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433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
【背景技术】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粧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基础工程上。尤其对于修建在不稳定土层或软土层上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管粧通过将建筑物的负荷传递至地下的稳定岩层上,从而支撑建筑物,确保其安全。
[0003]现时混凝土预制管粧一般都是圆柱筒体状,其内部中空,存在强度低、抗捶打能力弱的缺点,虽然目前的管粧中都配置有钢筋来加强强度,但这些钢筋只能在筒体上竖直或规律卷绕布置,加强效果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抗捶打能力强的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包括圆柱状的管体,管体的管壁内设有两圈主筋,处于内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一螺旋筋,处于外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的卷绕方向相反。
[000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圈主筋包括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布置的筋条,位置对应的筋条的两端通过连接筋相连。
[000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旋筋的密度大于第一螺旋筋的密度。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粧设有两组主筋和螺旋筋,两组加强筋配合可以大大增加管粧的整体强度,筋条与管壁之间的距离减小,管体整体的抗捶打能力增强,特别地,两组螺旋筋的卷绕方向相反,使得管粧的抗剪能力也可以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0012]【附图说明】:1_管体,2、3_主筋,4-第一螺旋筋,5-第二螺旋筋,6-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包括管体I,管体I为圆柱状,其内部中空。管体I的管壁内设有两圈主筋2和3,其中处于内圈的主筋2卷绕有第一螺旋筋4,处于外圈的主筋3上卷绕有第二螺旋筋5。具体实施时,内圈的主筋2可以布置在管壁厚度的1/3处,外圈的主筋3则可以布置在管壁厚度的2/3处。两组主筋2和3和螺旋筋配合可以使得管体I的强度得到大大增加。
[0014]第一螺旋筋4和第二螺旋筋5的卷绕方向设为相反,使得管粧的抗扭曲和抗剪性能得到加强。
[0015]具体实施时,两圈主筋2和3包括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布置的筋条,位置对应的筋条的两端通过连接筋6相连,所设置的连接筋6可以使得两组筋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强度加强作用进一步提升。
[0016]另外,考虑到第一螺旋筋4所处的圆周直径小于第二螺旋筋5所处的圆周直径,为了使得管粧每个位置的强度基本一致,第二螺旋筋5的密度应大于第一螺旋筋4的密度。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包括圆柱状的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的管壁内设有两圈主筋,处于内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一螺旋筋,处于外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的卷绕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其特征在于:两圈主筋包括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布置的筋条,位置对应的筋条的两端通过连接筋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粧,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筋的密度大于第一螺旋筋的密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管桩,包括圆柱状的管体,管体的管壁内设有两圈主筋,处于内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一螺旋筋,处于外圈的主筋上卷绕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的卷绕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管桩设有两组主筋和螺旋筋,两组加强筋配合可以大大增加管桩的整体强度,筋条与管壁之间的距离减小,管体整体的抗捶打能力增强,特别地,两组螺旋筋的卷绕方向相反,使得管桩的抗剪能力也可以得到加强。
【IPC分类】E02D5/30
【公开号】CN205296136
【申请号】
【发明人】邵国纲, 吴启全, 韩支叶, 黄海明
【申请人】建华建材(安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