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976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夹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
[0002]在一些具有拍照功能小型移动设备(比如手机)上,通常都安装有小型镜头。小型镜头安装在镜头底座上,然后可通过手机电路板的控制信号控制镜头底座带动镜头对焦。
[0003]传统装配小型镜头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用镊子将小型镜头安装在镜头底座上。由于镜头和底座都很小,工人需要较高的熟练度和技巧,而且即使非常熟练的工人装配效率也很低,导致生产率难以提高,且易于产出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包括左、右夹块以及用于驱动该左、右夹块相对夹紧或相对张开的驱动装置,该左、右夹块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夹指片,该第一、第二夹指片下端部分伸出于左、右夹块下端面,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下端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浮动夹持镜头的浮动夹持空间。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夹块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穿孔,并于该第一、第二穿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夹指片,该左、右夹块中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夹指片上端锁定于第一、第二穿孔中的第一、第二铁丝,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上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穿孔的孔壁形成有间隙,令伸出于左、右夹块下端面的第一、第二夹指片下端部分之间形成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夹块中分别设置有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三、第四穿孔,且第一、第二夹指片对应该第三、第四穿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铁丝穿过左夹块中的第三穿孔以及第一夹指片的第一通孔中,且该第一铁丝均与第三穿孔及第一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所述第二铁丝穿过右夹块中的第四穿孔以及第二夹指片的第二通孔中,且该第二铁丝均与第四穿孔及第二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滑动座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滑动座下端的左、右滑块用于驱动该左、右滑块相对夹紧或张开的气缸组件,所述左、右夹块分别安装于该左、右滑块中。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缸组件上还设置有一挡板,该挡板下端设置有向后凸伸的阻挡部,该阻挡部伸入左、右滑块之间。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阻挡部中还设置有检测感应器,该检测感应器端部朝向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夹指片内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夹持面。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第一、第二夹指片之间形成的浮动夹持空间夹持镜头。由于第一、第二夹指片分别与第一、第二穿孔的孔壁形成有间隙,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铁丝安装于左、右夹块上,以致使该第一、第二夹指片分别相对左、右夹块具有一定量的活动空间,令该第一、第二夹指片夹取镜头时,该第一、第二夹指片本身具有的活动空间可弥补镜头存在的偏移以及倾斜,以致使第一、第二夹指片能够稳定夹持镜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且本实用新型可稳定夹持镜头,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见图1-3所示,为一种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包括左、右夹块1、2以及用于驱动该左、右夹块1、2相对夹紧或相对张开的驱动装置3,该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内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夹持面。
[0018]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于一支座100上,左、右夹块1、2设置于驱动装置3下端。
[0019]所述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伸出于左、右夹块1、2下端面,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浮动夹持镜头的浮动夹持空间10。具体而言,所述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穿孔12、22,并于该第一、第二穿孔12,22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该左、右夹块1、2中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上端锁定于第一、第二穿孔12、22中的第一、第二铁丝13、23,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上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穿孔12、22的孔壁形成有间隙,令伸出于左、右夹块1、2下端面的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之间形成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10。
[0020]所述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三、第四穿孔,且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对应该第三、第四穿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铁丝13穿过左夹块I中的第三穿孔以及第一夹指片11的第一通孔中,且该第一铁丝13均与第三穿孔及第一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所述第二铁丝23穿过右夹块2中的第四穿孔以及第二夹指片21的第二通孔中,且该第二铁丝23均与第四穿孔及第二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
[0021]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一滑动座31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滑动座31下端的左、右滑块32、33用于驱动该左、右滑块32、33相对夹紧或张开的气缸组件34,所述左、右夹块
1、2分别安装于该左、右滑块32、33中。另外,所述气缸组件34上还设置有一挡板35,该挡板35下端设置有向后凸伸的阻挡部351,该阻挡部351伸入左、右滑块32、33之间。其中,所述阻挡部351中还设置有检测感应器36,该检测感应器36端部朝向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10。
[002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之间形成的浮动夹持空间10夹持镜头。由于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分别与第一、第二穿孔12、22的孔壁形成有间隙,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铁丝13、23安装于左、右夹块1、2上,以致使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分别相对左、右夹块1、2具有一定量的活动空间,令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夹取镜头时,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本身具有的活动空间可弥补镜头存在的偏移以及倾斜,以致使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能够稳定夹持镜头。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且本实用新型可稳定夹持镜头,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0024]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右夹块(1、2)以及用于驱动该左、右夹块(1、2)相对夹紧或相对张开的驱动装置(3),该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伸出于左、右夹块(1、2)下端面,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浮动夹持镜头的浮动夹持空间(10)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穿孔(12、22),并于该第一、第二穿孔(12、22)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该左、右夹块(1、2)中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上端锁定于第一、第二穿孔(12、22)中的第一、第二铁丝(13、23),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上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穿孔(12、22)的孔壁形成有间隙,令伸出于左、右夹块(1、2)下端面的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下端部分之间形成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夹块(1、2)中分别设置有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三、第四穿孔,且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对应该第三、第四穿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铁丝(13)穿过左夹块(I)中的第三穿孔以及第一夹指片(11)的第一通孔中,且该第一铁丝(13)均与第三穿孔及第一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所述第二铁丝(23)穿过右夹块(2)中的第四穿孔以及第二夹指片(21)的第二通孔中,且该第二铁丝(23)均与第四穿孔及第二通孔的孔壁形成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一滑动座(31)以及安装于活动安装于滑动座(31)下端的左、右滑块(32、33)用于驱动该左、右滑块(32、33)相对夹紧或张开的气缸组件(34),所述左、右夹块(1、2)分别安装于该左、右滑块(32、33)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34)上还设置有一挡板(35),该挡板(35)下端设置有向后凸伸的阻挡部(351),该阻挡部(351)伸入左、右滑块(32、3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351)中还设置有检测感应器(36),该检测感应器(36)端部朝向所述的浮动夹持空间(10)。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夹指片(11、21)内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夹持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镜头的浮动夹持机构,其包括左、右夹块以及用于驱动该左、右夹块相对夹紧或相对张开的驱动装置,该左、右夹块中分别设置有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第二夹指片,该第一、第二夹指片下端部分伸出于左、右夹块下端面,且该第一、第二夹指片下端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浮动夹持镜头的浮动夹持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且本实用新型可稳定夹持镜头,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IPC分类】G02B7/02
【公开号】CN205301679
【申请号】
【发明人】董忠衡, 胡錦陽
【申请人】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