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修复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425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睡眠修复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理疗功能的睡眠修复枕。
【背景技术】
[0002]枕头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床上用品之一,普通枕头一般仅有单一的枕垫功能,没有根据人体工学来设计,无法立体支撑后颈,致使颈部肌肉整夜悬空,容易造成肩颈疲惫酸痛,肌肉紧绷,且易落枕,从而不能很好的解决时下对睡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人群。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很多枕头没有加入无害抗菌剂,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霉,长螨虫,细菌滋生等不利于卫生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舒适度强且透气散热效果好的睡眠修复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修复枕,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头枕部、与该头枕部相连的颈枕部、与所述颈枕部相连且包围所述头枕部的头枕外廓部,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头枕外廓部与所述头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头枕外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配合进而使空气循环流通的透气通风位;
[0006]所述头枕外廓部上设置有阻挡人体头部转动的内凸起;所述头枕部、颈枕部和头枕外廓部的连接交汇处设有防止耳朵被挤压的耳朵放置位。
[0007]所述头枕外廓部为倒U型,该倒U型头枕外廓部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有透气通孔,该透气通孔构成与所述间隙配合进而使空气循环流通的透气通风位。
[0008]所述内凸起为成对设置于所述头枕外廓部内侧且向内延伸的凸起,当人体头部仰睡在所述头枕部时,人体头部恰好置于所述内凸起之间以避免落枕。
[0009]所述头枕部为适于人体后脑弧度的类椭圆凹形头枕部。
[0010]所述头枕部、颈枕部和头枕外廓部的连接交汇处从下向上逐渐向外扩大形成所述耳朵放置位。
[0011]所述颈枕部的外侧中心处设置有防止所述颈枕部被挤压变形以便为人体颈部提供支撑的支撑凸起。
[0012]所述颈枕部支撑凸起的两侧设置有过渡弧面,当人体头部处于仰睡状态时,人体肩部与所述过渡弧面完全贴合。
[0013]所述头枕外廓部的底面设置有底部支撑凸位,该底部支撑凸位使所述头枕外廓部底面与放置面存在空隙,该空隙与所述间隙、透气通风位配合产生增加空气循环流通、透气散热的效果。
[0014]所述头枕部四周以及所述颈枕部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理疗的磁石装置。
[0015]所述头枕外廓部高于所述头枕部和颈枕部;所述头枕外廓部、所述颈枕部和所述头枕部采用海绵发泡一体成型。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通风透气功能且能有效的防止落枕。此外,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工学颈椎牵引设计,有效支撑后颈,使颈部保持自然弧度,缓解肩颈不适,睡眠时呼吸顺畅,保证大脑供氧,舒适感更强。
【附图说明】
[0017]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的俯视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的仰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正视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后视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侧视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一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二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头枕部1、与头枕部I相连的颈枕部2、与颈枕部2相连且包围头枕部I的头枕外廓部3。所述头枕外廓部3高于所述头枕部I和颈枕部2;所述头枕外廓部3、所述颈枕部2和所述头枕部I采用海绵发泡一体成型。
[0029]头枕外廓部3与头枕部I之间具有间隙4,头枕外廓部3上设置有与间隙4配合进而使空气循环流通实现通风透气效果的透气通风位。所述透气通风位具体为设置于头枕外廓部3上的透气通孔32。头枕部I为适于人体后脑弧度的类椭圆凹形头枕部。头枕外廓部3优选为为倒U型,该倒U型头枕外廓部3的顶部和两侧分别各设一个透气通孔32。可以理解,所述头枕部I和头枕外廓部3的具体形状不限于此。所述头枕部I和头枕外廓部3的形状可以配合采用其他适用形状。为了进一步加强空气循环流通、透气通风的效果,所述头枕外廓部3的底面设置有底部支撑凸位34,该底部支撑凸位34使所述头枕外廓部3底面与放置面存在一定空隙,该空隙与所述间隙4、透气通风位配合产生增加空气循环流通、透风散热的效果。头枕外廓部3上设置有阻挡人体头部转动的内凸起31,该内凸起31为成对设置于头枕外廓部3内侧且向内延伸的凸起,当人体头部仰睡在所述头枕部I时,人体头部恰好置于所述内凸起31之间以避免落枕。
[0030]头枕部1、颈枕部2和头枕外廓部3的连接交汇处设有防止耳朵被挤压的耳朵放置位33。所述头枕部1、颈枕部2和头枕外廓部3的连接交汇处从下向上逐渐向外扩大形成放置人体耳朵的所述耳朵放置位33。
[0031]所述颈枕部2的外侧中心处设置有防止所述颈枕部2被挤压变形以便进一步为颈部提供支撑的支撑凸起21。所述颈枕部支撑凸起21的两侧设置有过渡弧面22,当人体头部处于仰睡状态时,肩部与所述过渡弧面22完全贴合。
