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3082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制作加筋无纺布必须经过两次或多次加工才能完成的繁琐工序,先将无纺布分切成2部分,然后将这2部分分别打卷,打卷后转移到其他设备,完成在两层无纺布中间加筋的工序。并且存在纱线在无纺布中分布不均匀,一次只能做一米或两米的加筋无纺布,加筋纱线张力不稳定的问题,造成无纺布延伸率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加工成型,筋纱线张力均匀,纱线之间距离固定,可最大生产3.6米幅宽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无纺布供应辊轴上将无纺布分割成上表层无纺布和下表层无纺布的定刀以及传输上表层无纺布的上表层转向棍轴系统和传输下表层无纺布的下表层转向棍轴系统;所述上表层转向棍轴系统与下表层转向棍轴系统相对应的转向辊轴相互平行使上、下表层无纺布上下对齐;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之间设有长丝转向辊轴,该生产设备一端设有长丝线扎,长丝穿过长丝转向辊轴上的若干个孔,所述长丝转向辊轴与长丝线扎之间还设置有带有若干穿线孔的分丝架;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后设有将上、下表层无纺布和长丝合并的辊轴组,辊轴组后设有针刺机。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上表层一次转向辊轴、上表层二次转向辊轴和上表层三次转向辊轴;所述下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下表层一次转向$昆轴、下表层二次转向$昆轴和下表层三次转向$昆轴。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表层二次转向棍轴与无纺布供应棍轴、长丝转向辊轴夹角均为45°,无纺布供应辊轴与长丝转向辊轴夹角为90°。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丝架上相邻穿线孔的间距与所述长丝转向辊轴上相邻孔的间距相同。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丝架上相邻穿线孔的间距与所述长丝转向辊轴上相邻孔的间距均为8mm。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丝架上的每个穿线孔穿过一根长丝,所述长丝转向辊轴上的每个孔也只穿过一根长丝,长丝之间相互平行。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辊轴组前且上、下表层无纺布之间还设有刷粘合剂
目.ο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加筋纱线张力均匀稳定,纱线之间距离固定,无纺布延伸率稳定,解决传统式两次或制成无纺布的方式,只需一次在线制成,再就是解决可以一次制成最大3.6米幅宽的加筋无纺布,既减少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纱线均匀的固定在无纺布上。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无纺布;Ia-上表层无纺布;Ib-下表层无纺布;2-长丝;3-无纺布供应棍轴;3a-定刀;4-下表层一次转向棍轴;5-下表层二次转向棍轴;6-下表层三次转向棍轴;7-上表层一次转向辊轴;8-上表层二次转向辊轴;9-上表层三次转向辊轴;I O-分丝架;11-长丝转向辊轴;12-棍轴组;13-针刺机,15-长丝线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包括设置于无纺布供应辊轴3上将无纺布I分割成上表层无纺布Ia和下表层无纺布Ib的定刀3a以及传输上表层无纺布Ia的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传输下表层无纺布Ib的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与下表层转向$昆轴系统相对应的转向$昆轴相互平行使上、下表层无纺布Ia、Ib上下对齐;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之间设有长丝转向辊轴11,该加筋设备一端设有长丝线扎15,长丝2穿过长丝转向辊轴11上的若干个孔,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与长丝线扎15之间还设置有带有若干穿线孔的分丝架10;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后设有将上、下表层无纺布la、lb和长丝2合并的辊轴组12,辊轴组12后设有针刺机13。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上表层一次转向辊轴7、上表层二次转向辊轴8和上表层三次转向辊轴9;所述下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下表层一次转向棍轴4、下表层二次转向棍轴5和下表层三次转向棍轴6。
[002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表层二次转向棍轴8与无纺布供应棍轴3、长丝转向棍轴11夹角均为45°,无纺布供应辊轴3与长丝转向辊轴11夹角为90°。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丝架10上相邻穿线孔的间距与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上相邻孔的间距相同,间距均为8mm。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丝架10上的每个穿线孔穿过一根长丝2,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上的每个孔也只穿过一根长丝2,长丝之间相互平行。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辊轴组12前且上、下表层无纺布la、lb之间还设有刷粘合剂装置。
[0025]本实用新型大大解决了加筋纱线的张力不均匀问题,在分丝均匀部分采用了部分传统纺织的分丝器结构应用到工艺中,解决了纱线分布均匀的通过排列到无纺布上,保证线与线之间一定的距离。加筋纱线张力均匀稳定,纱线之间距离固定,无纺布延伸率稳定,解决传统式两次或制成无纺布的方式,只需一次在线制成,再就是解决可以一次制成最大3.6米幅宽的加筋无纺布,既减少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纱线均匀的固定在无纺布上。
【主权项】
1.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无纺布供应辊轴(3)上将无纺布(I)分割成上表层无纺布(Ia)和下表层无纺布(Ib)的定刀(3a)以及传输上表层无纺布(Ia)的上表层转向棍轴系统和传输下表层无纺布(I b )的下表层转向棍轴系统;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与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相对应的转向辊轴相互平行使上、下表层无纺布(la、lb)上下对齐;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之间设有长丝转向辊轴(11),该加筋设备一端设有长丝线扎(15),长丝(2)穿过长丝转向辊轴(11)上的若干个孔,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与长丝线扎(15)之间还设置有带有若干穿线孔的分丝架(10);所述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后设有将上、下表层无纺布(la、lb)和长丝(2)合并的辊轴组(12),辊轴组(12 )后设有针刺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上表层一次转向辊轴(7 )、上表层二次转向辊轴(8 )和上表层三次转向辊轴(9);所述下表层转向转轴系统包括依次传输的下表层一次转向辊轴(4)、下表层二次转向棍轴(5 )和下表层三次转向棍轴(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二次转向辊轴(8)与无纺布供应辊轴(3)、长丝转向辊轴(II)夹角均为45°,无纺布供应辊轴(3)与长丝转向辊轴(II)夹角为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架(10)上相邻穿线孔的间距与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上相邻孔的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架(10)上相邻穿线孔的间距与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上相邻孔的间距均为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架(10)上的每个穿线孔穿过一根长丝(2),所述长丝转向辊轴(11)上的每个孔也只穿过一根长丝(2),长丝之间相互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组(12)前且上、下表层无纺布(la、lb)之间还设有刷粘合剂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粘无纺布加筋设备,涉及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无纺布供应辊轴上将无纺布分割成上表层无纺布和下表层无纺布的定刀以及传输上表层无纺布的上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和传输下表层无纺布的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所述上、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之间设有长丝转向辊轴,该加筋设备一端设有长丝线扎,长丝穿过长丝转向辊轴上的若干个孔,所述长丝转向辊轴与长丝线扎之间还设有分丝架;所述上、下表层转向辊轴系统后设有将上、下表层无纺布和长丝合并的辊轴组,辊轴组后设有针刺机。加筋纱线张力均匀距离固定,无纺布延伸率稳定,只需一次可制成最大3.6米幅宽的加筋无纺布,减少了用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类】B32B37/00, D04H13/00, B32B37/12
【公开号】CN205242014
【申请号】CN201521091539
【发明人】王占立
【申请人】安国市中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