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466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光通信系统是用于经由光纤发送接收光信号的系统,光接收器是构成通信系统的设备之一。在光接收器中,一般,将经由光纤入射的信号光经由透镜等聚光到光电变换部,并通过光电变换为电信号。在针对通过对入射光进行变换而得到的电信号实施了放大等处理之后,从光接收器输出。
[0003]现有技术的光接收器以单模光纤为主,因为单模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传播,耦合效率较高,但是耦合输出的激光模式大大变差,这样也就大大限制了通信系统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能够很好地适用于通信系统中。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包括多模光纤、透镜和To-Can串联耦合,其特征在于=TO-Can为同轴封装的APD光接收组件,且进一步包括第二透镜和APD芯片,其中第二透镜设置在To-Can的上表面。
[0006]其中,优选实施方式为:透镜将多模光纤的出光光斑进行压缩后输出至To-Can的第二透镜上,通过To-Can30的第二透镜聚焦到APD芯片,完成光的接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在保证耦合效率的同时改善了耦合输出的激光模式,扩展了通信系统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0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光纤接收器的光路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1]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光纤接收器的光路结构示意。该多模光纤接收器包括多模光纤10、透镜20和To-Can30依次串联耦合。所述To_Can30为同轴封装的APD光接收组件,且进一步包括第二透镜302和APD芯片303,其中第二透镜302设置在To_Can30的上表面。
[0012]其中,透镜20将多模光纤10的出光光斑进行压缩后输出至To_Can30的第二透镜302上,通过To-Can30的第二透镜302聚焦到APD芯片303,完成光的接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在保证耦合效率的同时改善了耦合输出的激光模式,扩展了通信系统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00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包括多模光纤、透镜和T0-Can串联耦合,其特征在于:TO-Can为同轴封装的APD光接收组件,且进一步包括第二透镜和APD芯片,其中第二透镜设置在To-Can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透镜将多模光纤的出光光斑进行压缩后输出至To-Can的第二透镜上,通过To-Can30的第二透镜聚焦到APD芯片,完成光的接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光纤接收器的结构,包括多模光纤、透镜和To-Can串联耦合,其特征在于:TO-Can为同轴封装的APD光接收组件,且进一步包括第二透镜和APD芯片,其中第二透镜设置在To-Can的上表面,在保证耦合效率的同时改善了耦合输出的激光模式,扩展了通信系统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IPC分类】G02B6/42
【公开号】CN204790083
【申请号】CN201520393530
【发明人】雷奖清
【申请人】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