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圈无烟味高真圆度之处理方法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编号:8147857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加工热传导分布均匀的电热圈的无烟味高真圆度之处理方法。背景技术参见附图1、2,这是现有的电热圈结构,其主要由一金属外框板11、一外绝缘板12、一缠绕有若干电热线13的支承板14、一内绝缘板15以及一金属内框板16等五层材料制成。其制造与组装过程为将此五层材料同时送入滚圆机进行同步滚圆动作,以形成一圆框造型的电热圈1,在滚圆之后,该金属外框板11因回弹变形,真圆度不足,且内框金属板16表面多少会产生皱折I而不平滑,装配不易。这时当使用在一电热水瓶2上时,不仅须耗费较大的力量进...
注意:该技术已申请专利,请尊重研发人员的辛勤研发付出,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前,仅供技术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该专利适合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参考以及查看自身技术是否侵权,增加技术思路,做技术知识储备,不适合论文引用。

详细技术文档下载地址↓↓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该分类下的技术专家--如需求助专家,请联系客服
  • 霍老师:1. 木质纤维组分高效分离及高值化转化 2.(纳米)纤维素功能材料
  • 杨老师:生物质资源利用与制浆技术
  • 崔老师:1. 印刷电子 2. 仿生图案化功能结构
  • 刘老师:1.生物质纤维及其功能材料 2.纸基功能材料
  • 刘老师:1. 纳米基复合功能胶体油墨的设计制备 2. 可穿戴功能(光电、电子、传感、储能等)器件的设计构建 3. 基于3D打印的功能器件的构建及集成
  • 李老师:1. 木质生物质转化利用 2. 绿色包装材料
  • 王老师:1.生物质资源清洁转化利用 2.木质素化学及其高值化 3.木质素基复合材料
  • 杨老师:1. 溶解浆及人造纤维 2. 生物质微纳米纤维及其功能材料 3. 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