层底板相接触。针对现有桥面铺装材料研究采用普通路面材料研究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模拟桥面铺装材料在荷载动态作用下受力和变形规律的装置,弥补了桥面承重层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并可以精确的测试桥面铺装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可有效的评价桥面铺装材料的抗车辙性能。
【IPC分类】G01N3/00
【公开号】CN204789108
【申请号】CN201520386322
【发明人】刘志胜, 张翛, 张艳聪, 刘建伟, 朱晓斌
【申请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