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160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网,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折叠式捞网的捞网框都比较难以折叠,因此也就比较占用位置,也不好收纳。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包含收缩机构、捞网框、手柄和连接于捞网框上的网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含2?3节的收缩杆,所述捞网框包含设于收缩杆顶部的两根支撑杆和连接两根支撑杆的连接绳;所述收缩机构位于收缩杆顶部和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收缩机构包含固定连接于收缩杆顶部的固定杆,固定杆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杆的连接点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按钮且套接有一移动环,所述固定按钮分为上固定钮和下固定钮,所述移动环上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杆的连接点上。
[0005]所述移动环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按钮的直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可以收缩、捞网框也可以折叠成直筒状,而折叠后的捞网可以很方便的放进收纳用的外套中,方便收藏。且可以减少网状袋被勾到损坏的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包含收缩机构4、捞网框2、手柄I和连接于捞网框2上的网状袋3,所述手柄I包含二到三节的收缩杆,所述捞网框2包含设于收缩杆I顶部的两根支撑杆21和连接两根支撑杆21的连接绳22;所述收缩机构4位于收缩杆顶部和两根支撑杆21之间,所述收缩机构4包含固定连接于收缩杆顶部的固定杆41,固定杆41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42,横杆42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杆21的连接点23上,所述固定杆41上设有固定按钮且套接有一移动环44,所述固定按钮分为上固定钮45和下固定钮46,所述移动环44上活动连接有推杆43,所述推杆43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杆21的连接点23上。所述移动环44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按钮的直径。
[0011]本实用新型的手柄I可以收缩、捞网框2也可以折叠成直筒状,而折叠后的捞网可以很方便的放进收纳用的外套中,方便收藏。且可以减少网状袋被勾到损坏的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实用性强。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包含收缩机构、捞网框、手柄和连接于捞网框上的网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含2?3节的收缩杆,所述捞网框包含设于收缩杆顶部的两根支撑杆和连接两根支撑杆的连接绳;所述收缩机构位于收缩杆顶部和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收缩机构包含固定连接于收缩杆顶部的固定杆,固定杆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杆的连接点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按钮且套接有一移动环,所述固定按钮分为上固定钮和下固定钮,所述移动环上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杆的连接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按钮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可折叠捞网,包含收缩机构、捞网框、手柄和连接于捞网框上的网状袋,所述手柄包含2~3节的收缩杆,所述捞网框包含设于收缩杆顶部的两根支撑杆和连接两根支撑杆的连接绳;所述收缩机构位于收缩杆顶部和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收缩机构包含固定连接于收缩杆顶部的固定杆,固定杆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杆的连接点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按钮且套接有一移动环,所述固定按钮分为上固定钮和下固定钮,所述移动环上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杆的连接点上。
【IPC分类】A01K77/00
【公开号】CN205233219
【申请号】CN201520870493
【发明人】林德辉, 林思远
【申请人】东山县盈晖网具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