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共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编号:9085257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研究两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技术,主要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培养方式,直接接触模型就是把两种细胞混合在一起共培养,很显然,这种混合培养的细胞很难对各自的基因细胞、蛋白质组和RNA组等开展研究。因为难于把两种细胞分开。间接接触则是把两种细胞培养在一个环境下,但两种细胞之间并不直接接触,通过分泌的分子来影响对方的生物学功能。间接接触培养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的实际状态,如两种细胞之间有胞体接触。现有细胞共培养技术不能解决在两种细胞直接接触下各自...
注意:该技术已申请专利,请尊重研发人员的辛勤研发付出,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前,仅供技术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该专利适合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参考以及查看自身技术是否侵权,增加技术思路,做技术知识储备,不适合论文引用。

详细技术文档下载地址↓↓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该分类下的技术专家--如需求助专家,请联系客服
  • 薛老师:1.CRISPR-Cas系统 2.基因编辑 3.基因修复 4.天然产物合成 5.单分子技术开发与应用
  • 张老师:1.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 豆老师:1.环境纳米材料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2.CO污染物的催化氧化 3.低温等离子体 4.吸脱附等控制技术
  • 赵老师:1.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技术 2.微孔及过滤材料 3.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 邬老师: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 褚老师: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 赵老师:1.电化学离子储存和分离技术 2.工业结晶
  • 廖老师: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