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8034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削笔器上的自动进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削笔器是孩童学习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具用品之一。
[0003]以前的削笔器包括主体盒、切削机构、笔肩盒和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安装于主体盒的支撑体,被支撑体支撑围绕前后轴自由旋转的旋转部件,被支撑体支撑围绕上下轴自由旋转的位于旋转部件前方的左右一对的旋转轴以及固定于各旋转轴的齿轮和滚轴;所述旋转部件的前面外周形成一对齿部,该些齿部与对应位置的齿轮相咬合,使得齿轮围绕上下轴以规定角度旋转,当旋转部件旋转时,旋转部件的齿部带动齿轮旋转,两旋转轴以及安装于各旋转轴的滚轴围绕上下轴旋转,通过滚轴推送铅笔,上述结构设计的传送装置由于只在旋转部件设置于齿轮相配合的齿部,因此两者长时间接触工作后,旋转部件的齿部与齿轮不能形成有效的配合,旋转部件旋转时不能带动齿轮进而带动滚轴推送铅笔,使用寿命不长。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提尚和改善。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自动进笔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0007]—种自动进笔装置,包括固定座、被固定座支撑围绕水平轴自由旋转的动力换向轮以及被固定座支撑围绕垂直轴自由旋转的位于动力换向轮前方的一对进笔退笔轮;所述进笔退笔轮包括固定于各进笔退笔轮的传动轮和夹笔橡胶轮;所述动力换向轮的前面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动力换向触点,该些动力换向触点与所述传动轮配合;还包括驱动轮和压力弹簧,所述驱动轮靠近动力换向轮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动力换向轮背面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若干个动力换向轮卡位相配合的驱动轮卡位,所述驱动轮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通过设置于动力换向轮上的若干个与传动轮配合的动力换向触点,以及在驱动轮与固定座之间设置压力弹簧,使得动力换向轮能够很好地与传动轮接触,保证动力换向轮长期与传动轮实现有效的配合,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各标号分别是:(I)固定座,(2)动力换向轮,(3)进笔退笔轮,(4)传动轮,(5)夹笔橡胶轮,(6)动力换向触点,(7)驱动轮,(8)压力弹簧,(9)驱动轮卡位,(10)动力换向轮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笔装置,包括固定座1、被固定座I支撑围绕水平轴自由旋转的动力换向轮2以及被固定座I支撑围绕垂直轴自由旋转的位于动力换向轮前方的一对进笔退笔轮3;所述进笔退笔轮3包括固定于各进笔退笔轮的传动轮4和夹笔橡胶轮5;所述动力换向轮2的前面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动力换向触点6,该些动力换向触点6与所述传动轮4配合;还包括驱动轮7和压力弹簧8,所述驱动轮7靠近动力换向轮2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动力换向轮背面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若干个动力换向轮卡位10相配合的驱动轮卡位9,所述驱动轮7与固定座I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驱动轮7与固定座I之间设置压力弹簧8,在压力弹簧8的作用下,驱动轮7挤压动力换向轮2,进而使得动力换向轮2上设置的若干个动力换向触点6与传动轮紧密接触配合,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削笔器的旋转机构驱动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带动动力换向轮2围绕水平轴旋转,而动力换向轮2通过与传动轮4的配合使得进笔退笔轮3围绕垂直轴旋转,进而通过夹笔橡皮轮5实现对铅笔的推进送出。
[001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讲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进笔装置,包括固定座、被固定座支撑围绕水平轴自由旋转的动力换向轮以及被固定座支撑围绕垂直轴自由旋转的位于动力换向轮前方的一对进笔退笔轮;所述进笔退笔轮包括固定于各进笔退笔轮的传动轮和夹笔橡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换向轮的前面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动力换向触点,该些动力换向触点与所述传动轮配合;还包括驱动轮和压力弹簧,所述驱动轮靠近动力换向轮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动力换向轮背面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若干个动力换向轮卡位相配合的驱动轮卡位,所述驱动轮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进笔装置,包括固定座、动力换向轮以及一对进笔退笔轮;所述进笔退笔轮包括传动轮和夹笔橡胶轮;所述动力换向轮的前面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动力换向触点,该些动力换向触点与所述传动轮配合;还包括驱动轮和压力弹簧,所述驱动轮靠近动力换向轮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动力换向轮背面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若干个动力换向轮卡位相配合的驱动轮卡位,所述驱动轮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压力弹簧。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通过设置于动力换向轮上的若干个与传动轮配合的动力换向触点,以及在驱动轮与固定座之间设置压力弹簧,使得动力换向轮能够很好地与传动轮接触,保证动力换向轮长期与传动轮实现有效的配合,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IPC分类】B43L23/00
【公开号】CN205292058
【申请号】
【发明人】吴庆贤
【申请人】东莞市小灵精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