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通气孔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589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通气孔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壳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用通气孔盖。
【背景技术】
[0002]离合器通常暴露在空气中,且处于离地面较近的问题,易被空气中的水、灰尘污染,造成离合系统外观、性能、可靠性的衰减。
[0003 ]为此,在离合器外设置有离合器壳体,如图1至图3所示,现技术为了用以在特殊情况下观察离合器壳体I内部件如离合器、从动盘或分离机构的状态,在离合器壳体上设置有一个观察孔3及一个观察孔盖2,将观察孔盖2用螺栓4固定于离合器壳体I上。
[0004]并且在离合器壳体下端设置有一个通气槽5,用以同空气相通,以适当降低离合器壳体内温度。在空气交换时,外界沙尘易进入离合器壳体内,通过积水路面或雨天易进入泥水,对离合器壳体骨部件及润滑脂造成污染,导致部件锈蚀或润滑脂失效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气孔盖,以解决现观察孔盖防尘效果差,易污染摩擦片、易造成润滑脂失效及零部件锈蚀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多用通气孔盖,包括有孔盖本体,及自所述孔盖本体上边缘向下延伸时,深度逐渐减小的凹形空腔;
[0008]自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及两个侧面均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
[0009]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侧边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进气口;所述隔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不接触。
[0010]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的端部向所述孔盖本体方向弯折形成防尘板。
[0011]所述隔板为Z字形,包括有上底板、下底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边与所述上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边与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
[0012]所述下底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孔盖本体所在平面平行;
[0013]所述连接板自所述下底板向所述上底板方向延伸时,逐渐接近所述延伸部;
[0014]所述上底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平行。
[0015]所述防尘板为V字型,包括有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防尘板与所述第一防尘板连接。
[0016]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第二防尘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0017]所述延伸部的两侧边及所述防尘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翻边。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孔盖本体上设置凹形空腔,并且在凹形空腔的上端设置进气口及防尘板结构,在保证与空气交换的同时,提高了通气孔盖的防尘效果,同时也有效的降低对润滑脂污染及零部件锈蚀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技术离合器壳体带观察孔盖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现技术离合器壳体带观察孔盖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现技术离合器壳体带通气槽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带通气孔盖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带通气孔盖分解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通气孔盖空气交换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气孔盖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I离合器壳体,2观察孔盖,3观察孔,4螺栓,5通气槽,OI离合器壳体,02通气孔盖,03观察孔,04螺栓,211螺栓孔,021孔盖本体,022凹形空腔,023延伸部,024防尘板,025进气口,026隔板,241第一防尘板,242第二防尘板,261下底板,262连接板,263上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通气孔盖,如图4至图7所示,包括有孔盖本体021,及自所述孔盖本体021上边缘向下延伸时,深度逐渐减小的凹形空腔022;本申请的孔盖本体为板材结构,在孔盖本体021的边缘处设置有螺栓孔211,以使得通过螺栓04将通气孔盖02固定于离合器壳体01的观察孔03上。
[0031]自所述凹形空腔022的底面及两个侧面均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023;使得延伸部的横截面呈梯形。
[0032]还包括有隔板026;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侧边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进气口 025;所述隔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不接触。
[0033]所述隔板026为Z字形,包括有上底板263、下底板261及连接板262;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边与所述上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边与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
[0034]所述下底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孔盖本体所在平面平行。
[0035]所述连接板自所述下底板向所述上底板方向延伸时,逐渐接近所述延伸部。
[0036]所述上底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平行。本申请的隔板结构使得进气通道存在弯曲,有利于防尘及防水。
[0037]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的端部向所述孔盖本体方向弯折形成防尘板。所述防尘板024为V字型,包括有第一防尘板241和第二防尘板242;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防尘板与所述第一防尘板连接。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第二防尘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0038]所述延伸部的两侧边及所述防尘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翻边。在翻边上设置有螺栓孔,同时,翻边孔起到提高强度作用。
[0039]在离合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口与外界交换,起到一定降温作用,同时整个通气孔盖的结构保证了雨水、灰尘难以进入离合器壳内,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污染、锈蚀问题。
[0040]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孔盖本体,及自所述孔盖本体上边缘向下延伸时,深度逐渐减小的凹形空腔; 自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及两个侧面均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 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侧边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进气口;所述隔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的端部向所述孔盖本体方向弯折形成防尘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Z字形,包括有上底板、下底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边与所述上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边与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底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孔盖本体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连接板自所述下底板向所述上底板方向延伸时,逐渐接近所述延伸部; 所述上底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板为V字型,包括有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防尘板与所述第一防尘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板与所述第二防尘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通气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侧边及所述防尘板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通气孔盖,包括有孔盖本体,及自所述孔盖本体上边缘向下延伸时,深度逐渐减小的凹形空腔;自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及两个侧面均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还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孔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侧边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进气口;所述隔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凹形空腔的底面不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孔盖本体上设置凹形空腔,并且在凹形空腔的上端设置进气口及防尘板结构,在保证与空气交换的同时,提高了通气孔盖的防尘效果,同时也有效的降低对润滑脂污染及零部件锈蚀问题。
【IPC分类】F16D13/58
【公开号】CN205298319
【申请号】
【发明人】司志明, 王家华, 何果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