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80904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控制方案采用的是升压阀(AS)和降压阀(AT)组合的形式进行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的压力调节。这种方案对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要求高,由于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控制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采用比例减压阀控制,简化了液压回路设计,减少了液压元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由于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大大简化了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力供给部分和压力控制部分构成,所述压力供给部分包括:油箱、油栗、止回阀和过滤器,所述油栗将油箱内的油依次经过滤器和止回阀向压力控制部分输送;所述压力控制部分包括:与蓄能器连通的蓄能口、与制动缸连通的压力输出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停放制动电磁阀,所述蓄能口和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进油口与连接压力供给部分的输出端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出油口连接紧急制动电磁阀的进油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输出口,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停放制动电磁阀连接油箱。
[0005]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改进:
[0006]1、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安全制动调节阀,所述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过该安全制动调节阀与油箱相连。
[0007]2、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有与蓄能口连通的蓄能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输出口连通的制动压力传感器。
[0008]3、所述压力供给部分还包括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进油口连接油栗的输出口,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
[0009]4、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有手动卸荷阀,所述手动卸荷阀的进油口与蓄能口连通,手动卸荷阀的出油口连接油箱。
[0010]本液压控制装置和制动夹钳配合使用,液压压力由液压控制装置产生并直接反馈给夹钳,进行缓解/Φ恸。该比例压力调节阀根据BECU传来的电信号控制夹钳的施加压力和缓解压力。随着缓解液压力的变化,制动力也随着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的作用而逐级变化。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比例减压阀控制,简化了液压回路设计,减少了液压元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由于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大大简化了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路连接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0014]OI—油栗;02—回油过滤器;03—安全阀;04—供油过滤器;05—进气过滤器;06—止回阀;07—手动卸荷阀;08—比例压力调节阀;09—蓄能压力传感器;10一停放制动电磁阀;11 一安全制动调节阀;12一紧急制动电磁阀;13一制动压力传感器;14一注油嘴;15一油箱;A—蓄能口;B—压力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由压力供给部分和压力控制部分构成,压力供给部分包括:油箱、油栗、止回阀、供油过滤器、安全阀和手动卸荷阀,油栗将油箱内的油依次经过滤器和止回阀向压力控制部分输送,安全阀的进油口连接油栗的输出口,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手动卸荷阀的进油口与蓄能口连通,手动卸荷阀的出油口连接油箱;压力控制部分包括:与蓄能器连通的蓄能口、与制动缸连通的压力输出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紧急制动电磁阀、停放制动电磁阀、安全制动调节阀、回油过滤器,蓄能口和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进油口与连接压力供给部分的输出端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出油口连接紧急制动电磁阀的进油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输出口,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停放制动电磁阀连接油箱;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过该安全制动调节阀与油箱相连。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有与蓄能口连通的蓄能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输出口连通的制动压力传感器。
[0016]下面分别对压力供给部分和压力控制部分中的主要部件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
[0017]压力供给:
[0018]1、油箱
[0019]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带适当注油单元的连接装置给油箱注油,这个装置包括一个过滤器和栗。这个连接装置也用于油箱的排油。可以通过一个可视玻璃观察油位情况,其上有油位的最小和最大的位置指示。
[0020]2、油栗
[0021]栗位于油箱的内部,安装在集合管上,它由直流电机(连接一个键控的离合器)驱动。从栗流出的油,流向集合管,经过滤器和止回阀流向夹钳。
[0022]3、安全阀
