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混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2433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混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水阀,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混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都有对恒温阀的需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子混水阀,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出水温度不稳定,出水温度处于波动状态;反应慢,从开机到预设水温时间较长;在冷水或热水断流后,混水阀不能有效保护水路,保护下游用水装置。这不仅是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效果,而且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有可能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混水装置,该智能混水装置在优化混水阀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出水恒温效果,在兼并冷水或热水断流时对提高对水路的保护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智能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和控制系统,所述混水阀包括混水阀壳、定阀、动阀、阀盖、步进电机、混水腔体、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混水阀壳内的上部设置定阀,动阀位于定阀内,定阀前部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定阀的上端面连接阀盖,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阀盖上端并与动阀连接,所述混水阀壳内的下部设置混水腔体,混水腔体前端与定阀相连,混水腔体后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感应器均布设在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内。
[0006]优选的,所述定阀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壳体,定阀的前部开有两个进水口,定阀后部开有一个出水口,所述两个进水口分别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动阀呈圆柱体状,动阀的前部开有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扇形槽口,动阀后部开有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动阀孔。
[0008]优选的,所述扇形槽口和动阀孔相连通,所述两个扇形槽口和两个动阀孔组成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进水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混水腔体的内部设有弯曲的管道状的混水通道,混水通道的内壁设有多个通道凸起,所述混水通道前部内设有活塞阀。
[0010]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部穿过阀盖与动阀的上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定阀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混水阀壳的内壁设有两个竖形条状的阀壳凸起,所述定阀通过凹槽与阀壳凸起适配卡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步进电动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对两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计算,输出相应的脉冲电流,控制步进电动机的转动,进而实现动阀片的转动,达到控制冷水热水比例、关闭水路的目的,水流进入混水腔后因为混水腔内壁凸起的作用,使水流充分混合后流出。本实用新型混水装置混水效果好,混水腔体出水端水温稳定,且水流不随水温发生变化,当某一输入水压过低或者断流时,混水阀自动断水,避免出水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避免水流向低压或者断水输入端,保护水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智能混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定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动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动阀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图5是定阀和动阀组合安装后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6是混水腔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1]结合图1至图6,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I和控制系统2,所述混水阀I包括混水阀壳11、定阀12、动阀13、阀盖14、步进电机15、混水腔体16、热水管17、冷水管18和出水管19。所述混水阀壳11为内部中空的方形壳,混水阀壳11内的上部安装定阀12,所述定阀12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定阀12的前部设置有两个方形的进水孔121,定阀12的后部开有一个出水孔122。所述定阀12通过两个进水孔121分别与热水管17、冷水管18连接。所述定阀12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123,混水阀壳11的内壁设有两个竖形条状的阀壳凸起,所述定阀12通过凹槽123与阀壳凸起适配卡接。
[0022]所述动阀13位于定阀12内,所述动阀13呈圆柱体状,动阀13的外壁紧靠定阀12的内壁。动阀13的前部开有两个关于动阀中心轴线对称的扇形槽口 131,动阀13的后部开有两个关于动阀中心轴线对称的动阀孔132,扇形槽口 131和动阀孔132相连通。所述两个扇形槽口 131和两个动阀孔132组成关于动阀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进水通道。当动阀13初始组合安装在定阀12内时,两个进水通道中间的中心轴线与出水孔12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3]当热水管17和冷水管16分别注入热水和冷水时,热水和冷水分别通过两个注水孔121进入到两个扇形的槽口 131内,水流依次通过扇形槽口 131、动阀孔132后,水流到达出水孔122。所述定阀12上端设置有密封用的阀盖14,所述步进电机15设置在阀盖14上端,步进电机15下端连有转轴,转轴穿过阀盖14后与阀盖14下方的动阀13的顶部连接。动阀13在步进电机15的作用下可在定阀12内转动。当动阀13转动时,出水孔12 2和动阀孔13 2的相对位置发生错位改变,从热水和冷水通过进水通道进入到出水孔122的量发生相对的改变,热水和冷水的量的相对改变实现了出水孔内水温的相对调节。
[0024]所述混水腔体16设置在混水阀壳11内的下部,混水腔体16的前端通过混水腔体管161与定阀12内的出水孔122连接。所述混水腔体16的内部设有弯曲的管道状的混水通道162,混水腔体管161连接的混水通道162的上端,混水通道162下端与出水管19相连。所述混水通道162的内壁设有多个规则的通道凸起163,弯曲的管道状的混水通道16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热水和冷水的混合,多个规则的通道凸起163的设置是使得热水和冷水更加充分混合。所述混水通道162前端内设置有用于关闭水流的活塞阀164,当动阀13在定阀12的转动角度一定时,可通过活塞阀164控制水流的开关或闭合。
[0025]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控制器21和多个温度传感器22,控制器21通过线路连接控制温度传感器22,所述控制器21通过线路或者无线信号控制步进电机15的转动。本新型中的温度传感器22可设置为三个,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在热水管17、冷水管18和出水管19的内壁,温度传感器22将检测到的水温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21通过对水温的分析,控制器21控制步进电机15工作,步进电机15带动着动阀13旋转,动阀13的旋转实现了热水和冷水分量的相对改变,热水和冷水进入到混水通道162后经过充分调节后,实现水温的改变。
[0026]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水阀和控制系统,所述混水阀包括混水阀壳、定阀、动阀、阀盖、步进电机、混水腔体、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混水阀壳内的上部设置定阀,动阀位于定阀内,定阀前部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定阀的上端面连接阀盖,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阀盖上端并与动阀连接,所述混水阀壳内的下部设置混水腔体,混水腔体前端与定阀相连,混水腔体后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感应器均布设在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壳体,定阀的前部开有两个进水口,定阀后部开有一个出水口,所述两个进水口分别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呈圆柱体状,动阀的前部开有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扇形槽口,动阀后部开有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动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槽口和动阀孔相连通,所述两个扇形槽口和两个动阀孔组成关于动阀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两个进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腔体的内部设有弯曲的管道状的混水通道,混水通道的内壁设有多个通道凸起,所述混水通道前部内设有活塞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部穿过阀盖与动阀的上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混水阀壳的内壁设有两个竖形条状的阀壳凸起,所述定阀通过凹槽与阀壳凸起适配卡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和控制系统,混水阀包括混水阀壳、定阀、动阀、阀盖、步进电机、混水腔体、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混水阀壳内的上部设置定阀,动阀位于定阀内,定阀前部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定阀的上端面连接阀盖,步进电机设置在阀盖上端并与动阀连接,混水阀壳内的下部设置混水腔体,混水腔体前端与定阀相连,混水腔体后端连接出水管;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感应器均布设在热水管、冷水管和出水管内,该智能混水装置在优化混水阀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出水恒温效果,在兼并冷水或热水断流时对提高对水路的保护效果。
【IPC分类】F16K37/00, F16K11/085, F16K31/04
【公开号】CN205350436
【申请号】CN201620131157
【发明人】王德缙, 宋佳润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