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8544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旋挖钻机普遍应用于基粧施工领域,在沙土层作业具有很高的作业效率,但是一旦遇到岩石层则效率大大降低,面对坚硬的岩石层,一般采用的是冲击钻打粧,冲击钻打粧需要的设备笨重且价格昂贵,钻进效率也难以获得大幅度提升,而且噪音较大,容易影响附近人员工作生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常规旋挖钻机无法钻探岩石,而打粧机噪音大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旋挖钻机平台进行改造,钻进速度高且能取芯的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包括旋挖钻机的平台和吊臂,吊臂下方设置可伸缩的钻杆,钻杆与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钻杆的末端设有圆筒形取芯钻头,取芯钻头的内壁上设有反转时卡紧岩芯的卡紧装置;钻杆最内侧为与取芯钻头连通的空心结构,钻杆的上方与空心结构连接可旋转的水管接头,水管接头通过水管连接水栗;吊臂上设有收纳水管的缠绕装置。
[0005]为了便于收纳水管,所述吊臂上设有圆柱形的缠绕装置,缠绕装置设有自动弹簧或者电机驱动。
[0006]为便于快速切换以及保证反转强度,所述取芯钻头与钻杆之间为插接连接,结合处设有销轴。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克服了常规旋挖钻机不能通过钻杆送水钻进和取芯钻进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取芯方便,利用现有的平台即可实现对岩层的钻进,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取芯钻头,2.销轴,3.驱动装置,4.钻杆,5.水管接头,6.缠绕装置,7.水管,
8.钻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包括旋挖钻机的钻机平台8和前方的吊臂,吊臂下方设置可以伸缩的钻杆4,钻杆4的最内侧的钻杆为空心结构,钻杆4的上部设有与吊绳相连接的水管接头5。
[0012]水管接头5与吊绳固定连接且与钻杆4可转动连接,水管接头5外部链接水管7,内部则与钻杆最内侧的空心结构连通。钻杆4的前方设有圆筒形的取芯钻头I,取芯钻头I与钻杆4为插接连接,依靠销轴2进行固定。
[0013]取芯钻头I的内部设有反转时卡紧岩芯的卡紧装置,卡紧装置沿着钻头内壁设置,正转时收起,反转时张开并对内部的岩芯卡紧固定,岩芯断裂时将岩芯取出并提升。
[0014]吊架的上方设有圆柱形的缠绕装置6,与水管接头5相连接的水管7缠绕收纳在缠绕装置6上,缠绕装置6与电机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水管连通的水栗向钻杆内松手,取芯钻头向下钻探,达到预定深度时取芯钻头反转,岩芯会在卡紧装置的固定下折断并与岩心钻头一起取出,由于取芯钻头与钻杆插接连接,因此可以快速切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节省成本。
【主权项】
1.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包括旋挖钻机平台(8)和吊臂,吊臂下方设置可伸缩的钻杆(4),钻杆(4)与驱动装置(3)动力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4)的末端设有圆筒形取芯钻头(1),取芯钻头(I)的内壁上设有反转时卡紧岩芯的卡紧装置;钻杆(4)最内侧为与取芯钻头(I)连通的空心结构,钻杆(4)的上方与空心结构连接可旋转的水管接头(5),水管接头(5)通过水管(7)连接水栗;吊臂上设有收纳水管(7)的缠绕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上设有圆柱形的缠绕装置(6),缠绕装置设有自动弹簧或者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钻头(I)与钻杆之间为插接连接,结合处设有销轴(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钻进装置,提供一种旋挖钻岩石钻进装置,包括旋挖钻机的平台和吊臂,吊臂下方设置可伸缩的钻杆,钻杆与驱动装置动力连接,钻杆的末端设有圆筒形取芯钻头,取芯钻头的内壁上设有反转时卡紧岩芯的卡紧装置;钻杆的上方与空心结构连接可旋转的水管接头,水管接头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吊臂上设有收纳水管的缠绕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规旋挖钻机不能通过钻杆送水钻进和取芯钻进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取芯方便,利用现有的平台即可实现对岩层的钻进,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
【IPC分类】E21B7/02, E21B21/00
【公开号】CN205297329
【申请号】
【发明人】杜伟, 徐希强, 闫清宝
【申请人】闫清宝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