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396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墙布。
【背景技术】
[0002]墙布,广泛应用于酒店、宾馆、影院、办公室、健身房、卧房、书房等墙面的装饰,可以说墙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墙布的耐压、抗撕裂能力很低,而且容易被尖锐的物体划破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耐压、抗撕裂能力强的墙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墙布,其特征是:包括基层及置于基层上的PVC层,PVC层与基层粘黏连接,PVC层由若干编织组构成,编织组包括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玮线组,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第四经线、第五经线、第六经线、第七经线及第八经线,玮线组包括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第三玮线、第四玮线、第五玮线、第六玮线及第七玮线,其中,第四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及第二单线,各根经线及玮线均包括外套及置于外套内的若干根细丝线;
[0007]第一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至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二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下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的上方、第四玮线至第六玮线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上方;第三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上方;第五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下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上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六玮线及第七玮线的上方;第六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的上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下方、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七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至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的下方、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八玮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上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PVC层大大提高了墙布的抗压及抗拉能力,特别是PVC层采用经线组跟玮线组采用交织的方式连接。该交织方式与传统的机织方式不同的是,采用8根经线与7根玮线作为整体的一组,PVC层的整体结构采用该种交织方式依次循环。为了保证PVC层的结构稳定及其耐耐压、抗撕裂能力,故8根经线与7根玮线之间的交织方式均不同,使得经线组与玮线组的交织更为全面,进而提高了PVC层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当尖锐物体划至PVC层时,PVC层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
[0009]特别是第四经线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及第二单线,通过第一单线及第二单线拉紧了玮线组,而且提高了第四经线整体的抗拉能力。
[0010]各根经线及玮线采用的是双层结构,提高了各根经线与玮线的抗拉伸及撞击的能力,特别是内层是采用的是涤纶纤维制成的细丝线,具体很强的减震功能,有效的保护墙体。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单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上方、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交织连接方式,提高了第一单线跟7根玮线的连接稳定性,而且也拉紧了各根玮线之间的间距。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单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上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的下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上方、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交织连接方式,提高了第二单线跟7根玮线的连接稳定性,而且也拉紧了各根玮线之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织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经线及玮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种墙布,包括基层2及置于基层2上的PVC层I,PVC层I与基层2粘黏连接,PVC层I由若干编织组构成,编织组包括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玮线组,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第三经线13、第四经线14、第五经线15、第六经线16、第七经线17及第八经线18,玮线组包括第一玮线21、第二玮线22、第三玮线23、第四玮线24、第五玮线25、第六玮线26及第七玮线27,其中,第四经线1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141及第二单线142,各根经线及玮线均包括外套101及置于外套101内的若干根细丝线102;
[0020]第一经线11依次从第一玮线21的下方、第二玮线22至第六玮线26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下方;第二经线12依次从第一玮线21下方、第二玮线22及第三玮线23的上方、第四玮线24至第六玮线26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上方;第三经线13依次从第一玮线21及第二玮线22下方、第三玮线23及第四玮线24上方、第五玮线25及第六玮线26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上方;第五经线15依次从第一玮线21下方、第二玮线22及第三玮线23上方、第四玮线24及第五玮线25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六玮线26及第七玮线27的上方;第六经线16依次从第一玮线21及第二玮线22的下方、第三玮线23的上方、第四玮线24及第五玮线25的下方、第六玮线26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下方;第七经线17依次从第一玮线21的下方、第二玮线22至第四玮线24的上方、第五玮线25的下方、第六玮线26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下方;第八玮线依次从第一玮线21及第二玮线22的下方、第三玮线23及第四玮线24的上方、第五玮线25及第六玮线26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上方。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PVC层I大大提高了墙布的抗压及抗拉能力,特别是PVC层I采用经线组跟玮线组采用交织的方式连接。该交织方式与传统的机织方式不同的是,采用8根经线与7根玮线作为整体的一组,PVC层I的整体结构采用该种交织方式依次循环。为了保证PVC层I的结构稳定及其耐耐压、抗撕裂能力,故8根经线与7根玮线之间的交织方式均不同,使得经线组与玮线组的交织更为全面,进而提高了PVC层I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当尖锐物体划至PVC层I时,PVC层I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
[0022]特别是第四经线14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141及第二单线142,通过第一单线141及第二单线142拉紧了玮线组,而且提高了第四经线14整体的抗拉能力。
[0023]各根经线及玮线采用的是双层结构,提高了各根经线与玮线的抗拉伸及撞击的能力,特别是内层是采用的是涤纶纤维制成的细丝线102,具体很强的减震功能,有效的保护墙体。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单线141依次从第一玮线21的上方、第二玮线22的下方、第三玮线23及第四玮线24的上方、第五玮线25及第六玮线26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下方。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交织连接方式,提高了第一单线141跟7根玮线的连接稳定性,而且也拉紧了各根玮线之间的间距。
[00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单线142依次从第一玮线21的上方、第二玮线22及第三玮线23的下方、第四玮线24及第五玮线25的上方、第六玮线26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27的下方。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交织连接方式,提高了第二单线142跟7根玮线的连接稳定性,而且也拉紧了各根玮线之间的间距。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墙布,其特征是:包括基层及置于基层上的PVC层,PVC层与基层粘黏连接,PVC层由若干编织组构成,编织组包括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玮线组,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第四经线、第五经线、第六经线、第七经线及第八经线,玮线组包括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第三玮线、第四玮线、第五玮线、第六玮线及第七玮线,其中,第四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及第二单线,各根经线及玮线均包括外套及置于外套内的若干根细丝线; 第一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至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二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下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的上方、第四玮线至第六玮线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上方;第三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上方;第五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下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上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六玮线及第七玮线的上方;第六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的上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下方、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七经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至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的下方、第六玮线的上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第八玮线依次从第一玮线及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布,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单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上方、第二玮线的下方、第三玮线及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五玮线及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布,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单线依次从第一玮线的上方、第二玮线及第三玮线的下方、第四玮线及第五玮线的上方、第六玮线的下方穿过、最后穿至第七玮线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墙布,包括基层及置于基层上的PVC层,PVC层与基层粘黏连接,PVC层由若干编织组构成,编织组包括交织连接的经线组及纬线组,经线组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第四经线、第五经线、第六经线、第七经线及第八经线,纬线组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第三纬线、第四纬线、第五纬线、第六纬线及第七纬线,其中,第四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线及第二单线,各根经线及纬线均包括外套及置于外套内的若干根细丝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耐压、抗撕裂能力强。
【IPC分类】E04F13/00, D06N3/06, D03D13/00
【公开号】CN205295767
【申请号】
【发明人】章智敏
【申请人】浙江宏顺网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