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型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04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型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型轮胎。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进步,子午线轮胎在满足汽车基本安全性的基础上,其它需求也随着变化,基于市场需求细分,针对一些跑车追求速度、高端与安全和一些竞技体验/竞赛玩家用胎的这一细分市场,需要推出一款新的高性能运动型轮胎,专门用来满足这一高端细分市场,提升KENDA轮胎在业界影响力和KENDA品牌形象,同时能够明显体现公司产品的高科技化和创新性。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型轮胎,从而能够有效地达到排水效果,使轮胎在湿地条件下仍保持很高的抓地力,防止了轮胎打滑,无法高速下去击破水膜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型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与其连接的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和胎侧,所述胎冠与地面接触,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通过胎肩连接,所述胎冠上设有至少一对花纹序列,所述花纹序列沿所述胎冠均匀设置,所述花纹序列由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依次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周向设置,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横向设置,所述纵向凹槽和所述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所述胎肩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胎面的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横向凹槽相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型轮胎,通过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不仅可以提供车辆转弯时车身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更低的噪音,更主要的是能够有效地达到排水效果,使轮胎在湿地条件下仍保持很高的抓地力,防止了轮胎打滑,无法高速下去击破水膜的发生的问题;并通过第一凹槽与横向凹槽相连通,能够将轮胎的受力向两侧推压,避免轮胎受力集中,并可在遇到积水时,使积水沿轮胎胎冠流出,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出如下改进:
[000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横向凹槽之间的间距。
[000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大花纹块的设置,达到每一个花纹块具有最佳的平衡稳定性,同时肩部花纹在高速状态下,受地面反向力条件下仍能提供强大的抓地力,并且提供最小的变形量,从而提升驾驶中乐趣。
[001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胎冠与地面接触时整体处于水平面上。
[0011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中心采用连续性弯曲平面花纹,两端采用对称式大块花纹,增大轮胎与地面接地面积,可以明显提升轮胎的高速性能,满足运动和速度的需求,同时有效地提高轮胎在高速过弯之胎面部位抓地力,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为20?25mm,宽度为4?9mm,深度为5?8mm ο
[00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该尺寸下,轮胎受力均匀,胎冠部位抓地力更强,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OOM]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横向凹槽的长度为25?30mm,宽度为3?6mm,深度为5?8mm ο
[001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该尺寸下,轮胎受力均匀,胎冠部位抓地力更强,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001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胎肩上还是有多个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交替设置。
[0017]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凹槽成L型。
[0018]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受力向两侧延伸,避免轮胎受力集中,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001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胎面由高强度材料和半热熔橡胶制成。
[002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采用高强度花纹的轮胎,配合高强度材料和半热融橡胶配方,提升轮胎在漂移/甩尾等竞技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仍保持大的抓地力,表现出优异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从而人、车融为一体。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型轮胎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
[0023]1.胎冠,2.胎肩,201.第一凹槽,202.第二凹槽,3.花纹序列,301.纵向凹槽,302.横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5]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型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与其连接的胎面,胎面包括胎冠I和胎侧,胎冠I与地面接触,胎冠I和胎侧通过胎肩2连接,胎冠I上设有至少一对花纹序列3,花纹序列3沿胎冠I均匀设置,花纹序列3由纵向凹槽301和横向凹槽302依次交替连接而成,纵向凹槽301沿胎冠I的周向设置,横向凹槽302沿胎冠I的横向设置,纵向凹槽301和横向凹槽302相连成V型;胎肩2上设有多个沿胎面的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201,第一凹槽201与横向凹槽30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型轮胎,通过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不仅可以提供车辆转弯时车身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更低的噪音,更主要的是能够有效地达到排水效果,使轮胎在湿地条件下仍保持很高的抓地力,防止了轮胎打滑,无法高速下去击破水膜的发生的问题;并通过第一凹槽与横向凹槽相连通,能够将轮胎的受力向两侧推压,避免轮胎受力集中,并可在遇到积水时,使积水沿轮胎胎冠流出,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0026]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第一凹槽201之间的间距大于横向凹槽301之间的间距。大花纹块的设置,达到每一个花纹块具有最佳的平衡稳定性,同时肩部花纹在高速状态下,受地面反向力条件下仍能提供强大的抓地力,并且提供最小的变形量,从而提升驾驶中乐趣。
[0027]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胎冠I与地面接触时整体处于水平面上。中心采用连续性弯曲平面花纹,两端采用对称式大块花纹,增大轮胎与地面接地面积,可以明显提升轮胎的高速性能,满足运动和速度的需求,同时有效地提高轮胎在高速过弯之胎面部位抓地力,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0028]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纵向凹槽301的长度为20?25mm,宽度为4?9_,深度为5?8_。在该尺寸下,轮胎受力均匀,胎冠部位抓地力更强,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0029]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横向凹槽302的长度为25?30mm,宽度为3?6_,深度为5?8_。在该尺寸下,轮胎受力均匀,胎冠部位抓地力更强,保障架乘人员的安全。
[0030]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胎肩2上还是有多个沿轮胎本体周向设置的第二凹槽202,第二凹槽202与第一凹槽201交替设置。具体实施时,第二凹槽可成L型。使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受力向两侧延伸,避免轮胎受力集中,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0031]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胎面由高强度材料和半热熔橡胶制成。通过采用高强度花纹的轮胎,配合高强度材料和半热融橡胶配方,提升轮胎在漂移/甩尾等竞技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仍保持大的抓地力,表现出优异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从而人、车融为一体。
[00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运动型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与其连接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包括胎冠和胎侧,所述胎冠与地面接触,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通过胎肩连接,所述胎冠上设有至少一对花纹序列,所述花纹序列沿所述胎冠均匀设置,所述花纹序列由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依次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周向设置,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横向设置,所述纵向凹槽和所述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所述胎肩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胎面的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横向凹槽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横向凹槽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与地面接触时整体处于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为20?25mm,宽度为4?9mm,深度为5?8_。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的长度为25?30mm,宽度为3?6mm,深度为5?8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上还是有多个沿所述轮胎本体周向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交替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成L型。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由高强度材料和半热恪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型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与其连接的胎面,所述胎面包括胎冠和胎侧,所述胎冠与地面接触,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通过胎肩连接,所述胎冠上设有至少一对花纹序列,所述花纹序列沿所述胎冠均匀设置,所述花纹序列由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依次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周向设置,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胎冠的横向设置,所述纵向凹槽和所述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所述胎肩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胎面的横向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横向凹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型轮胎,通过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相连成V型,可以提供车辆转弯时车身稳定性和灵活性,有效地达到排水效果,保持很高的抓地力,防止轮胎打滑。
【IPC分类】B60C11/03, B60C11/12
【公开号】CN205292148
【申请号】
【发明人】杨银明
【申请人】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