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205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灯座。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灯座,一般设置一套筒状的导电体和接电片形成灯座的两个电极,所述导 电体与灯泡的灯头外壁电性连接且螺纹固定,接电片与灯头的顶部电性连接。如此,灯泡固 定在灯座内且通过灯座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然而,现有的接电片与灯泡之间为刚性抵接, 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接电片与灯泡的接触不良,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座,旨在通过弹黃和导电柱的设计使得灯泡 的电极与灯座之间的接触更为稳定。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灯座,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与外部电 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电体贴合于容置 腔的腔壁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体装设于壳体的一端,该第二导电体包括主体件、部分容置于 主体件的导电柱、及弹黃,所述弹黃一端抵持所述主体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持所述导电柱。 [000引优选地,所述主体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导电柱部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所述主 体件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形成有抵持部,该抵持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持 配合,使所述导电柱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
[0006]优选地,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抵持部,所述导电柱形成有所述抵 持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导电柱的侧壁。
[0007 ]优选地,所述抵持部环绕所述导电柱设置。
[0008]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所述主体件的侧壁垂直延伸形成。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体采用铜质材料制成。
[0010]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腔口的一端还套设有防水套。
[0011] 优选地,所述防水套与所述壳体一体化成型设置。
[0012] 优选地,所述防水套的材料为塑胶或硅胶材料。
[00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导电柱和弹黃的设计形成第二导电体,在实际使用 中,安装灯泡后,灯泡的一个电极通过螺接而与灯座的第一导电体电性连接且固定,另一个 电极与第二导电体的导电柱抵接而电性连接,弹黃处于压缩状态W使导电柱与电极之间的 形成弹性的电性接触,不会出现因接触不良而断电的现象,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灯座的主视图;
[0017] 图3为图2中的灯座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8] 图4为图3中IV处的放大图。
[0019] 附图标号说明:
[0020]
[002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 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运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座。
[0026] 请参照图1至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灯座 的主视图;图3为图帥的灯座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IV处的放大图。
[002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灯座100包括壳体10、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导电体 20和第二导电体30,所述壳体10形成有容置腔10a,所述第一导电体20贴合于容置腔10a的 腔壁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体30装设于壳体10的一端,该第二导电体30包括主体件31、部分容 置于主体件31的导电柱32、及弹黃33,所述弹黃33-端抵持主体件31的端部,另一端抵持 所述导电柱32。
[0028]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导电柱32和弹黃33的设计形成第二导电体30,在实 际使用中,安装灯泡后,灯泡的一个电极通过螺接而与灯座100的第一导电体20电性连接且 固定,另一个电极与第二导电体30的导电柱32抵接而电性连接,弹黃33处于压缩状态W使 导电柱32与灯泡的电极之间形成弹性的电性抵接,接触更为稳定,不会出现因接触不良而 断电的现象,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9] 请参照图2至图4,所述主体件31形成有容置空间311,所述导电柱32部分容置于该 容置空间311。所述主体件31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312,所述导电柱32的一端形成有抵持部 321,该抵持部321与限位部312抵持配合,使所述导电柱32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11。
[0030] 所述主体件31可为圆柱形、长方体形、或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该主体件31为圆 柱形。所述导电柱32可为圆柱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该导电柱32为圆柱体。 [0031 ]如此,通过抵持部321与限位部312的配合,可方便导电柱32和主体件31的抵持配 厶 1=1 〇
[0032] 导电柱32的抵持部321可W设置成W下形式:
[0033] 一):所述导电柱32的一端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抵持部321,所述导电柱32形成有抵 持部321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1,所述限位部321抵接导电柱32的侧壁。
[0034] 二):所述抵持部321环绕所述导电柱32设置。
[0035] 上述的两种设置方式仅为优选实施例,还可W设置为其他形式,只要能实现抵持 配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6] 参照图4,所述限位部312可为主体件31的侧壁垂直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抵 持部321形成于导电柱32的一端部,W使导电柱32最大限度的被利用,减小导电柱32的长 度。可W理解的,所述抵持部321也可W设置于导电柱32的侧壁。
[003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体30采用铜质材料制成,W增强导电性。
[0038] 灯座100的壳体10的上端一般都是外部电线的连接处,为了使该处能够防水防潮,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做了如下优化:壳体10的背离容置腔10a的腔口的一端还套设 有防水套40。如此,通过防水套40的设置可使得灯座100的上端防水,进一步延长灯座100的 使用寿命。
[0039] 优选地,防水套40与壳体10-体化成型设置。采用一体化成型设置进一步提高灯 座100的防水性能。
[0040] 进一步的,防水套40的材料为塑胶或硅胶材料。塑胶或硅胶材料绝缘性能较好,成 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加工与应用。
[0041] W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与外部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体 和第二导电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电体贴合于容置腔的腔壁设置,所述第 二导电体装设于壳体的一端,该第二导电体包括主体件、部分容置于主体件的导电柱、及弹 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持所述主体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持所述导电柱。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导电柱部 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所述主体件的一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形成有抵持部, 该抵持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持配合,使所述导电柱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的一端形成有两个对称的抵持 部,所述导电柱形成有所述抵持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导电 柱的侧壁。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环绕所述导电柱设置。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所述主体件的侧壁垂直延伸形 成。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和所述主体件采用铜质材料制 成。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 腔口的一端还套设有防水套。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与所述壳体一体化成型设置。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的材料为塑胶或硅胶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座,该灯座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与外部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壳体形成有容置腔,第一导电体贴合于容置腔的腔壁设置,第二导电体装设于壳体的一端,该第二导电体包括主体件、部分容置于主体件的导电柱、及弹簧,弹簧一端抵持主体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持导电柱。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导电柱和弹簧的设计使得导电柱与灯泡之间的弹性电性接触更为稳定。
【IPC分类】H01R33/22, H01R13/24
【公开号】CN205303896
【申请号】
【发明人】黄精隆
【申请人】黄精隆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