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306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下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
【背景技术】
[0002]林下养殖不同于传统畜牧业,它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依托林地资源,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形成自然的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还改变了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林下养殖还能实现生产低碳化发展,还能生产出优质、绿色的有机食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土鸡凭借其优质的肉品质而备受人们欢迎,因此发展林地土鸡生产,可以同时保证土鸡生产与林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和功能完善的和谐发展。
[0003]林下散养配套的供土鸡遮风挡雨的鸡舍相对简陋,鸡舍内的除粪工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林地的限制,安装自动刮粪板机械化除粪不可取,常见的是人工清粪,但直接对承粪台清粪又难以操作,承粪台上的粪便很难除去,而且难以收集,还要设置排污水沟排去清洗的污水,工程较大,费工费时。放养归来的土鸡在鸡舍内进行补饲,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但现有鸡舍内配置的食槽多为矩形,结构简单,底板较宽,前后挡板较低,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加大了饲养人员的清扫工作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能方便清粪,方便养殖管理。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能方便土鸡的进出,方便清粪工作的进行,而且能减少饲料浪费,方便饲养管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包括鸡舍本体,所述的鸡舍本体由四面外墙围成,其中一面外墙上设有鸡只出入门,鸡只出入门为上下翻开门,另一面外墙上设有人员出入门,相对的两面外墙上部设有通风窗;鸡舍本体内设有四个支脚,支脚支撑着网床,网床紧挨设有鸡只出入门的一面外墙设置,与其余三面外墙间的间隔形成一个“门”型的人员通道,网床边缘设有围栏,与鸡只出入门同侧的围栏上设有开口,且开口大小与鸡只出入门相同,未设有开口的围栏上设有防溅料食槽和乳头式饮水装置;四只支脚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的网床下方设有接粪布,接粪布的两端设有固定套孔,固定套孔内套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防溅料食槽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底板、斜板、倾斜挡板、固定钩,底板的一端垂直设有后挡板,另一端设有斜板,前挡板与斜板相连,且与后挡板平行,前挡板上向内倾斜连接有倾斜挡板,后挡板上设有固定钩,防溅料食槽通过固定钩设置在围栏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溅料食槽和乳头式饮水装置设在同一侧围栏上或不同侧围栏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网床与鸡只出入门的底边等高,鸡只出入门的长度大于其底边到地面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溅料食槽中,斜板与底板的倾斜角度为150°,倾斜挡板与水平线呈45°夹角,倾斜挡板的最高点高于后挡板。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网床和围栏,方便放牧归来的土鸡散养,土鸡与粪便不接触,降低疾病感染率;活动设置接粪布,能方便粪便的收集及清理;设置防溅料食槽,能减少饲料浪费,方便土鸡啄食,提高饲料利用率;能方便进行饲养管理,使林地土鸡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粪本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溅料食槽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外墙、2-人员通道、3-围栏、4-网床、5-支脚、6-通风窗、7-支撑架、8-固定杆、9-接粪布、10-鸡只出入门、11-人员出入门、12-防溅料食槽、13-乳头式饮水装置、14-固定套孔、15-后挡板、16-固定钩、17-底板、18-斜板、19-前挡板、20-倾斜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7]如图1-3所示,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包括鸡舍本体,所述的鸡舍本体由四面外墙I围成,其中一面外墙I上设有鸡只出入门10,鸡只出入门10为上下翻开门,鸡只出入门10的长度大于其底边到地面的高度,将鸡只出入门10打开并置于地面上,供鸡只出入。