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246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
【背景技术】
[0002]民谣吉他中的十二弦吉他拥有12根弦。12根弦分为六组,每组两根。每组的两根弦中,一根为主弦,另一根为副弦。其中,1、2弦主弦与其相对应的副弦的首尚相同,3、4、5、6弦的副弦的音高分别比其相对应的主弦高一个八度。弹奏时要求同时按压各组的两根弦。
[0003]市场上的吉他变调夹品种繁多,但上夹体的下端的橡胶层仅呈与指板的横截面相同的弯弧结构,这种变调夹在用于十二弦吉他的变调时,由于3、4、5、6弦主弦与其相对应的副弦在直径上大小差别很大,在按压时,只能压紧3、4、5、6弦主弦,而难以压紧相对应的副弦,因而相对应的副弦难以产生良好的变调音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十二弦吉他变调的变调夹,既能对每组主弦进行变调,相对应的副弦也能产生很好的变调音效。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包括变调夹本体的一个左夹体、一个右夹体、一根圆柱和六个分体式的变调扣,所述左夹体的右下部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左压条,左夹体的右上部设有方形孔,所述右夹体的左下部在与左压条的对应处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右压条。
[0006]所述的右夹体的上部设有与方形孔对应的圆通孔一。
[0007]所述的圆柱的左端设有成一体结构的方柱,圆柱穿过圆通孔一并将方柱插设固定在方形孔内,露出圆通孔一右端的圆柱的右部通过螺纹与盖型螺帽的螺纹孔配合联接。
[0008]所述的变调扣包括变调扣本体和成一体结构的手柄,所述变调扣本体的下端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变调扣本体的下端之间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
[0009]所述的变调扣本体的中部设有圆通孔二,所述圆通孔二的内径略大于圆柱的直径,变调扣通过圆通孔二套设在左夹体与右夹体之间的圆柱的外径端上,变调扣能在圆柱上进行左、右移动和前、后作90°翻转。
[0010]所述的变调扣本体的侧面设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后端与底端的夹角为75°,橡胶层的前端与底端之间设为圆滑过渡的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轴线与圆通孔二的轴线相同,使变调扣在向后提起时,橡胶层的底端能圆滑翻转至相应组别的琴弦上并压紧该组琴弦。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与1、2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浅槽,所述方形浅槽的槽底能同时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相同的主弦和副弦。
[0012]与3、4、5、6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深槽,所述方形深槽的左端壁厚部分设有方形凸台,所述方形深槽的槽底和方形凸台能同时分别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不同的主弦和副弦。
[0013]所述的方形浅槽的深度分别与1、2弦的主弦和副弦的直径适配,方形深槽的深度分别与3、4、5、6弦的主弦的直径适配,方形凸台的高度分别与3、4、5、6弦的副弦的直径适配。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用于十二弦吉他变调时,既能对每组主弦进行变调,相对应的副弦也能产生很好的变调音效。
【附图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调扣K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左夹体,2-方形孔,3-圆柱,4-手柄,5-变调扣本体,6_圆通孔二,7_右夹体,8-圆通孔一,9-盖型螺帽,10-螺纹孔,11-右压条,12-方形浅槽,13-方形深槽,14-方形凸台,15-橡胶层,16-左压条,17-方柱,18-弧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包括变调夹本体的一个左夹体1、一个右夹体7、一根圆柱3和六个分体式的变调扣,左夹体I的右下部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左压条16,左夹体I的右上部设有方形孔2,右夹体7的左下部在与左压条16的对应处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右压条11。
[0021]右夹体7的上部设有与方形孔2对应的圆通孔一 8。
[0022]圆柱3的左端设有成一体结构的方柱17,圆柱3穿过圆通孔一8并将方柱17插设固定在方形孔2内,露出圆通孔一 8右端的圆柱3的右部通过螺纹与盖型螺帽9的螺纹孔10配合联接。
[0023]变调扣包括变调扣本体5和成一体结构的手柄4,变调扣本体5的下端设有橡胶层15,橡胶层15与变调扣本体5的下端之间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
[0024]变调扣本体5的中部设有圆通孔二6,圆通孔二6的内径略大于圆柱3的直径,变调扣通过圆通孔二 6套设在左夹体I与右夹体7之间的圆柱3的外径端上,变调扣能在圆柱3上进行左、右移动和前、后作90°翻转。
