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965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机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饮料企业对于吹瓶设备有两大迫切需求其一是由于塑料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饮料企业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降低包装成本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吹瓶设备生产出重量更轻的瓶子;其二是由于市场变化的日新月异,饮料生产企业必须对饮料越来越短的生命周期作出灵活的反应,与之相对应的是PET瓶子生产中日益频繁的产品更新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把吹塑成型的效率不断地提高。这两大迫切的需求就给吹瓶设备供应商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0003]闭环(ClosedLoop)技术是指将连线校验的工艺参数集成于拉伸吹瓶机的工艺控制系统中,形成一个闭合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相结合的生产循环过程。智能化的机器控制技术旨在提高吹瓶机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AgrPETWallplus监测系统的使用可对诸如瓶壁厚等瓶坯的各种数据进行监控。在工作时,偏离系统额定值的数据将会被立即辨认出来,此信息会被及时传送到吹瓶机瓶坯加热单元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迅速反映并单独控制加热炉内各加热灯管的额定值。因此即使各瓶的数据不同,在初始设定的工艺参数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瓶子质量仍稳定可靠。
[0004]现有的吹瓶机包括有加热模组、吹制模组和输坯机构,该加热模组用于对瓶坯进行预加热,为瓶坯的吹制成型做准备,该吹制模组用于直接对瓶坯进行吹制成型,该输坯机构设置于加热模组和吹制模组之间,用于将加热模组上的瓶坯移至吹制模组上。现有的输坯机构大多采用机械手批量将加热模组上的瓶坯移至吹制模组上,该种利用机械手的方式虽然可实现瓶坯的批量转移,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输坯机构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
[0005]其机械手结构复杂,实现输坯的动作不灵活,操控不便,而且机械手在工作时是以间歇的方式工作,工作的连续性不强,使得输坯的速度严重受限,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输坯机构工作的连续性不强、输坯速度受限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8]—种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包括有两传输带和驱动装置,该两传输带并排设置,并于两传输带之间形成有用于夹住瓶坯的夹缝,该驱动装置带动该两传输带同步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每一传输带均由一主动轮和一从动轮配合带动转动,该两传输带的主动轮分别竖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并排地安装固定于同一转轴上,该驱动装置带动该转轴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0011]优选的,所述夹缝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该输入端的位置高于输出端的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夹缝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向外延伸出有滑道。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4]—、通过利用两传输带并排设置形成夹缝,并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两传输带同步运转,以此实现瓶坯在夹缝中连续不断地输送,取代了传统之机械手输坯的作业方式,结构更加简单,操控更加灵活方便,实现输坯作业的连续性更强,从而提高输坯作业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0015]二、该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转动的稳定性,使得两传输带的传动更加稳定,有利于实现瓶坯快速而平稳地输送,提高输坯作业的质量。
[0016]三、通过将输入端的位置设置成高于输出端的位置,利用其高度差,使得瓶坯可顺势地从输入端滑向输出端,减轻了驱动装置的负载,利于进一步提高输坯作业的速度。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B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 ] 10、机架,20、加热模组,30、吹制模组,40、输坯机构,41、传输带,42、驱动装置,43、输入端,44、输出端,45、主动轮,46、从动轮,47、转轴,48、滑道,49、排坯齿轮,401、夹缝,50、瓶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设置于该机架10上加热模组20、吹制模组30和输坯机构40。
[0025]其中,该加热模组20用于对瓶坯进行预加热,以为瓶坯的吹制成型做准备,该吹制模组30用于对瓶坯进行吹制成型,该加热模组20和吹制模组30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加热模组20和吹制模组30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
[0026]该输坯机构40设置于加热模组20和吹制模组30之间,输坯机构40用于将加热模组20上的瓶坯输送至吹制模组30上。该输坯机构40包括有两传输带41和一驱动装置42。
[0027]如图2和图4所示,该两传输带41并排设置,于两传输带41之间形成有夹缝401,该夹缝401用于夹住瓶坯50,于夹缝40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输入端43和输出端44,该输入端43靠近加热模组20,该输出端44靠近吹制模组30。该每一传输带41均由一主动轮45和一从动轮46配合带动转动,两传输带41的主动轮45分别竖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并排地安装固定于同一转轴47上,前述输出端44位于两主动轮45之间,前述输入端43位于两从动轮46之间。以及,该两传输带41倾斜设置,使得前述输入端43的位置高于输出端44的位置,夹于夹缝401中的瓶还50可顺势由输入端43滑向输出端44。另外,输入端43和输出端44均向外延伸出有滑道48,利用该两滑道48使得该加热模组20和吹制模组30分别连接夹缝401的输入端43和输出端44,同时于该两滑道48的侧旁均设置有一排坯齿轮49,利用该排坯齿轮49对瓶坯50进行进坯或退坯。
[0028]该驱动装置42与前述转轴47连接,由该驱动装置42直接带动转轴47转动,从而间接地带动两传输带41同步转动,该驱动装置42为伺服电机,但不局限于伺服电机,也可以系普通电机,使用伺服电机可使得两传输带41的转动更加平稳。
[0029]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0]进坯时,如图4所示,位于加热模组20上的瓶坯50在滑道48中经排坯齿轮49的排布从输入端43进入到夹缝401中;接着,由该驱动装置42工作使得两传动带4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瓶坯50向输出端44输送;当瓶坯50到达输出端44后滑入到另一滑道48中,并经另一排坯齿轮49的排布而进入到吹制模组30中,以进行吹制作业。以此,不断地从输入端43输入瓶坯,便可从实现连续不断地输坯作业,速度可达2.5s/10个。
[0031]退坯时,使两排坯齿轮49和驱动装置42反向转动即可实现瓶坯50—个一个退出,其工作原理与前述进坯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003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利用两传输带并排形成夹缝,并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两传输带同步运转,以此实现瓶坯在夹缝中连续不断地输送,取代了传统之机械手输坯的作业方式,结构更加简单,操控更加灵活方便,实现输坯作业的连续性更强,从而提高输坯作业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该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转动的稳定性,使得两传输带的传动更加稳定,有利于实现瓶坯快速而平稳地输送,提高输坯作业的质量。再者,通过将输入端的位置设置成高于输出端的位置,利用其高度差,使得瓶坯可顺势地从输入端滑向输出端,减轻了驱动装置的负载,利于进一步提高输坯作业的速度。
[0033]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传输带和驱动装置,该两传输带并排设置,并于两传输带之间形成有用于夹住瓶坯的夹缝,该驱动装置带动该两传输带同步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传输带均由一主动轮和一从动轮配合带动转动,该两传输带的主动轮分别竖向设置并纵向间隔并排地安装固定于同一转轴上,该驱动装置带动该转轴转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缝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该输入端的位置高于输出端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缝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向外延伸出有滑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吹瓶机的输坯机构,包括有两传输带和驱动装置,该两传输带并排设置,并于两传输带之间形成有用于夹住瓶坯的夹缝,该驱动装置带动该两传输带同步转动;通过利用两传输带并排形成夹缝,并利用驱动装置带动两传输带同步运转,以此实现瓶坯在夹缝中连续不断地输送,取代了传统之机械手输坯的作业方式,结构更加简单,操控更加灵活方便,实现输坯作业的连续性更强,从而提高输坯作业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29C31/08
【公开号】CN205291349
【申请号】
【发明人】刘志辉, 姜宏阳
【申请人】邵阳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