另一面外墙I上设有人员出入门11,相对的两面外墙I上部设有通风窗6;鸡舍本体内设有四个支脚5,支脚5支撑着网床4,网床4紧挨设有鸡只出入门10的一面外墙I设置,与其余三面外墙I间的间隔形成一个“门”型的人员通道2,方便养殖人员进行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网床4边缘设有围栏3,与鸡只出入门10同侧的围栏3上设有开口,且开口大小与鸡只出入门10相同,网床4与鸡只出入门10的底边等高,确保鸡只能顺利出入鸡舍的围栏3 ο未设有开口的围栏3上设有防溅料食槽12和乳头式饮水装置13,防溅料食槽12和乳头式饮水装置13设在同一侧围栏3上或不同侧围栏3上,为鸡只提供饲料和水。
[0018]四只支脚5上设有支撑架7,所述的网床4下方设有接粪布9,接粪布9的两端设有固定套孔14,固定套孔14内套设有固定杆8,固定杆8活动设置在支撑架7上,此种结构设计能较为方便的除粪,将固定杆8从支撑架7上取下,更换干净的接粪布9,并对换下的接粪布9进行清理和消毒,无需在鸡舍内设置承粪台及排污沟,而且清粪工作较为简单,无需大量的水冲洗,不徒增鸡舍内的湿度,为鸡群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所述的防溅料食槽12包括前挡板19、后挡板15、底板17、斜板18、倾斜挡板20、固定钩16,底板17的一端垂直设有后挡板15,另一端设有斜板18,斜板18与底板17的倾斜角度为150°,前挡板19与斜板18相连,且与后挡板15平行,前挡板19上向内倾斜连接有倾斜挡板20,倾斜挡板20与水平线呈45°夹角,倾斜挡板20的最高点高于后挡板15,此种设计能方便鸡啄食,能有效防止鸡在摄食时将食物甩出,减少饲料浪费。后挡板15上设有固定钩16,防溅料食槽12通过固定钩16设置在围栏3上。
[0019]本实用新型设置网床和围栏,方便放牧归来的土鸡散养,土鸡与粪便不接触,降低疾病感染率;活动设置接粪布,能方便粪便的收集及清理;设置防溅料食槽,能减少饲料浪费,方便土鸡啄食,提高饲料利用率;能方便进行饲养管理,使林地土鸡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00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包括鸡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舍本体由四面外墙围成,其中一面外墙上设有鸡只出入门,鸡只出入门为上下翻开门,另一面外墙上设有人员出入门,相对的两面外墙上部设有通风窗;鸡舍本体内设有四个支脚,支脚支撑着网床,网床紧挨设有鸡只出入门的一面外墙设置,与其余三面外墙间的间隔形成一个“门”型的人员通道,网床边缘设有围栏,与鸡只出入门同侧的围栏上设有开口,且开口大小与鸡只出入门相同,未设有开口的围栏上设有防溅料食槽和乳头式饮水装置;四只支脚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的网床下方设有接粪布,接粪布的两端设有固定套孔,固定套孔内套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防溅料食槽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底板、斜板、倾斜挡板、固定钩,底板的一端垂直设有后挡板,另一端设有斜板,前挡板与斜板相连,且与后挡板平行,前挡板上向内倾斜连接有倾斜挡板,后挡板上设有固定钩,防溅料食槽通过固定钩设置在围栏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溅料食槽和乳头式饮水装置设在同一侧围栏上或不同侧围栏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床与鸡只出入门的底边等高,鸡只出入门的长度大于其底边到地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溅料食槽中,斜板与底板的倾斜角度为150°,倾斜挡板与水平线呈45°夹角,倾斜挡板的最高点高于后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下土鸡散养鸡舍,属于林下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鸡舍本体由四面外墙围成,其中一面外墙上设有鸡只出入门,鸡只出入门为上下翻开门,另一面外墙上设有人员出入门,相对的两面外墙上部设有通风窗;鸡舍本体内设有四个支脚,支脚支撑着网床,网床紧挨设有鸡只出入门的一面外墙设置,网床边缘设有围栏,未设有开口的围栏上设有防溅料食槽和乳头式饮水装置;四只支脚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的网床下方设有接粪布,接粪布的两端设有固定套孔,固定套孔内套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放牧归来的土鸡进行散养,降低疾病感染率;能方便粪便的收集及清理;能减少饲料浪费,方便土鸡啄食,提高饲料利用率。
【IPC分类】A01K31/00, A01K31/22
【公开号】CN205284598
【申请号】
【发明人】刘谊
【申请人】昆明谊春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