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438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内测电压功能网关的环境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接入网关,然而目前的接入网关,在有限的体积大小内,达到满配置的状态时,可接入的传感器数量有限,无法达到大数量多种传感器的接入,因此在使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而且目前的接入网关均不具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一接入网关及一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传感器连接所述接入网关;
[0006]所述接入网关包括一壳体、一基础插接板、一电源、一内嵌式电压传感器,所述基础插接板、电源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嵌式电压传感器同时连接电源及基础插接板的外部接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采集扩展板,所述采集扩展板,所述采集扩展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插接板上侧;
[0008]所述基础插接板一端部及采集扩展板的一端部均固定连接在壳体一侧面上;
[0009]所述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同时连接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扩展板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连接在壳体侧面的端部上具有多个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具有无线接口模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处理单元,所述基础插接板、采集扩展板及电压传感器同时连接在所述处理单元上,所述电源同时连接处理单元、基础插接板、采集扩展板及电压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为一处理芯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适配器,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通过适配器连接在处理单元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传输单元、一储存单元及一实时时钟,所述传输单元、储存单元及实时时钟均连接在所述处理单元。
[0016]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为有线传输单元或无线传输单元;所述储存单元为一内存卡。
[0017]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门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采集扩展板可实现增加传感器的接口实现自动适配多种接口的功能,同时通过增加内嵌式电压传感器可实现对自身电压的检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不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具有接口的一侧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一接入网关及一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10,所述环境传感器连接所述接入网关;所述接入网关包括一壳体、一基础插接板1、一电源8、一内嵌式电压传感器9,所述基础插接板1、电源9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嵌式电压传感器9同时连接电源8及基础插接板I的外部接口。
[0025]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块或两块采集扩展板2,所述采集扩展板2置于所述基础插接板I上侧,所述基础插接板1、及扩展采集板2均连接一处理单元3上,所述处理单元3可以为一处理芯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芯片可替换为具有等效功能的处理单元,所述电源8对整个接入网关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电源8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未示出);所述采集扩展板2的内部结构与基础插接板I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采集扩展板2的整体尺寸小于基础插接板I的尺寸,均为可实现接收环境监测传感器10的信号。
[0026]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10包括门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
[002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关还可能包括一适配装置4,所述适配装置4被设置连接在处理单元的一端上,所述基础插接板I及采集扩展板2通过适配装置4连接在处理单元上。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关还可能包括一传输单元5,所述传输单元5为有线传输单元或无线传输单元,所述处理芯片将基础插接板I上及采集扩展板2上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单元5传输至一终端或后台服务器上;所述当传输单元5为无线传输单元时,可实现2G/3G/4G/WIFI等多种无线方式。
[002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关还可能包括一储存单元6,所述储存单元6可能被嵌入在处理单元3上,或连接在处理单元3上,所述储存单元6为一内存卡,实现本地存储功會K。
[003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关还可能包括一实时时钟7,所述实时时钟7连接所述处理单元3,实现实时时钟的管理功能。
[003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适配多种无线网络的接入网关,可实现最多支持连接4路门磁传感器、4路水浸传感器、I路红外传感器、多路温湿度传感器、4路烟雾传感器、4路电压传感器(自带4路电池电压传感器),接线方式定义为441N44型。
[003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关还可能实现包括USBhost接口、3路以太网电口、I路以太网光口。
[0033]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传感器接口、以太网电口、以太网光口及USBhost接口均被设置在基础插接板或采集扩展板上,所述基础插接板或采集扩展板一端被连接固定在壳体一侧面,并外露于该壳体。并所述壳体于该端具有多个与接口相互一一对应的指示灯,并所述壳体具有一压线盖,所述压线盖扣合在具有外部接口的该侧面上。
【主权项】
1.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一接入网关及一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连接所述接入网关; 所述接入网关包括一壳体、一基础插接板、一电源、一内嵌式电压传感器,所述基础插接板、电源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嵌式电压传感器同时连接电源及基础插接板的外部接□ 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采集扩展板,所述采集扩展板,所述采集扩展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插接板上侧; 所述基础插接板一端部及采集扩展板的一端部均固定连接在壳体一侧面上; 所述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同时连接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扩展板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连接在壳体侧面的端部上具有多个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具有无线接口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处理单元,所述基础插接板、采集扩展板及电压传感器同时连接在所述处理单元上,所述电源同时连接处理单元、基础插接板、采集扩展板及电压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为一处理芯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适配器,所述基础插接板及采集扩展板通过适配器连接在处理单元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还包括一传输单元、一储存单元及一实时时钟,所述传输单元、储存单元及实时时钟均连接在所述处理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为有线传输单元或无线传输单元;所述储存单元为一内存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门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内测电压功能网关的环境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嵌电压监测的通用动力与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一接入网关及一多个环境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传感器连接所述接入网关,接入网关包括一壳体、一基础插接板、一电源、一内嵌式电压传感器,所述基础插接板、电源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内嵌式电压传感器同时连接电源及基础插接板的外部接口,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采集扩展板,所述采集扩展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插接板上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采集扩展板可实现增加传感器的接口实现自动适配多种接口的功能,同时通过增加内嵌式电压传感器可实现对自身电压的检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IPC分类】G01D21/02, G01R19/00, H04L12/66
【公开号】CN205175467
【申请号】CN201520987139
【发明人】王巍巍, 石玉泽, 杨海林
【申请人】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