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976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镜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载镜头的防水结构主要是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之间设置密封圈,并且镜头帽与前透镜组之间灌注防水胶,从而达到双层防水效果,满足防水等级。但是对于体积较小的广角而且防水等级要求高的车载镜头,上述的防水结构就很难达到要求,由于体积较小,在镜头帽与前透镜组之间将很难灌注防水胶,工艺上存在困难,无法保证灌注的胶水会溢出到前透镜组、镜头帽与镜筒三者相接触的地方,从而使镜头帽安装不良,防水效果较差,镜头外观较差。
[0003]因此,实用新型即正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防水效果好的车载镜头。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I,所述的镜筒I内设有后透镜组2,所述的后透镜组2靠近物侧一侧设有前透镜组3,所述的前透镜组3与镜筒I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4,所述的镜筒I上还设有与其旋接配合而使前透镜组3挤压第一密封圈4进而使前透镜组3与镜筒I紧密连接的镜头帽5,所述的镜头帽5上设有供前透镜组3外露的通孔6,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之间还设有在二者旋接配合时受到挤压而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7。
[0007]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透镜组3由一枚透镜组成。
[0008]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上设有环槽8,所述的第一密封圈4设在环槽8内并与前透镜组3的端面紧密接触。
[0009]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镜筒I端部与镜头帽5的底面5a之间,并与前透镜组3的侧壁3a相触接。
[0010]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的端部设有向下部凹进的凹台10,所述的前透镜组3的侧壁3a与凹台10配合而形成环形槽11,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环形槽11内。
[0011]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向中心凸出的凸台9,所述的后透镜组2从镜筒I的上部装入并顶压在凸台9上。
[0012]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透镜组2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21、第一隔圈22、第二透镜23、第二隔圈24、第三透镜25和第四透镜26,所述的第三透镜25与第四透镜26胶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四透镜26顶在凸台9上。
[0013]如上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透镜组3包括伸入通孔6内的伸出部3b和外凸于伸出部3b外壁而与伸出部3b形成台阶的台阶部3c,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旋接时所述的镜头帽5的底面5a与台阶部3c接触配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0015]1、本实用新型的前透镜组与镜筒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镜筒上还设有与其旋接配合而使前透镜组挤压第一密封圈进而使前透镜组与镜筒紧密连接的镜头帽,镜头帽上设有供前透镜组外露的通孔,镜头帽与镜筒之间还设有在二者旋接配合时受到挤压而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因此,第二密封圈组装到镜头帽与镜筒之间,与第一密封圈配合而起到双层防水的效果,并且也不会对外观有影响,镜头帽与镜筒的旋接也不会受到干涉。弥补了现在体积小且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广角车载镜头无法达到的双层防水性能,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配合达到的双重防水提高了镜头的防水等级,而且保证镜头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的耐久性,提高镜头寿命及品质质量。适用于所有的防水等级要求较高、体积比较小的广角车载镜头。
[0016]2、本实用新型的前透镜组由一枚透镜组成,第二密封圈设在镜筒端部与镜头帽的底面之间,并与前透镜组的侧壁相触接。因此,第二密封圈与镜头帽、镜筒、前透镜组三者直接接触,密封效果更好,防水效果好。
[0017]3、本实用新型的镜筒的端部设有向下部凹进的凹台,前透镜组的侧壁与凹台配合而形成环形槽,第二密封圈设在环形槽内。在车载镜头装配时,放入前透镜组后而前透镜组的侧壁与凹台形成了环形槽,方便后续将第二密封圈直接放入环形槽内,使第二密封圈的装配定位更容易,生产装配更快捷,也保证第二密封圈不会移位,确保密封效果优良。
[0018]4、本实用新型的的镜筒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向中心凸出的凸台,后透镜组从镜筒的上部装入并顶压在凸台上。凸台起到了限位及定位的作用,使车载镜头装配起来更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0019]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 ] —种车载镜头,包括镜筒I,所述的镜筒I内设有后透镜组2,所述的后透镜组2靠近物侧一侧设有前透镜组3,所述的前透镜组3与镜筒I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4,所述的镜筒I上还设有与其旋接配合而使前透镜组3挤压第一密封圈4进而使前透镜组3与镜筒I紧密连接的镜头帽5,所述的镜头帽5上设有供前透镜组3外露的通孔6,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之间还设有在二者旋接配合时受到挤压而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7。因此,第二密封圈7组装到镜头帽5与镜筒I之间,与第一密封圈4配合而起到双层防水的效果,并且也不会对外观有影响,镜头帽5与镜筒I的旋接也不会受到干涉。弥补了现在体积小且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广角车载镜头无法达到的双层防水性能,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7的配合达到的双重防水提高了镜头的防水等级,而且保证镜头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的耐久性,提高镜头寿命及品质质量。适用于所有的防水等级要求较高、体积比较小的广角车载镜头。
