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715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中润滑栗,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栗油箱溢流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的润滑技术中,集中润滑系统大多由润滑栗、管路、分配器组成。工作中,随着润滑栗定时运行向管路和分配器供油,润滑栗油箱里的油脂容量会逐渐减小,当油脂将要用完时,需要通过加油机向油箱内添加油脂,因为油箱四周密封,在润滑栗向外供油和向油箱添加油脂时,油箱内部的空气空间要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油箱顶部设置一个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连通管,通常叫通气管,同时具有加满油脂后的溢流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201020300265.0公开了一种防水通气管都是一段弯曲成倒置U形的细管结构,一端朝下开口于油箱,另一端朝下开口栗上盖的内部,目的是为了防水和防尘。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向油箱添加满油脂后,通过这种通气管溢流,油脂溢流到栗上盖内部,又很难发觉,带来的后果是污染和损坏电机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进上述结构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润滑栗油箱溢流管,既能实现油箱内外气压平衡的通气功能,又能在发生溢流时,能观察到,立即停止添加油脂,避免污损电机。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集中润滑栗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体1、电机6和齿轮栗5等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快插接头7和油箱盖2通过螺纹联接,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7的下端,溢流管8开口竖直向下。当集中润滑栗通过加油接头向油箱内添加油脂时,油箱内空气通过溢流管8排出,当集中润滑栗向外供脂时,油箱4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通过溢流管8进入油箱,平衡油箱内外部气压。当油箱4内加满油脂后油脂很快通过溢流管流出,能很快被加油人员发现,及时停止加油。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决了集中润滑栗溢流和通气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07]附图为本实用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栗示意图。
[0008]图中:1、上壳体,2、油箱盖,3、加油接头,4、油箱,5、齿轮栗,6、电机,7、直角快插接头,8、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集中润滑栗集中润滑栗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体1、电机6和齿轮栗5等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直角快插接头7和油箱盖2通过螺纹联接,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下端,溢流管8开口方向竖直向下。油箱盖2在油箱4上方密封连接,形成油腔空间,内有齿轮栗。上壳体I倒扣在在油箱盖2上方,和油箱盖4密封连接,形成防尘空间,保护着电机6。油箱内部气压变化通过溢流管8进行内外平衡,当油箱4内加满油脂后油脂很快通过溢流管流出,能很快被加油人员发现,及时停止加油。
【主权项】
1.一种集中润滑栗,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体(I)、电机(6)和齿轮栗(5)等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快插接头(7)和油箱盖(2)通过螺纹联接,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7)下端,溢流管(8)开口竖直向下。
【专利摘要】一种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泵,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体1、电机6和齿轮泵5等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直角快插接头7和油箱盖2通过螺纹联接,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7的下端,溢流管8开口竖直向下。溢流管不但能平衡油箱内外气压,重要的是油箱加满后发生溢流,及时被加油人员发现停止加油。
【IPC分类】F16N13/20
【公开号】CN205299035
【申请号】
【发明人】姚哲
【申请人】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