[0023]安全阀安装在集合管内,保护液压制动控制装置不受高压的影响。当达到设定的压力时,阀打开,让油流回到油箱。因此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压力。
[0024]4、止回阀
[0025]止回阀也安装在集合管内,在电机关闭时,它可防止油反向流回齿轮栗。
[0026]5、供油过滤器
[0027]该供油过滤器也安装在集合管内,主要是在油从止回阀流向液压系统和夹钳前,过滤从栗流出来的油。为了维护的目的,过滤器可从液压单元外部接触到。
[0028]压力控制部分:
[0029]1、比例压力调节阀
[0030]比例压力调节阀也安装在集合管内。这个比例压力调节阀处理电信号输入(即制动力值信息)和液压输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电流的变化改变夹钳缓解压力的级别。使用最大电流时,将向夹钳输入最大压力,使之完全缓解。没有电流时,压力将下降到油箱的压力水平。
[0031]2、紧急制动电磁阀
[0032]紧急制动时,该电磁阀失电,液压制动夹钳内的油可以通过该阀返回油箱,通过安全制动调节阀,使输出口压力限定在规定值。
[0033]3、停放制动电磁阀
[0034]停放制动时,该电磁阀失电,液压夹钳压力油压通过该电磁阀返回油箱。
[0035]4、安全制动调节阀
[0036]安全制动时,可以通过该阀设定安全制动的液压力值。
[0037]5、压力传感器
[0038]液压制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蓄能器的压力以及控制装置输出的油压进行监测,压力异常的情况下可以被检出。
[0039]6、回油过滤器
[0040]该回油过滤器也安装在集合管内,保护液压单元不从连接液压回路(如管、软管等)处受到污染。当制动时,油从夹钳返回,在油经过阀流到油箱前,首先流过回油过滤器。为了维修的目的过滤器可从液压单元外部接触到。
[0041 ]本实施例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
[0042]执行制动缓解或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时,紧急制动电磁阀得电,电子制动控制装置调节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电流,控制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输出压力,使制动缸达到目标压力;制动缓解时,蓄能器输出的油通过比例压力调节阀和紧急电磁阀向制动缸输送,提高制动缸内压力,实施制动缓解;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时,通过比例压力调节阀降低制动缸内压力,从制动缸流出的油经过紧急制动电磁阀和比例压力调节阀,从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回油口流入邮箱内;
[0043]安全制动时,紧急制动电磁阀失电,制动缸压力降至安全阀(安全制动调节阀)设定的压力,制动缸流出的油经过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安全阀流入油箱,实施安全制动;
[0044]停放制动时,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停放制动电磁阀均失电,制动缸流出的油经过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停放制动电磁阀油箱,制动缸压力降至O,施加停放制动力。
[004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力供给部分和压力控制部分构成,所述压力供给部分包括:油箱、油栗、止回阀和过滤器,所述油栗将油箱内的油依次经过滤器和止回阀向压力控制部分输送;所述压力控制部分包括:与蓄能器连通的蓄能口、与制动缸连通的压力输出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停放制动电磁阀,所述蓄能口和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进油口与连接压力供给部分的输出端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出油口连接紧急制动电磁阀的进油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输出口,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停放制动电磁阀连接油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安全制动调节阀,所述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过该安全制动调节阀与油箱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有与蓄能口连通的蓄能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输出口连通的制动压力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供给部分还包括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进油口连接油栗的输出口,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油箱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部分还包括有手动卸荷阀,所述手动卸荷阀的进油口与蓄能口连通,手动卸荷阀的出油口连接油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用液压制动控制装置,由压力供给部分和压力控制部分构成,压力控制部分包括:与蓄能器连通的蓄能口、与制动缸连通的压力输出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紧急制动电磁阀和停放制动电磁阀,蓄能口和比例压力调节阀的进油口与连接压力供给部分的输出端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出油口连接紧急制动电磁阀的进油口,比例压力调节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输出口,紧急制动电磁阀的回油口经停放制动电磁阀连接油箱。本实用新型采用比例减压阀控制,简化了液压回路设计,减少了液压元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由于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大大简化了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
【IPC分类】B60T13/68
【公开号】CN205292615
【申请号】
【发明人】吴明赵, 孙环阳, 朱鹏成, 邹金, 梁艳芬
【申请人】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