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119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的舱室设计领域,为船舶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模块化、多功能的活动舱室。
【背景技术】
[0002]船舶作为一座在海上移动的大型建筑,为满足船上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及休息、娱乐等,配置了许许多多、功能种类不同的舱室,考虑到船舶在航行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风浪的影响,从而使船舶产生前后、左右的摇晃、倾斜以及从波峰到波谷的上下垂荡,因而所有的舱室都必须固定地安装在船舶上,而对于如科学考察船、物探船、海洋调查船等工程类船舶,往往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常常需临时性搭载不同功能的舱室(包括工作生活类舱室、设备类舱室、实验室类舱室以及储藏类舱室等),考虑到船上的条件限制及使用特点,这些舱室一般除了要求满足装船后的使用要求(如满足人员生活需要的居住类舱室、供进行试验用的实验室类舱室等)外,又能在完成任务后,方便地转运到陆地上进行存放,因此,这种舱室要求能便于搬运、固定及安装,以及能设计成统一的模块化尺寸,由此就必须进行这类可移动式舱室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船舶提供一种即可临时性搭载、又能满足人员和设备使用要求的活动型舱室。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所述多功能舱室为各个功能独立的舱室组合搭载而成,所述多功能舱室外部侧面有与搭载船舶进行连接的功能接口,所述多功能舱室通过角锁紧装置、绑扎装置、箱格导轨或者撑柱装置与搭载船舶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舱室包括居住型舱室、工作型舱室、储存型舱室,所述功能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包括供电接口、供水接口、供气接口、通风接口、网络接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舱室外形结构尺寸为3029mm X 2438mmX 2438mm和6058mm X2438mmX2438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接口采用标准的3相380V、50Hz的供配电电源系统,供水接口的排水管采用直径为1-1/2”标准管子,供水接口的供水管采用直径为3/4”的标准管子,通风接口采用直径为6”的管子,网络接口采用标准的RJ45接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舱室组合搭载包括水平组合方式、垂直组合方式、水平与垂直叠加组合方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舱室组合通过吊装方式进行组合或者通过在舱室的4个底脚处加装活动式的移动设备移动进行组合,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滚轮和移动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多功能舱室便于搬运、固定及安装,能设计成统一的模块化尺寸,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和能源的利用率,并进而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居住型舱室;
[0013]图2为多功能舱室组合搭载;
[0014]图3为多功能舱室吊装。
[0015]图中,1-单人床、2-写字台、3_衣柜、4-靠背椅、5-洗脸柜、6-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包括居住型舱室、工作型舱室(如实验室型舱室)、储存型舱室(如物品样品存储型舱室、设备存储型舱室)等,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完成不同使用功能的内部设计。但每个不同类型的多功能舱室的设计都与船舶上固定设计的舱室类似,设计中除了有供人员进出的门、供逃生用的舱口、通风用的开口外,还设计有与搭载船舶进行供电、供气、供水、供网等的连接接口。
[0018]较佳地,居住型舱室的典型布置图如图1所示,包括单人床1、写字台2、衣柜3、靠背椅4、洗脸柜5、门6。
[0019]较佳地,所述接口的设计必须是标准化的,所有的接口形式和尺寸都采用国际或国内的标准形式和尺寸,以保证能在不同类型的船舶上进行对接,而不需增加其他的辅助配套设施。如供电接口采用标准的3相380V、50Hz的供配电电源系统,排水管采用直径为1-1/2”、供水管采用直径为3/4”的标准管子,通风管采用直径为6”的管子,网络接口采用标准的RJ45接口等。
[0020]较佳地,所述接口的布置位置应方便船舶上的人员操作使用。设计时将所述接口都设置在集装箱式多功能舱室的外部侧面上,当该舱室搭载到母船上后,只需将母船上的配电、给排水、通风、网络等连接到所述多功能舱室相应的接口后,所述多功能舱室就具有与固定式舱室相同的功能。
[0021]较佳地,所述多功能舱室的外形结构尺寸分为两型,I型多功能舱室的外形结构尺寸为3029mm X 2438mm X 2438mm(长X宽X高),Π型多功能舱室的外形结构尺寸为6058mm X2438mmX 2438mm(长X宽X高),这两型多功能舱室的尺寸分别与国际、国内通用的10英尺标准集装箱和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外形结构尺寸相同,这种外形结构尺寸的设计,由于其2438mm的高度也与常规船舶的2400mm-2500mm的甲板舱室的层高相差无几,由此在船上进行临时搭载时,不会影响原船舶的整体外形美观效果。
[0022]较佳地,将I型多功能舱室的外形结构尺寸设计成Π型多功能舱室外形结构尺寸的一半的,可以方便地在有限的船舶空间中完成多功能舱室的组合搭载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多功能舱室的外形结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I型+Π型)或(Π型+Π型)的外形结构尺寸。
[0023]较佳地,一种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上搭载3个I型多功能舱室,4个Π型多功能舱室,其中2个I型多功能舱室叠放在Π型多功能舱室上面。
[0024]较佳地,综合考虑到所述多功能舱室既能在母船上安装固定,又能方便在陆上车辆上的运输,其安装固定的设计就要求既具有通用性,又满足操作的方便性,为此,所述多功能舱室的安装形式同ISO标准的10英尺和20英尺的集装箱的固定方式一样,吊装的连接方式也相同,如图3所示。
[0025]较佳地,所述多功能舱室的各种固定设备,如各种角锁紧装置、绑扎装置、箱格导轨、撑柱等,都采用国内相关标准中的标准件,如GB 11577-1989《船用集装箱紧固件》、GB/T16956-1997《船用集装箱绑扎件》和GB/T 19920-2005《船用集装箱支撑件》。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文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性说明和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对本发明的任意修改和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舱室为各个功能独立的舱室组合搭载而成,所述多功能舱室外部侧面有与搭载船舶进行连接的功能接口,所述多功能舱室通过角锁紧装置、绑扎装置、箱格导轨或者撑柱装置与搭载船舶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舱室包括居住型舱室、工作型舱室、储存型舱室,所述功能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包括供电接口、供水接口、供气接口、通风接口、网络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舱室外形结构尺寸为3029mmX2438mmX2438mm和6058mm X2438mmX2438mm。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采用标准的3相380V、50Hz的供配电电源系统,供水接口的排水管采用直径为1-1/2”标准管子,供水接口的供水管采用直径为3/4”的标准管子,通风接口采用直径为6”的管子,网络接口采用标准的RJ45接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组合搭载包括水平组合方式、垂直组合方式、水平与垂直叠加组合方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组合通过吊装方式进行组合或者通过在舱室的4个底脚处加装活动式的移动设备移动进行组合,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滚轮和移动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的可供船舶搭载的模块化多功能舱室的设计,所述多功能舱室为各个功能独立的舱室组合搭载而成,所述多功能舱室外部侧面有与搭载船舶进行连接的功能接口,所述多功能舱室通过角锁紧装置、绑扎装置、箱格导轨或者撑柱装置与搭载船舶固定。该设计包含了舱室的功能种类、外形尺寸、吊运及安装形式、水电气功能接口等,满足了船舶在进行特种作业时对临时性功能舱室的安装需求,在节约船舶上的使用和存储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船舶的航行费用,提高了船舶的空间和能源的利用率,并进而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
【IPC分类】B63B29/02
【公开号】CN205292988
【申请号】
【发明人】黄广明, 杨洪刚, 谢广东, 孙宝国
【申请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