[0024]所述的前透镜组3由一枚透镜组成。
[0025]所述的镜筒I上设有环槽8,所述的第一密封圈4设在环槽8内并与前透镜组3的端面紧密接触。
[0026]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镜筒I端部与镜头帽5的底面5a之间,并与前透镜组3的侧壁3a相触接。第二密封圈7与镜头帽5、镜筒1、前透镜组3三者直接接触,密封效果更好,防水效果好。
[0027]所述的镜筒I的端部设有向下部凹进的凹台10,所述的前透镜组3的侧壁3a与凹台10配合而形成环形槽11,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环形槽11内。在车载镜头装配时,放入前透镜组3后,前透镜组3的侧壁3a与凹台10形成了环形槽11,方便后续将第二密封圈7直接放入环形槽11内,使第二密封圈7的装配定位更容易,生产装配更快捷,也保证第二密封圈7不会移位,确保密封效果优良。
[0028]所述的镜筒I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向中心凸出的凸台9,所述的后透镜组2从镜筒I的上部装入并顶压在凸台9上。
[0029]所述的后透镜组2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21、第一隔圈22、第二透镜23、第二隔圈24、第三透镜25和第四透镜26,所述的第三透镜25与第四透镜26胶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四透镜26顶在凸台9上。在装配时,从镜筒I上部依次放入第四透镜26与第三透镜25组成的胶合透镜、第二隔圈24、第二透镜23、第一隔圈22和第一透镜21,第四透镜26顶在凸台9上,因此,凸台9在车载镜头装配时对后透镜组2起到了限位及定位的作用,使车载镜头装配起来更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0030]所述的前透镜组3包括伸入通孔6内的伸出部3b和外凸于伸出部3b外壁而与伸出部3b形成台阶的台阶部3c,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旋接时所述的镜头帽5的底面5a与台阶部3c接触配合。在镜头帽5与镜筒I旋接时,镜头帽5的底面5a与前透镜组3的台阶部3c接触配合,从而推动前透镜组3向镜筒I内的后透镜组2靠近,在此过程中使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7受到挤压,进而保证密封连接,达到所需的双重防水效果。
【主权项】
1.一种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I),所述的镜筒(I)内设有后透镜组(2),所述的后透镜组(2)靠近物侧一侧设有前透镜组(3),所述的前透镜组(3)与镜筒(I)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4),所述的镜筒(I)上还设有与其旋接配合而使前透镜组(3)挤压第一密封圈(4)进而使前透镜组(3)与镜筒(I)紧密连接的镜头帽(5),所述的镜头帽(5)上设有供前透镜组(3)外露的通孔(6),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之间还设有在二者旋接配合时受到挤压而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透镜组(3)由一枚透镜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上设有环槽(8),所述的第一密封圈(4)设在环槽(8)内并与前透镜组(3)的端面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镜筒(I)端部与镜头帽(5)的底面(5a)之间,并与前透镜组(3)的侧壁(3a)相触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的端部设有向下部凹进的凹台(10),所述的前透镜组(3)的侧壁(3a)与凹台(10)配合而形成环形槽(11),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设在环形槽(1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I)的下部内壁上设有向中心凸出的凸台(9),所述的后透镜组(2)从镜筒(I)的上部装入并顶压在凸台(9)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透镜组(2)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21)、第一隔圈(22)、第二透镜(23)、第二隔圈(24)、第三透镜(25)和第四透镜(26),所述的第三透镜(25)与第四透镜(26)胶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四透镜(26)顶在凸台(9)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透镜组(3)包括伸入通孔(6)内的伸出部(3b)和外凸于伸出部(3b)外壁而与伸出部(3b)形成台阶的台阶部(3c),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I)旋接时所述的镜头帽(5)的底面(5a)与台阶部(3c)接触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镜头,包括镜筒(1),所述的镜筒(1)内设有后透镜组(2),所述的后透镜组(2)靠近物侧一侧设有前透镜组(3),所述的前透镜组(3)与镜筒(1)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4),所述的镜筒(1)上还设有与其旋接配合而使前透镜组(3)挤压第一密封圈(4)进而使前透镜组(3)与镜筒(1)紧密连接的镜头帽(5),所述的镜头帽(5)上设有供前透镜组(3)外露的通孔(6),所述的镜头帽(5)与镜筒(1)之间还设有在二者旋接配合时受到挤压而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防水效果好。
【IPC分类】G02B7/02
【公开号】CN205301681
【申请号】
【发明人】王书磁, 赵龙, 代胜利, 王学宝
【申请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