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692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包括手掌部和前臂部,还包括上臂部,所述的手掌部和前臂部之间设置腕部褶皱,前臂部和上臂部之间设置肘部褶皱,所述的上臂部上端设置有上臂松紧带。这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是一种长袖状的无菌手套,将术者的整个前臂和部分上臂与手术野充分隔离,无菌手术衣被包裹在手套内,避免被冲洗液、血液等浸透,减少交叉感染;腕部和肘部的褶皱设计,使术者使用起来双手比较灵活,是手术无菌操作改进的一部分,有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
【背景技术】
[0002]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手掌、前臂在手术野中心区域操作,手术冲洗、出血、溅血等,都有可能造成前臂无菌手术衣湿透,手术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感染携带有可能造成术者感染风险;同时术者手臂皮肤携带的细菌等也有可能造成患者感染。
[000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手套由于袖套部位短,只能包裹前臂的一小部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手腕部皮肤暴露,术者需要反复把手套戴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手套外表面的污染,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袖套部位短,在一些手术中,例如腹部手术,腹腔探查,术者需要把手掌、手腕、甚至是整个前臂伸入腹腔,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腹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冲洗水会沾湿前臂手术衣,污染术者皮肤,同时术者也会污染腹腔。因此长袖无菌手套作为手术无菌操作解决方案,相比较目前的无菌手套是一种进步,将显著减少术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外科手术操作的无菌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进行预防。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包括手掌部和前臂部,还包括上臂部,所述的手掌部和前臂部之间设置腕部褶皱,前臂部和上臂部之间设置肘部褶皱。
[0006]所述的上臂部上端设置有上臂松紧带。
[0007]所述的松紧带是橡皮条或橡皮带或松紧绳。
[0008]所述的腕部褶皱和肘部褶皱为纵向褶皱,褶皱部位为围绕着腕部形成的一圈折叠状的多层次结构。
[0009]所述的腕部褶皱和肘部褶皱为横向褶皱,褶皱部位为沿着手臂方向呈压叠状的多层次结构。
[0010]所述的腕部褶皱和肘部褶皱均由10?20个褶皱层叠而成,褶皱深度为2?5mm。
[0011]所述的腕部褶皱为纵向褶皱或横向褶皱,肘部褶皱为向外凸起的适应于肘部的弹性曲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是一种长袖状的无菌手套,将术者的整个前臂和部分上臂与手术野充分隔离,无菌手术衣被包裹在手套内,避免被冲洗液、血液等浸透,减少交叉感染;腕部和肘部的褶皱设计,使术者使用起来双手比较灵活,是手术无菌操作改进的一部分,有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5]图2是纵向裙皱示意图。
[0016]图3是横向裙皱示意图。
[0017]图4是凸起曲面裙皱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手掌部;2、前臂部;3、上臂部;4、腕部褶皱;5、肘部褶皱;6、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针对目前外科手术操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问题进行改良,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科手术操作时的交叉感染,既能避免冲洗液、血液等浸湿前臂无菌手术衣给术者造成潜在的感染风险,也能减少术者皮肤寄生菌感染患者的风险,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如图1所示,包括手掌部I和前臂部2,还包括上臂部3,所述的手掌部I和前臂部2之间设置腕部褶皱4,前臂部2和上臂部3之间设置肘部褶皱5。
[0022]本实施例的这种无菌手套,戴法跟常规无菌手套基本相同,具体过程如下:
[0023](I)取手套时只能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不能用手接触手套外面。
[0024](2)对好两只手套,使两只手套的拇指对向前方并靠拢。右手提起手套,左手插入手套内,并使各手指尽量深地插入相应指筒末端。再将已戴手套的左手指插入右侧手套口翻折部之下,将右侧手套拿稳,然后再将右手插入右侧手套内,最后将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然后向上提拉,直至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分别位于腕部和肘部。
[0025](3)用消毒外用生理盐水洗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0026]在穿戴的过程中,裸手绝不能触碰手套外面,本实施例中的这种长袖状翻折部位会更多,这样更加不容易让手触碰到手套外面。
[0027]现在的无菌手套袖套部位短,术中由于操作、手套本身的弹性回缩力,手套容易脱落,术者手腕暴露,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改良后的长袖手套将手套固定,适用于外科手术操作,避免冲洗液、血液浸透前臂无菌衣,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增加腕部皱褶、肘部皱褶设计,充分考虑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减少由于活动可能造成的手套脱落风险。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在上臂部3上端设置有上臂松紧带6,松紧带6是橡皮条或橡皮带或松紧绳。术者戴上手套后,可利用手套本身的弹性和手套末端的上臂松紧带将手套固定,方便术者操作工具,同时增加腕部皱褶、肘部皱褶设计,充分考虑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减少由于活动可能造成的手套脱落风险。
[0030]实施例3:
[0031 ]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褶皱部位进一步详细说明,皱褶设计不仅能够考虑关节活动度,减少手套脱落风险,并且能够适应每个人上肢长度的差异,有一定的缓冲长度。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为纵向褶皱,褶皱部位为围绕着腕部形成的一圈折叠状的多层次结构。
[0032]本实施例中的褶皱,主要考虑的是腕部和肘部的活动空间,纵向的呈一圈折叠状的多层次褶皱,类似于灯笼状,这种结构结合本身材料的弹性作用,能给腕部以及肘部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给术者提供便利。
[0033]实施例4:
[0034]本实施例的这种褶皱结构,区别于实施例3,是更加优化的一种结构,如图3所示,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为横向褶皱,褶皱部位为沿着手臂方向呈压叠状的多层次结构。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均由10?20个褶皱层叠而成,褶皱深度为2?5mm。
[0035]本实施例的这种褶皱结构,不仅增加了腕部和肘部的活动空间,而且由于是横向的褶皱,这样着手臂方向呈压叠状,使得有一定的缓冲长度,适应不同人上肢长度的差异,使得一定上肢长度范围内的术者均可使用相同规格的该无菌手套。
[0036]实施例5:
[0037]同样的,褶皱部位的结构也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这种,腕部褶皱4为纵向褶皱或横向褶皱,这与实施例3或者实施例4的结构相同,而肘部褶皱5为向外凸起的适应于肘部的弹性曲面,如图4所示,这样的结构类似于护肘和护膝,配合自身的弹性,也能给术者提供方便。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长袖状的无菌手套,将术者的整个前臂和部分上臂与手术野充分隔离,无菌手术衣被包裹在手套内,避免被冲洗液、血液等浸透,减少交叉感染。是手术无菌操作改进的一部分,有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0039]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包括手掌部(I)和前臂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臂部(3),所述的手掌部(I)和前臂部(2)之间设置腕部褶皱(4),前臂部(2)和上臂部(3)之间设置肘部褶皱(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臂部(3)上端设置有上臂松紧带(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紧带(6)是橡皮条或橡皮带或松紧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为纵向褶皱,褶皱部位为围绕着腕部形成的一圈折叠状的多层次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为横向褶皱,褶皱部位为沿着手臂方向呈压叠状的多层次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褶皱(4)和肘部褶皱(5)均由10?20个褶皱层叠而成,褶皱深度为2?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长袖无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褶皱(4)为纵向褶皱或横向褶皱,肘部褶皱(5)为向外凸起的适应于肘部的弹性曲面。
【文档编号】A61B42/10GK205459040SQ20162024244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李锋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第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