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76411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气体或者液体SO3作为磺化剂,以高碳链或者多环芳烃为主要原料的重质组分为磺化原料,采用膜式磺化或者釜式磺化工艺,生产用于日用及工业领域的表面活性剂,增大磺化剂的利用率,同时又减少环保压力的一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日用化工、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以重烷基苯、石油馏分油、高碳链α-烯烃等烷基苯类重质组分为磺化原料的产品日益增多。这些分子量在280?600的重质组分磺化原料,由于分子量相对较高,粘度较大,因此在磺化反应过程中,属于SO3过量的磺化反应,气体SO3与液体原料之间的气液摩尔比一般在1:1?1.5:1之间。
[0003]中国专利CN203139877U公开了一种磺化生产过程中的联合尾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相三氧化硫入口管线、磺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管线、酸吸收系统、尾气处理系统,所述气相三氧化硫入口管线包括管线三、管线四,所述管线三通过开关阀与磺化反应器连接,所述管线四通过开关阀与酸吸收系统连接;气相出口管线包括管线一、管线二,所述管线一依次通过与开关阀一、酸吸收系统、开关阀二与尾气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管线二通过开关阀三与尾气处理系统连接。该装置中将磺化反应过剩的气体SO3伴随着磺化后的尾气一起进入尾气处理系统,由于这部分SO3气体中存在磺化反应过程夹带的酸渣等杂质,会增加尾气处理系统的负荷,长周期运行时会使静电除雾器两极绝缘性变差而跳停,导致尾气排放不达标,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0004]另外,中国专利CN101327914B公开了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三氧化硫湿气体高浓低温吸收制酸工艺,然而,针对高气液摩尔比的重质原料磺化生产中,尾气中的三氧化硫气体杂质较多,制取硫酸的质量较差。因此,如何能利用酸吸收系统中的浓硫酸做载体,把其吸收的三氧化硫气体回收再利用,而浓硫酸循环使用,降低生产中的原材料消耗,保证尾气达标排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磺化尾气排放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磺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浓硫酸吸收塔、硫酸循环槽、烟酸栗和烟酸蒸发塔,所述磺化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浓硫酸吸收塔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浓硫酸吸收塔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硫酸循环槽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硫酸循环槽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烟酸蒸发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栗安装于硫酸循环槽与烟酸蒸发塔之间的管线上,所述烟酸蒸发塔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与磺化反应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蒸发塔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浓硫酸吸收塔的进料口连接。
[0007]上述磺化反应器为膜式磺化反应器。
[0008]上述烟酸蒸发塔中设有耐酸金属丝或者耐酸瓷球填料。
[0009]上述烟酸蒸发塔与磺化反应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将磺化反应中的三氧化硫回收再进入磺化反应中利用,降低了生产中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
[00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净化了磺化反应尾气中的三氧化硫,降低了后期尾气处理系统的负荷,同时,使尾气实现达标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
[001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磺化反应器;2、气液分离器;3、浓硫酸吸收塔;4、硫酸循环槽;5、烟酸栗;6、烟酸蒸发塔;7、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为了克服现有磺化尾气排放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磺化反应器1、气液分离器2、浓硫酸吸收塔3、硫酸循环槽4、烟酸栗5和烟酸蒸发塔6,所述磺化反应器I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气相出口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浓硫酸吸收塔3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硫酸循环槽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硫酸循环槽4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烟酸蒸发塔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栗5安装于硫酸循环槽4与烟酸蒸发塔6之间的管线上,所述烟酸蒸发塔6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与磺化反应器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蒸发塔6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连接。
[0019]磺化原料与气相三氧化硫同向进入磺化反应器I,在磺化反应器I中反应后的产物进入气液分离器2,产物经过气液分离后,其中含有部分三氧化硫的尾气进入浓硫酸吸收塔3进行吸收,液体产物从气液分离器2底部排出,浓硫酸吸收塔3中的浓硫酸吸收尾气中的三氧化硫,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后浓度逐渐升高,成为发烟硫酸,发烟硫酸和不含三氧化硫的尾气从浓硫酸吸收塔3中排出经过硫酸循环槽4,不含三氧化硫的尾气从硫酸循环槽4顶部的气体出料口排出进入后期的尾气处理系统,发烟硫酸通过烟酸栗5进入烟酸蒸发塔6,发烟硫酸在烟酸蒸发塔6中经过加热蒸发,吸收的三氧化硫被释放出来,经过管线进入磺化反应器I的三氧化硫气相入口参与磺化反应,同时释放出三氧化硫后剩余的浓硫酸通过管线导回到浓硫酸吸收塔3中重复利用,该反应过程可连续循环进行。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将磺化反应中的三氧化硫回收再进入磺化反应中利用,降低了生产中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同时,净化了磺化反应尾气中的三氧化硫,降低了后期尾气处理系统的负荷,使尾气实现达标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磺化反应器1、气液分离器2、浓硫酸吸收塔3、硫酸循环槽4、烟酸栗5和烟酸蒸发塔6,所述磺化反应器I为膜式磺化反应器,所述磺化反应器I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气相出口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浓硫酸吸收塔3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硫酸循环槽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硫酸循环槽4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烟酸蒸发塔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栗5安装于硫酸循环槽4与烟酸蒸发塔6之间的管线上,所述烟酸蒸发塔6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与磺化反应器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蒸发塔6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蒸发塔6中设有耐酸金属丝或者耐酸瓷球填料,所述烟酸蒸发塔6与磺化反应器I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7,流量计7可对从尾气中回收的三氧化硫的流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便控制进入磺化反应器I的三氧化硫的量。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将磺化反应中的三氧化硫以及吸收三氧化硫的浓硫酸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生产中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同时,净化了磺化反应尾气中的三氧化硫,降低了后期尾气处理系统的负荷,使尾气实现达标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
[0024]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磺化反应器(I)、气液分离器(2)、浓硫酸吸收塔(3)、硫酸循环槽(4)、烟酸栗(5)和烟酸蒸发塔(6),所述磺化反应器(I)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气相出口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浓硫酸吸收塔(3)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硫酸循环槽(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硫酸循环槽(4)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烟酸蒸发塔(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栗(5)安装于硫酸循环槽(4)与烟酸蒸发塔(6)之间的管线上,所述烟酸蒸发塔(6)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与磺化反应器(I)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烟酸蒸发塔(6)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浓硫酸吸收塔(3)的进料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反应器(I)为膜式磺化反应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酸蒸发塔(6)中设有耐酸金属丝或者耐酸瓷球填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酸蒸发塔(6)与磺化反应器(I)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磺化尾气中三氧化硫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磺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浓硫酸吸收塔、硫酸循环槽、烟酸泵和烟酸蒸发塔,磺化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浓硫酸吸收塔通过管线连接,浓硫酸吸收塔的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硫酸循环槽连接,硫酸循环槽出料口通过管线与烟酸蒸发塔连接,烟酸泵安装于硫酸循环槽与烟酸蒸发塔之间的管线上,烟酸蒸发塔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线与磺化反应器连接,烟酸蒸发塔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浓硫酸吸收塔的进料口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中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降低了后期尾气处理系统的负荷,使尾气实现达标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
【IPC分类】B01D53/18
【公开号】CN205288027
【申请号】
【发明人】李忠兴, 赵继勇, 李兆国, 张永强, 李文宏, 范伟, 孙华岭, 翟洪志, 杜朝锋, 冯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