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4350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变电站使用的100kVHGIS设备一般通过现场设备指示的变化和监控系统电流及电压的变化来间接判断设备操作是否到位。由于这种检查方法不是直接检查100kVHGIS设备的变化,所以存在一定的隐患,如:当隔离刀闸或者接地刀闸假分情况时,如果不通过工业内窥镜对100kV HGIS设备进行直接检查,则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所在,从而很容易造成带刀闸合地刀或者带地刀合刀闸的危险。
[0003]但由于现有的工业内窥镜(光纤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现场观察时,需要携带光源及工业内窥镜等一系列设备,且100kV设备场区较大,所以在使用现有的工业内窥镜对100kV HGIS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时,需要携带较大的线盘插座为内窥镜光源提供检查用电,这对运维人员现场检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耽误了现场检查时间,对后续的操作或者设备故障处理造成了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包括HGIS设备本体,所述HGIS设备本体上设有第一观察孔、第二观察孔、第三观察孔和第四观察孔,所述第一观察孔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光学硬管镜,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的光源接入口处对接有可拆卸地便携式直流光源,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上对应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观察孔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二光学硬管镜,所述第二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观察孔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三光学硬管镜,所述第三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四观察孔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四光学硬管镜,所述第四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四支撑板。
[0006]通过在HGIS设备的每个观察孔内均安装一个光学硬管镜,并用便携式直流光源为光学硬管镜提供光源,这样检查时,无需携带线盘插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检查效率,缩短了检查时间;同时,通过在光学硬管镜上加设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支撑板,这样,一方面能保障便携式直流光源与光学硬管镜之间对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检察人员手持便携式直流光源了,所以还能减少一名检查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整个设备只需一个便携式直流光源,当一个观察孔检查完毕后,便可将便携式直流光源拆装到下一个观察孔,从而降低了成本。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平板或折弯板。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平板或折弯板。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支撑板为平板或折弯板。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支撑板为平板或折弯板。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在HGIS设备的每个观察孔内均安装一个光学硬管镜,并用便携式直流光源为光学硬管镜提供光源,这样检查时,无需携带线盘插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检查效率,缩短了检查时间;
[0013]2、通过在光学硬管镜上加设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支撑板,这样,一方面能保障便携式直流光源与光学硬管镜之间对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检察人员手持便携式直流光源了,所以还能减少一名检查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
[0014]3、整个设备只需一个便携式直流光源,当一个观察孔检查完毕后,便可将便携式直流光源拆装到下一个观察孔,从而降低了成本。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检查效率高且时间短、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HGIS设备本体1,第一观察孔la,第二观察孔lb,第三观察孔lc,第四观察孔Id,第一光学硬管镜2,第一支撑板2a,便携式直流光源3,第二光学硬管镜4,第二支撑板4a,第三光学硬管镜5,第三支撑板5a,第四光学硬管镜6,第四支撑板6a。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实施例: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包括HGIS设备本体I,所述HGIS设备本体I上设有第一观察孔la、第二观察孔lb、第三观察孔Ic和第四观察孔ld,所述第一观察孔Ia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光学硬管镜2,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2的光源接入口处对接有可拆卸地便携式直流光源3,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2上对应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一支撑板2a;所述第二观察孔Ib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二光学硬管镜4,所述第二光学硬管镜4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二支撑板4a;所述第三观察孔Ic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三光学硬管镜5,所述第三光学硬管镜5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三支撑板5a;所述第四观察孔Id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四光学硬管镜6,所述第四光学硬管镜6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四支撑板6a。
[0021]通过在HGIS设备的每个观察孔内均安装一个光学硬管镜,并用便携式直流光源3为光学硬管镜提供光源,这样检查时,无需携带线盘插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检查效率,缩短了检查时间;同时,通过在光学硬管镜上加设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支撑板,这样,一方面能保障便携式直流光源3与光学硬管镜之间对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检察人员手持便携式直流光源3了,所以还能减少一名检查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整个设备只需一个便携式直流光源3,当一个观察孔检查完毕后,便可将便携式直流光源3拆装到下一个观察孔,从而降低了成本。
[0022]上述第一支撑板2a为平板或折弯板。所述第二支撑板4a为平板或折弯板。所述第三支撑板5a为平板或折弯板。所述第四支撑板6a为平板或折弯板。
[0023]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便携式直流光源3可定期补充电源,以保证随时可以检查。
[00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HGIS设备的每个观察孔内均安装一个光学硬管镜,并用便携式直流光源3为光学硬管镜提供光源,这样检查时,无需携带线盘插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检查效率,缩短了检查时间;通过在光学硬管镜上加设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支撑板,这样,一方面能保障便携式直流光源3与光学硬管镜之间对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检察人员手持便携式直流光源3了,所以还能减少一名检查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整个设备只需一个便携式直流光源3,当一个观察孔检查完毕后,便可将便携式直流光源3拆装到下一个观察孔,从而降低了成本。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包括HGIS设备本体(I),所述HGIS设备本体(I)上设有第一观察孔(Ia)、第二观察孔(Ib)、第三观察孔(Ic)和第四观察孔(Id),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孔(Ia)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光学硬管镜(2),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2)的光源接入口处对接有可拆卸地便携式直流光源(3),所述第一光学硬管镜(2)上对应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一支撑板(2a);所述第二观察孔(Ib)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二光学硬管镜(4),所述第二光学硬管镜(4)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二支撑板(4a);所述第三观察孔(Ic)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三光学硬管镜(5),所述第三光学硬管镜(5)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三支撑板(5a);所述第四观察孔(Id)处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第四光学硬管镜(6),所述第四光学硬管镜(6)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所述便携式直流光源(3)的第四支撑板(6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a)为平板或折弯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a)为平板或折弯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5a)为平板或折弯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板(6a)为平板或折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光学硬管镜的HGIS设备,包括HGIS设备本体,HGIS设备本体上设有第一观察孔、第二观察孔、第三观察孔和第四观察孔,第一观察孔处安装有第一光学硬管镜,第一光学硬管镜的光源接入口处对接有可拆卸地便携式直流光源,第一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一支撑板;第二观察孔处安装有第二光学硬管镜,第二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二支撑板;第三观察孔处安装有第三光学硬管镜,第三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三支撑板;第四观察孔处安装有第四光学硬管镜,第四光学硬管镜上设有用于支撑搁置便携式直流光源的第四支撑板。适用于变电站。
【IPC分类】H02B13/065
【公开号】CN205355664
【申请号】CN201620075363
【发明人】吴峻锋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湖北省超能超高压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