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788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包括杯状壳体;负离子产生器,设置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包括产生器壳体,所述产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连接的负离子发射端以及发射端驱动模块;所述产生器壳体开设有负离子发射孔,所述负离子发射端穿过所述负离子释放孔延伸至所述产生器壳体外侧。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臭氧以及负离子。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健胸仪器用罩杯以及拔罐杯功能单一的问题。
【专利说明】
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
【背景技术】
[0002]拔罐杯或健胸仪器罩杯都是借助热力或者真空栗排除杯状壳体中的部分空气以造成负压,利用负压使得杯状壳体吸附于皮肤。在负压作用下杯状壳体覆盖的人体组织产生局部充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效果。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杯状壳体多是由玻璃或塑料等单一材质制成,因此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拔罐杯仅依靠负压的作用实现治疗效果,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该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健胸仪器用罩杯以及拔罐杯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包括:
[0006]杯状壳体;
[0007]负离子产生器,设置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包括产生器壳体,所述产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连接的负离子发射端以及发射端驱动模块;所述产生器壳体开设有负离子发射孔,所述负离子发射端穿过所述负离子释放孔延伸至所述产生器壳体外侧。
[0008]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射端驱动模块为脉冲电压生成装置,所述负离子发射端为放电电极。
[000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产生器壳体固定连接有一电源转接端子,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杯状壳体,所述电源转接端子内部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连接于所述发射端驱动模块。
[0010]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壳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外表面。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转接端子和所述杯状壳体的所述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杯状壳体为拔罐杯。
[00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杯状壳体为健胸仪器用罩杯。
[001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臭氧以及负离子。负离子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健胸仪器用罩杯以及拔罐杯功能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杯状壳体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的底面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电源转接端子的剖视图;以及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杯状壳体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第一实施例进行介绍: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包括杯状壳体120以及负离子产生器110。在本实施例中杯状壳体120为拔罐杯。负离子产生器110固定安装于杯状壳体120的内部。负离子产生器110用于向杯状壳体120的内部释放负离子。
[0024]负离子产生器110包括产生器壳体111。产生器壳体111由塑料制成。产生器壳体111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射端114以及发射端驱动模块113。负离子发射端114以及发射端驱动模块113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产生器壳体111开设有负离子释放孔114,负离子发射端114的端部穿过所述负离子释放孔114延伸至产生器壳体111外侧。再本实施例中,发射端驱动模块113为脉冲电压生成装置,所述负离子发射端114为放电电极。在产生器壳体111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116。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指示灯116为红色的LED灯。
[0025]在使用时,发射端驱动模块113间隔预定时间产生脉冲电压,连接于发射端驱动模块的负离子发射端114在脉冲电压的驱动下产生微小的电弧,位于负离子发射端114附近的空气在电弧的作用下生成臭氧以及负离子。
[0026]产生器壳体111固定连接有一电源转接端子112ο电源转接端子112的端部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杯状壳体120。电源转接端子112内部设置有导电结构117,导电结构117连接于发射端驱动模块113。在使用时导电结构117连接于杯状壳体外部的电源,导电结构117通过外部电源向产生器壳体111内部的发射端驱动模块113供电。
[0027]杯状壳体120开设有连接孔。电源转接端子112的端部穿过连接孔,电源转接端子112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电源转接端子112的端部通过螺母115固定于杯状壳体120的外表面。为了保证杯状壳体120内部的气压,电源转接端子112和杯状壳体120的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0028]杯状壳体120的底部为用于贴合于人体组织的开口。杯状壳体120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21,通气孔121用于连接气栗或吸气装置。在使用时,将杯状壳体120底部的开口贴合于人体表面,随后使用气栗从杯状壳体120内部抽取空气,在杯状壳体120内部造成负压,进而使得杯状壳体120吸附于人体表面。于此同时,负离子产生器110在杯状壳体120内部生成臭氧以及负离子。
[0029]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杯状壳体220是健胸仪器用罩杯。在本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210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相同。
[003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臭氧以及负离子。负离子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健胸仪器用罩杯以及拔罐杯功能单一的问题。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状壳体; 负离子产生器,设置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包括产生器壳体,所述产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连接的负离子发射端以及发射端驱动模块;所述产生器壳体开设有负离子发射孔,所述负离子发射端穿过所述负离子释放孔延伸至所述产生器壳体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驱动模块为脉冲电压生成装置,所述负离子发射端为放电电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器壳体固定连接有一电源转接端子,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穿过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杯状壳体,所述电源转接端子内部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连接于所述发射端驱动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壳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电源转接端子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外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接端子和所述杯状壳体的所述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壳体为拔罐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的保健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壳体为健胸仪器用罩杯。
【文档编号】A61N1/44GK205460093SQ20162010168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发明人】刘柏樟, 刘裕仁, 刘育昌, 刘裕维
【申请人】碧波庭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