[0032]所述头枕部I四周以及所述颈枕部2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理疗的磁石装置(附图未示出)。所述磁石装置优选数量为8个。但是所述磁石装置的具体数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理疗效果进行增减。所述磁石装置是利用磁石的南北循环原理为使用者进行磁性循环理疗。
[0033]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长、宽、高的优选尺寸为,长513mm,宽393mm,高154臟。但是具体尺寸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睡眠修复枕中还加入有无害抗菌剂,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霉、长螨虫、滋生细菌的现象。
[003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一为:
[0035]当人体头部仰睡于头枕部I上时,人体头部枕在头枕部I上,人体颈部枕在颈枕部2上,人体头部恰好置于头枕外廓部3内。此时,人体头部两侧恰好置于所述内凸起31之间,人体耳朵恰好置于所述耳朵放置位内,人体肩部与所述颈枕部2外侧的过渡弧面22完全贴合。这样,人体整个头部及颈部得到放松。
[003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二为:
[0037]当人体头部仰睡于头枕外廓部3上时,人体头部枕在头枕外廓部3外沿上,人体头部轻微上扬,人体颈部枕在头枕外廓部3上,人体肩部刚好位于头枕外廓部3的内凸起31上。这种睡姿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0038]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实施例三为:
[0039]当人体侧睡时,人体头部侧枕在头枕部I及头枕外廓部3上,人体颈部侧枕在颈枕部2上,头部恰好置于头枕外廓部3内,耳朵置于耳朵放置位内。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睡眠修复枕,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头枕部(1)、与所述头枕部(I)相连的颈枕部(2)、与所述颈枕部(2)相连且包围所述头枕部(I)的头枕外廓部(3),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枕外廓部(3)与所述头枕部(I)之间具有间隙(4),所述头枕外廓部(3)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4)配合进而使空气循环流通实现透风散热的透气通风位; 所述头枕外廓部(3)上设置有阻挡人体头部转动的内凸起(31);所述头枕部(1)、颈枕部(2)和头枕外廓部(3)的连接交汇处设有防止耳朵被挤压的耳朵放置位(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外廓部(3)为倒U型,该倒U型头枕外廓部(3)的顶部和两侧分别设有透气通孔(32),该透气通孔(32)构成与所述间隙(4)配合进而使空气循环流通实现透风散热的透气通风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起(31)为成对设置于所述头枕外廓部(3)内侧且向内延伸的凸起,当人体头部仰睡在所述头枕部(I)时,人体头部恰好置于所述内凸起(31)之间以避免落枕。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I)为适于人体后脑弧度的类椭圆凹形头枕部。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1)、颈枕部(2)和头枕外廓部(3)的连接交汇处从下向上逐渐向外扩大形成所述耳朵放置位(33)。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部(2)的外侧中心处设置有防止所述颈枕部(2)被挤压变形以便为人体颈部提供支撑的支撑凸起(2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部支撑凸起(21)的两侧设置有过渡弧面(22),当人体头部处于仰睡状态时,人体肩部与所述过渡弧面(22)完全贴合。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外廓部(3)的底面设置有底部支撑凸位(34),该底部支撑凸位(34)使所述头枕外廓部(3)底面与放置面存在空隙,该空隙与所述间隙(4)、透气通风位配合产生增加空气循环流通、透气散热的效果。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I)四周以及所述颈枕部(2)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理疗的磁石装置(5)。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修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外廓部(3)高于所述头枕部(I)和颈枕部(2);所述头枕外廓部(3)、所述颈枕部(2)和所述头枕部(I)采用海绵发泡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修复枕,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头枕部、与该头枕部相连的颈枕部、与所述颈枕部相连且包围所述头枕部的头枕外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外廓部与所述头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头枕外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配合进行使空气循环流通的通风位;所述头枕外廓部上设置有阻挡人体头部转动的内凸起;所述头枕部、颈枕部和头枕外廓部的连接交汇处设有防止耳朵被挤压的耳朵放置位。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通风透气功能且能有效的防止落枕。此外,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工学颈椎牵引设计,有效支撑后颈,使颈部保持自然弧度,缓解肩颈不适,睡眠时呼吸顺畅,保证大脑供氧,舒适感很强。
【IPC分类】A47G9/10
【公开号】CN205285787
【申请号】
【发明人】叶建光
【申请人】叶建光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