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739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通讯、获取信息的必备工具,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但由于锂离子电池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相对手机性能的几何级数增长,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却愈发捉襟见肘,人们只能简单地增加电池容量来提升手机续航能力,或者依靠额外的移动电源来应对手机长时间无法充电的状况,而当人们长时间处于野外或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时,移动电源也将失去作用,此时人们就需要一种应急充电设备,可以将其他电源转化为手机供电电源。为此人们开发出了一些利用干电池为手机进行应急充电的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320139060.2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干电池充电的手机壳,其具有专门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仓,因此具有体积较大的缺点,不利于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包括底座、顶盖和伸缩杆结构,其中:
[0005]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电路板和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片;
[0006]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电极片;
[0007]所述伸缩杆结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连,且所述伸缩杆结构内部设有复位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插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内设有与第二电极片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伸缩杆结构内的导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结构的外壁设有内凹的弧形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顶盖上均设有电极槽,所述电极槽为两个半径不一的圆形凹槽组合成的葫芦形凹槽,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设于电极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各为四个。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收纳伸缩杆结构的收纳槽。
[001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闲置状态时,伸缩杆结构为收缩状态,底座和顶盖合拢;当需要用电池为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设备进行充电时,将顶盖向上拉离底座,使得伸缩杆结构呈展开状态,将电池置于底座的第一电极片上,顶盖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向下压紧电池,并使得第二电极片与电池接触,从而使得电池与第一电路板形成通路,进而通过第一电路板将电池的电压转化为额定电压并通过充电接口输出。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①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额外电池仓,极大地缩减了充电器体积,节约了空间,便于携带;
[0020]②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结构的复位装置,使得顶盖产生向底座靠拢的趋势,进而使得置于底座和顶盖之间的电池固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闲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及伸缩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顶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6]其中:1-底座,11-第一电路板,12-USB接口,13_第一电极片,14-插头,15_收纳槽,2-顶盖,21-第二电极片,22-第二电路板,3-伸缩杆结构,31_弹黃,32-弧形槽,33-导线,4-电极槽,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顶盖2和伸缩杆结构3,其中:
[0029]所述底座I内设有第一电路板11和与第一电路板11电连接的USB接口12,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11电连接的四个第一电极片13,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11电连接的插头14;
[0030]所述顶盖2上设有四个第二电极片21,所述顶盖2内设有与第二电极片21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2;当四节电池5通过第二电极片21连接第二电路板22、通过第一电极片13连接第一电路板11时,通过第二电路板22和第一电路板11形成串联或者并联通路并实现电压转化;
[0031]所述伸缩杆结构3两端分别与底座I和顶盖2相连,且所述伸缩杆结构3内部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31,当伸缩杆结构3为展开状态时,弹簧31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弹簧31的势能使得顶盖2具有向底座I靠拢的趋势,因而可实现将电池5夹紧;所述伸缩杆结构3的外壁设有内凹的弧形槽32,当电池5夹持在底座I和顶盖2之间时,电池5的外壁紧贴弧形槽32,可有效避免电池5产生晃动,使得电池5更加稳定地被夹持;所述伸缩杆结构3内部还设有导线33,所述第二电路板22通过导线33与第一电路板11实现电连接;
[0032]所述底座I和顶盖2上各设有四个电极槽4,所述电极槽4为两个半径不一的圆形凹槽组合成的葫芦形凹槽,所述第一电极片13和第二电极21片分设于电极槽4内;由于电池5的型号不一,其尺寸也各不一样,当电池5截面半径较大时,电池5可置于电极槽4的较大凹槽内,同理电池5截面直径较小时,可置于较小的凹槽内,使得电池5被夹持时不会产生偏斜;
[0033]所述底座I内还设有用于收纳伸缩杆结构3的收纳槽15,当闲置时,整个伸缩杆结构3都置于收纳槽15内,使得顶盖2和底座I贴合在一起,使得整体的体积更小。
[003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顶盖2拉离底座I,然后将电池5放入顶盖2和底座I之间并置于电极槽4内,然后松开顶盖2,即可自动将电池5夹紧,然后将手机等设备通过USB接口 12接入,即可实现通过电池5为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同时,通过设置插头14,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作普通的充电器,将插头14插入市电插座,即可通过第一电路11板转化为额定电压为手机等设备充电;同时,还可用于为镍氢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将镍氢充电电池夹持在底座I和顶盖2之间,然后将插头14插入市电插座,即可通过第一电路板11转化市电为额定电压为镍氢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盖和伸缩杆结构,其中: 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电路板和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片; 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电极片; 所述伸缩杆结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连,且所述伸缩杆结构内部设有复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插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设有与第二电极片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伸缩杆结构内的导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板实现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结构的外壁设有内凹的弧形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顶盖上均设有电极槽,所述电极槽为两个半径不一的圆形凹槽组合成的葫芦形凹槽,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设于电极槽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各为四个。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收纳伸缩杆结构的收纳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型充电器,包括底座、顶盖和伸缩杆结构,其中:底座内设有第一电路板和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底座上还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片;顶盖上设有第二电极片;伸缩杆结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连,且伸缩杆结构内部设有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池夹持在底座和顶盖之间并使电池的两极分别与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接触,从而与第一电路板形成通路,经过第一电路板转化后通过充电接口输出。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额外电池仓,极大地缩减了体积,便于携带;同时通过伸缩杆结构的复位装置,使得电池固定更加稳定。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178562
【申请号】CN201520897485
【发明人】石雄
【申请人】石雄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