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育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296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育苗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育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育苗装置。本装置由主板1、侧板2、封板3、吸水管4、底板5、养液箱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板1左右两侧设有由侧板2、封板3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下部设有养液箱6;所述养液箱6上设有底板5,底板5上设有吸水管4。本实用新型的主板、侧板、封板能够自由组装和拆卸,培育好的幼苗可轻松完好的与培育装置脱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植物幼苗保护效果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植物育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育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愿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栽种。也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 ο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0003]众所周知,“根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重要,因植物的地上部生长有赖于根部供应矿物元素与水分,根部除了支持固定功能之外,亦具有合成、转移和积贮等重要功能,因此藉由人工复育的草花、蔬菜、树木等植物在育苗阶段,多先利用连结的育苗盘作植栽,待草花、蔬菜、树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草花、蔬菜、树苗连同育苗盘运送至预定地作移植工作。再者,使用育苗盘培育植物种苗可使幼苗在穴盘中独立生长,不但可让幼苗获致较为快速的生长效果,其生长质量也较稳定均一,尤其具有规格化(整齐性)、单位面积株数一定、缩短育苗日数及运输便利等优点,因此农民使用育苗盘培育植物种苗的比例及数量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对的,育苗盘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亦直接影响植物种苗作业的产能及成本。
[0004]目前,幼苗在育苗盘中长成后,均通过移苗器连带根部的泥土取出。取出的过程中会在育苗盘中残留下泥土,并且移苗器还会伤及幼苗的根部。使用后的育苗盘往往因为变形或者沾附大量泥土而废弃,不利于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
[0005]专利号201510454872.X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育苗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育苗容杯、托板,托板与育苗容杯一体成型,育苗容杯包括杯体和杯托,杯托的外侧面与杯体底部的内表面相配合,杯托上开设有漏水孔,育苗容杯内设有滤网层。本装置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很明显,但是在具体实施时,操作不方便会造成幼苗根部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植物幼苗保护效果好的植物育苗装置,解决此类装置造成植物幼苗损伤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种植物育苗装置,本装置由主板1、侧板2、封板3、吸水管4、底板5、养液箱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板I左右两侧设有由侧板2、封板3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下部设有养液箱6;所述养液箱6上设有底板5,底板5上设有吸水管4。
[0009]所述主板I上下左右两侧设有“T”型孔1101;侧板2—侧设有“T”型凸台1201,另一侧设有“T”型孔Π 202 ;封板3左右两侧设有“T”型凸台Π 301。
[0010]所述“T”型孔1101与“T”型凸台1201配合安装;“T”型孔Π 202与“T”型凸台11301配合安装。
[0011 ]所述吸水管4截面为“T”型,一端伸入养液箱6内。
[0012]所述主板两侧面和侧板2、封板3的一侧面都设有吸水棉;吸水管4为吸水海绵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板、侧板、封板能够自由组装和拆卸,培育好的幼苗可轻松完好的与培育装置脱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植物幼苗保护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养液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吸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所示:主板1、侧板2、封板3、吸水管4、底板5、养液箱6、“T”型孔1101、“T”型凸台 1201、“T” 型孔 Π 202、“T” 型凸台 Π 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如图1-4所示。
[0021 ] 一种植物育苗装置,本装置由主板1、侧板2、封板3、吸水管4、底板5、养液箱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板I左右两侧设有由侧板2、封板3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下部设有养液箱6;所述养液箱6上设有底板5,底板5上设有吸水管4。
[0022]所述主板I上下左右两侧设有“T”型孔1101;侧板2—侧设有“T”型凸台1201,另一侧设有“T”型孔Π 202 ;封板3左右两侧设有“T”型凸台Π 301。
[0023]所述“T”型孔1101与“T”型凸台1201配合安装;“T”型孔Π 202与“T”型凸台11301配合安装。
[0024]所述吸水管4截面为“T”型,一端伸入养液箱6内。
[0025]所述主板两侧面和侧板2、封板3的一侧面都设有吸水棉;吸水管4为吸水海绵管。
[002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主板1、侧板2、封板3组装,侧板2通过“T”型凸台1201插入主板I上的“T”型孔IlOl内,封板3通过“T”型凸台Π 301插入侧板2上的“T”型孔Π 202内,在主板I的左右两侧组装出两个箱体,然后将装有营养液的养液箱6安装在上述组装成的箱体底端,再将底板5盖合在养液箱6上,吸水管4 一端伸入养液箱6内,另外两端与设有吸水棉的侧板2的一侧紧贴。完成上述操作后,将人工基质加入到上述组装成的箱体内,种上植物种子即可进行育苗,待到幼苗达到栽种的条件后,将由主板1、侧板2、封板3组装成的箱体依次拆卸,即可完成植物幼苗从育苗到移植栽种的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所述的箱体不做数量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育苗的需要,增加多数量的由主板1、侧板2、封板3组装成的箱体。
【主权项】
1.一种植物育苗装置,本装置由主板(1)、侧板(2)、封板(3)、吸水管(4)、底板(5)、养液箱(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板(I)左右两侧设有由侧板(2)、封板(3)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下部设有养液箱(6);所述养液箱(6)上设有底板(5),底板(5)上设有吸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板(I)上下左右两侧设有“T”型孔I(1l);侧板(2)—侧设有“T”型凸台1(201),另一侧设有“T”型孔Π (202);封板(3)左右两侧设有“T”型凸台Π (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T”型孔1(101)与“T”型凸台I (201)配合安装;“Τ”型孔Π (202)与“Τ”型凸台Π (301)配合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水管(4)截面为“Τ”型,一端伸入养液箱(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板(I)两侧面和侧板(2)、封板(3)的一侧面都设有吸水棉;吸水管(4)为吸水海绵管。
【文档编号】A01G9/10GK205454912SQ20162012510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7日
【发明人】连军荣
【申请人】连军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