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11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发电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喜欢骑自行车郊游或旅行,并随身自带的数码产品如手机、照相机,在拍照、导航、听音乐过程中电池消耗过快,短时间内无法充电的问题,以及夜间行驶无法照明路况,在野营的时候无法提供光源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可以发电的自行车并不多见。因此,其市场前景广阔,潜藏价值大。现有的发电自行车采用携带微型发电机发电,由于发电机与车轮机械摩擦的影响,对骑行者产生很大阻力;同时现有的发电自行车需要携带可充电的电源,电源成本较高且对环境产生污染,如不携带电源则发电状态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自行车发电时的机械摩擦阻力,且免于携带电源,发电电流、电压稳定,适合在骑行时给电子产品充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发电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在前轮和后轮上分别设置有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的前交叉和后交叉上;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使用导线并联后,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充电接口;在自行车前轮和后轮车圈内缘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承载带,承载带上环形设置有承载孔,每个承载孔内嵌有一个第一永磁体;每个车轮上第一永磁体极性方向均相同,第一永磁体靠近相应车轮的线圈并随车轮自由转动。
[0006]所述的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分别由两个串联的分线圈组成,两个分线圈相对设置于前交叉或后交叉的两根插条上;在所述的分线圈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朝向车轮方向的磁极极性与相对应的第一永磁体背向车轮一侧的磁极极性相反;所述的承载孔贯穿承载带,第一永磁体是一枚贯穿于承载孔的永磁体;所述的第一永磁体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承载孔是相对设置在承载带两侧的两个凹坑,第一永磁体由在凹坑中填充的两枚永磁体构成,两枚永磁体相对方向极性相异。所述的充电接口为USB接口 ;所述的自行车架上设置有车灯通过带有开关的导线与充电接口并联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在车轮转动时,设置在承载带上、固定在承载孔中的永磁体产生运动磁场,固定在前交叉或后交叉的两根插条上的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在运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能。该电能通过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后可以向电子产品直接充电。采用分线圈的结构,并在分线圈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体,可以进一步加强运动磁场的强度,发电效果会更好。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的并联,使进入整流电路的电流更强、电压更稳定,因此可以不必携带电源。
[0008]第一永磁体横截面为半圆形,可以增加安装牢固程度。承载孔采用相对设置在承载带两侧的两个凹坑,第一永磁体由在凹坑中填充的两枚永磁体构成,两枚永磁体相对方向极性相异,这一设计方案可以在保证足够磁场强度的前提下使用较小的磁体,从而降低磁体的采购成本。
[000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给自行车车灯供电,用于夜间行车的照明。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发电过程中完全没有机械摩擦,降低了骑行者的阻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中不必包括电源,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环保整洁。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面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面剖面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带及线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形第一永磁体镶嵌在承载带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后轮1、前轮2、车架3、充电接口4、导线5、车灯6、后轮线圈7、前轮线圈8、分线圈10、第二永磁体11、承载孔12、承载带13、承载孔16、第一永磁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如附图1-8所示的发电自行车,包括车架3、前轮2和后轮1,在前轮2和后轮I上分别设置有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3的前交叉和后交叉上,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使用导线并联连接,导线通过车架3内的通孔连接,然后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充电接口 4,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位于充电接口内部;在自行车前轮2和后轮I车圈内缘均设置有承载带13,承载带13上环形设置有48个承载孔12,每个承载孔12内嵌有一个第一永磁体17,每个车轮上第一永磁体17极性方向均相同,第一永磁体17靠近相应车轮的线圈并随车轮自由转动。
[0022]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分别由两个串联的分线圈10组成,两个分线圈10相对设置于前交叉或后交叉的两根插条上,分线圈10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体11,第二永磁体11朝向车轮方向的磁极极性与相对应的第一永磁体17背向车轮一侧的磁极极性相异;承载孔12贯穿承载带13,第一永磁体17是一枚贯穿于承载孔12的永磁体,第一永磁体17横截面为半圆形,充电接口 4镶嵌在车架3下方的斜架上,充电接口 4为USB接口。所述的自行车架3上设置有车灯6通过带有开关的导线5与充电接口 4并联连接。
[0023]在使用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毕后,即可骑行。车轮旋转时,承载带13—同旋转,带动第一永磁体17发生旋转,在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周围产生运动磁场,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此时的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相当于两个并联的发电机,该电流经过整流、稳压后可以通过USB接口给电子产品充电。由于两个线圈同时产生电流,电压、电流比较稳定,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蓄电池等可充电源,环保且降低成本。由于切割磁力线不会产生机械摩擦,因此降低了自行车骑行者的阻力。
[0024]当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分别由两个串联的分线圈10组成,以及线圈10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体11时,线圈外的运动磁场强度更大,具有更好的发电效果。第一永磁体17横截面为半圆形,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承载孔内。
[0025]当自行车行驶时,通过充电接口4可以直接为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电池充电;自行车架3上设置有车灯6,当自行车行驶时,打开开关车灯6就可以照明,方便夜间行驶,游玩时可以及时补充手机、照相机电源,简单方便,灵活精巧,绿化环保。
[0026]实施例2:
[0027]主要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差异在于,承载孔12是相对设置在承载带13两侧的两个凹坑,第一永磁体17由在凹坑中填充的两枚永磁体构成,两枚永磁体相对方向极性相异。此时第一永磁体17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小体积磁体制作,在保持足够磁场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0028]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有不脱离本方案结构和作用的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发电自行车,包括车架(3)、前轮(2)和后轮(I),其特征在于:在前轮(2)和后轮(I)上分别设置有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3)的前交叉和后交叉上;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使用导线并联后,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充电接口(4);在自行车前轮(2)和后轮(I)车圈内缘均设置有承载带(13),承载带(13)上环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承载孔(12),每个承载孔(12)内嵌有一个第一永磁体(17);每个车轮上第一永磁体(17)极性方向均相同,第一永磁体(17)靠近相应车轮的线圈并随车轮自由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线圈(8)和后轮线圈(7)分别由两个串联的分线圈(10)组成,两个分线圈(10)相对设置于前交叉或后交叉的两根插条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线圈(10)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体(11),第二永磁体(11)朝向车轮方向的磁极极性与相对应的第一永磁体(17)背向车轮一侧的磁极极性相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孔(12)贯穿承载带(13),第一永磁体(17)是一枚贯穿于承载孔(12)的永磁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17)横截面为半圆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孔(12)是相对设置在承载带(13)两侧的两个凹坑,第一永磁体(17)由在凹坑中填充的两枚永磁体构成,两枚永磁体相对方向极性相异。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接口(4)为USB接口。8.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行车架(3)上设置有车灯(6),车灯(6)通过带有开关的导线(5)与充电接口(4)并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自行车,用于无摩擦的发电并不需要在发电设备中设置可充电电源,即可给电子产品充电。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在前轮和后轮上分别设置有前轮线圈和后轮线圈,使用导线并联后,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充电接口;在自行车前轮和后轮车圈内缘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承载带,承载带上环形设置有承载孔,每个承载孔内嵌有一个第一永磁体;每个车轮上第一永磁体极性方向均相同,第一永磁体靠近相应车轮的线圈并随车轮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IPC分类】B62J99/00
【公开号】CN205292890
【申请号】
【发明人】高晗, 王杨扬
【申请人】高晗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