[0025]变调扣本体5的侧面设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后端与底端的夹角为75°,橡胶层15的前端与底端之间设为圆滑过渡的弧形结构18,弧形结构18的轴线与圆通孔二 6的轴线相同,使变调扣在向后提起时,橡胶层15的底端能圆滑翻转至相应组别的琴弦上并压紧该组琴弦。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与1、2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15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浅槽12,方形浅槽12的槽底能同时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相同的主弦和副弦。
[0027]与3、4、5、6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15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深槽13,方形深槽13的左端壁厚部分设有方形凸台14,方形深槽13的槽底和方形凸台14能同时分别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不同的主弦和副弦。
[0028]方形浅槽12的深度分别与1、2弦的主弦和副弦的直径适配,方形深槽13的深度分别与3、4、5、6弦的主弦的直径适配,方形凸台14的高度分别与3、4、5、6弦的副弦的直径适配。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需变调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左凸条和右凸条分别放置在指板的左、右两端上,拧紧盖型螺帽,使左夹体与右夹体夹紧指板,然后将各个变调扣左、右移动并分别对准1、2、3、4、5、6弦,再依次将变调扣向后提起,使橡胶层的底端圆滑翻转至相应组别的琴弦上并压紧该组琴弦。
【主权项】
1.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包括变调夹本体的一个左夹体(I)、一个右夹体(7)、一根圆柱(3)和六个分体式的变调扣,所述左夹体(I)的右下部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左压条(16),左夹体(I)的右上部设有方形孔(2),所述右夹体(7)的左下部在与左压条(16)的对应处设有成一体结构的右压条(11); 所述的右夹体(7)的上部设有与方形孔(2)对应的圆通孔一 (8);所述的圆柱(3)的左端设有成一体结构的方柱(17),圆柱(3)穿过圆通孔一(8)并将方柱(17)插设固定在方形孔(2)内,露出圆通孔一(8)右端的圆柱(3)的右部通过螺纹与盖型螺帽(9)的螺纹孔(10)配合联接; 所述的变调扣包括变调扣本体(5)和成一体结构的手柄(4),所述变调扣本体(5)的下端设有橡胶层(15),所述橡胶层(15)与变调扣本体(5)的下端之间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所述的变调扣本体(5)的中部设有圆通孔二 (6),所述圆通孔二 (6)的内径略大于圆柱(3)的直径,变调扣通过圆通孔二(6)套设在左夹体(I)与右夹体(7)之间的圆柱(3)的外径端上,变调扣能在圆柱(3)上进彳丁左、右移动和如、后作90°翻转; 所述的变调扣本体(5)的侧面设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后端与底端的夹角为75°,橡胶层(15)的前端与底端之间设为圆滑过渡的弧形结构(18),所述弧形结构(18)的轴线与圆通孔二(6)的轴线相同,使变调扣在向后提起时,橡胶层(15)的底端能圆滑翻转至相应组别的琴弦上并压紧该组琴弦; 其特征在于:与1、2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15)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浅槽(12),所述方形浅槽(12)的槽底能同时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相同的主弦和副弦; 与3、4、5、6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15)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深槽(13),所述方形深槽(13)的左端壁厚部分设有方形凸台(14),所述方形深槽(13)的槽底和方形凸台(14)能同时分别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不同的主弦和副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浅槽(12)的深度分别与1、2弦的主弦和副弦的直径适配,方形深槽(13 )的深度分别与3、4、5、6弦的主弦的直径适配,方形凸台(14)的高度分别与3、4、5、6弦的副弦的直径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十二弦吉他变调夹。包括变调夹本体的一个左夹体、一个右夹体、一根圆柱和六个分体式的变调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与1、2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浅槽,方形浅槽的槽底能同时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相同的主弦和副弦;与3、4、5、6弦对应的变调扣的橡胶层的底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方形深槽,方形深槽的左端壁厚部分设有方形凸台,方形深槽的槽底和方形凸台能同时分别压紧相应组别的音高不同的主弦和副弦。本实用新型在用于十二弦吉他变调时,既能对每组主弦进行变调,相对应的副弦也能产生很好的变调音效。
【IPC分类】G10D3/14
【公开号】CN205354624
【申请号】CN201620141358
【发明人】罗福仲
【申请人】罗福仲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